移动互联网三大趋势:平板消亡、APP当道、情境计算

四年前,时任连线杂志主编的克里斯安德森高呼:web已死,Internet永生!当时引起很多人的非议,如今来看这句话,却有着极大的前瞻性。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依靠APP而非浏览器访问互联网时,web已无足轻重。

无论是国外Instagram和Whatsapp的天价奇迹还是国内BAT三大巨头无节操的收购,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红利让全球的资本和注意力都聚集到一个环节上——Mobile。前两天在北京举行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简直就是年轻人的海洋,如果说互联网公司是年轻人的公司,那么移动互联网公司则可能是更年轻人的集合体,因为年轻,所以更有激情。但尽管踏上移动互联网这个“上行”电梯,但如果方向不对,依然无法到达终点,下面来看看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三个趋势。

 

平板渐趋消亡

几年前人们一度认为上网本会替代传统笔记本,但这个念想被iPad无情的毁灭了,也差点让主打上网本的宏碁和华硕倒闭。随着iPad的流行,好事者再度认为iPad还会消灭传统笔记本,但当iPad发布后的第四年,从苹果最新一季的财报里看,iPad的销量开始下滑,只卖出1640万台,较去年同期2000万台的销量有明显下滑。

而如果细心去观察iPad的销量变化图,如下图所示,会明显看到,与iPhone相比,iPad的增速已明显放缓,甚至可以说几乎停滞。分析人士认为,平板电脑与手机不同,其更新换代的频率很低。而来自皮尤的调查则揭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数字:在15到55的年龄段中,拥有平板电脑最多的是30—55岁的人,而最少的则是15—20岁。

皮尤认为,年长者喜欢使用平板电脑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平板可以成为传统笔记本的部分替代品,大屏对习惯使用浏览器的年长者非常有吸引力。而年轻人没有使用浏览器上网的习惯,他们早已对APP接入互联网的模式习以为常,也因此,他们对平板电脑的需求很小。如一位小朋友所言:平板电脑更像是个游戏机还不是上网设备。

当手机尺寸越来越大,也让手机和平板的界限日益模糊。而以手机为主要设备的年轻人群体正在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所有这些因素都让平板电脑的未来变得岌岌可危,平板电脑也曾一度让很多传统媒体觉得找到了大救星,但目前来看,这些传统媒体需要继续寻找”新救星“了。

 

独立的APP更受青睐

如上文所言,用户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使用习惯是不一样的,及时是同一款系统,比如iPad和iPhone都是运行的移动设备,但用户在iPad上使用浏览器的频率更高,而iPhone用户则更钟爱各式各样的APP,他们早已习惯用这些APP访问互联网,从吃喝玩乐到办公生活。

传统互联网时代,除了一些基本的工具软件之外,用户的所谓上网几乎都是围绕web浏览器展开的,书签栏里的书签就是一个个服务入口。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独立的APP成为新的触点。与桌面浏览器大而全的功能不同,移动APP越来越多的追求小而美的效果。其中基本的原则——一个APP解决一个问题。

这当然和国内移动APP的现状有些差异,原因也不难理解,如今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还是传统互联网公司所把持,比如BAT。很多传统互联网软件(应用)的习惯延续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导致移动APP臃肿不堪,这在Android平台尤其严重,那些出自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的应用运行起来卡顿明显。除Android系统碎片化和不同硬件平台的因素外,APP集成了太多服务是主要原因。

而国外一些应用,比如Snapchat、Instgarm、Secret则真正贯彻了小而美的理念。或许这些为移动而生的服务无法代表业界的整个潮流,那不妨看看以传统互联网起家的Facebook和Google,Facebook日前将messenger作为一个单独的APP推向市场,下一步还会让paper独立运行。而Google则把文档和表格应用从Google Drive里移出,成为两个独立应用。

受限于手机软硬件的不足,用户对移动APP的体验非常关注,通过这些独立的APP,开发者能让用户更好的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需求,提升体验效果。并且,大量移动APP组成的品牌矩阵也能增强用户的使用粘性。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你在手机上打开命名为”Google“的文件夹,里面放置了所有Gmail、音乐、文档、表格等多个单独应用,就像当年打开打开浏览器的书签一样。

 

情境计算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起搜索的未来是人工智能,当然这来自Google创始人佩奇的观点。移动互联时代,搜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极有可能造就第二个Google。但移动互联网的搜索绝非简单的能找到资料,而是基于情境计算的推荐。

移动互联网带给世界最大的改变是数据生产变得简单,尤其是图片、声音、位置三大方面的数据,再加上可穿戴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数据,都成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企业最激烈的战场。情境计算则是通过整合来自移动设备上不同数据,将个人的生活、工作都变成可追踪的比特流,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向用户push特定的信息。

雅虎美女总裁梅耶这样描述情境计算:”情境计算基于用户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情,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推送给用户正确的信息。“ 梅耶也表示,只有移动设备才能更好的收集用户的这些位置与行为信息。梅耶对情境计算的关注也反映在一些硅谷公司的收购:Twitter买下Android桌面产品Cover;Yahoo则买了Cover的竞争对手Aviate;苹果收购智能助手Cue。除此之外,搜索巨人Google在不断打磨的Google Now也是基于用户情境来推送消息。

Google now背靠Google庞大的搜索数据,并利用强大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结合地点和时间推送做相应的推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用户还无法完美体验到Google Now。但即使在国外,Google Now目前还很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无法让时空和信息进行良好的匹配,譬如国外很多用户反应,他们的Google Now常常会在上班时间发来一条通知:告诉你从办公室回家的路线以及交通拥堵情况,但事实上,你此时并不需要这类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如Google这样的巨鳄,短期内也还无法提供优质的情境计算服务,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

大约四年前,时任连线杂志主编的克里斯安德森高呼:web已死,Internet永生!当时引起很多人的非议,如今来看这句话,却有着极大的前瞻性。随着PC业的没落、传统PC和互联网企业纷纷转型,由iPhone引发的APP潮流让人类踏入移动互联的新时代。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依靠APP而非浏览器访问互联网时,web已无足轻重。如今,人类处在”无处不连接“与”无时不连接“的时代,海量移动数据为情境计算提供了良好基础,也吹响了走向人工智能的号角。

 

赵赛坡

139篇资讯

粉丝

科技博客作者、科技自媒体人、播客主持,Dailyio创始人、出品人,独立运营付费科技评论「Dailyio」(https://next.iois.me)。钛媒体 2016、2017 十大年度作者。

本文系作者 赵赛坡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你错了,大量相同的APP 还不如用浏览器 在APP很少的情况下如此。APP实际上就是一个菜单。当菜单里的菜多到你翻得心烦的时候。不如直接在浏览器输入地址!

    回复 2014.05.16 · via pc
  • 我想说的是,里面有一个错别字。

    回复 2014.05.08 · via pc

快报

更多

03:07

国家统计局:要多措并举促进价格的合理回升,保持价格水平在合理区间

03:06

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农业银行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03:05

恒生科技指数日内跌幅扩大至4%

02:55

宇树G1将亮相人形机器人半马,已进行适赛化改造

02:55

国家统计局:提振消费政策持续起效,效果明显

02:51

“甲亢哥”中国行引热议,国台办:欢迎广大台湾同胞来大陆

02:50

国台办回应岛内疑虑美将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并非杞人忧天

02:47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02:45

港股持续走低,恒指跌超2%

02:43

国台办:大陆经济前景好不好,事实最有说服力

02:3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02:34

赖清德称不会对美进行关税报复,被批“对美投降”,国台办回应

02:31

国家统计局: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

02:29

国家统计局: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

02:27

中国携手8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共同维护国际渔业秩序

02:26

消博会三场供需对接活动交易额达290亿元

02:25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我国5.4%的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02:25

教育部等九部门:推进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推动中小学校合理扩容出口带宽

02:24

教育部等九部门: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国际共建共享,搭建多边、多层级的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对话机制

02:23

教育部等九部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教育领域多模态语料库

83
2
7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