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底开始的又一波资本的狂欢,不少互联网公司或者趁机上市套现,或者拿到新一轮的融资,估值暴增,让互联网行业十亿美元公司俱乐部里增加了几张新面孔。
十亿美元的估值,对一个公司来说其实是一个“命数”,就像人的“本命年”那样,有的人在本命年里飞黄腾达,而有的人却一落千丈。人的命数虽然难以预测,但这些互联网公司们在自己的本命年里究竟会如何发展,我们却可以从上古先贤的遗训中、无数历史的教训中看到一些些端倪。接着我们就对这个俱乐部里的一些新成员进行简单的盘点。
一、 蘑菇街
蘑菇街算是在10亿美元俱乐部中新登科的典型代表了,把它放在第一位,只是因为它足够的新,新到可能在上周之前,我们很多人都不认为蘑菇街能够出现在这个俱乐部里。就在最近,蘑菇街宣布获得2亿美元的融资,总估值10亿美元。这一消息一经放出,立刻引来了轩然大波,“一个导购网站,凭什么值10亿美元?”是大家彼此争夺的核心。
对于此,我的理解是,蘑菇街能够得到10亿美元的估值,它背后所代表的是资本市场对于新型垂直电商公司的认可。众所周知的是,迫于淘宝的压力,导购类网站从去年开始纷纷进入了转型阶段,开始做自营平台。这些自营平台的特点是,依然沿用导购模式做电商,将之前给淘宝的链接转向了自己的自营平台。
这其实暗合了由新型垂直电商公司的运营模式,我们都知道,像乐淘、红孩子这样曾经风光一时的垂直电商公司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阿里和京东基本上开启了电商寡头竞争的序幕,但垂直电商公司因为对某一领域的深度探索,仍然在市场上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像唯品会、聚美优品就是以特卖的模式在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并且取得了出乎大家意料的发展。然而,在平台型电商大一统的格局下,电商发展的下一阶段势必会围绕这些垂直类电商进行,而这里的垂直与过去相比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分的,过去的垂直电商往往是某一品类的垂直,比如鞋、图书、3C等等,而现在的垂直指的更多的是从用户某一属性的进行垂直,比如女性购物平台就是专注于女性购物,超值优惠平台就是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蘑菇街专注于女性购物就是这种新型垂直电商平台下最为典型的代表。
不过,蘑菇街未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在于:1)是否能够有足够的流量来支撑平台发展,在BAT基本把PC端流量垄断的情况下,移动端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蘑菇街是否能够真的将移动端发展壮大我们不得而知;2)建立平台时是否给用户提供附加价值,这将会是用户选择以及与同类竞品美丽说竞争的关键,淘宝的信用体系明显在蘑菇街的平台下很难直接移植,这就需要蘑菇街另想办法来合理的保障自己的服务,同时给用户以除购买之外的其它东西;3)战胜淘宝的决心,虽然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蘑菇街自营是为了躲避淘宝,但从更长远来看,蘑菇街自营平台与淘宝最终势必会有一战,围绕用户、围绕商户、围绕移动端,这既要看自己的实力,同时关键在于领导人的决心。
整体来看,蘑菇街在10亿元俱乐部停留的时间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真正的想跳出去然后实现上市,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类似企业:美丽说、折800
二、 小米科技
曾经有一个对未来互联网巨头的预测是“BATM”,B、A、T分别指的是百度、阿里和腾讯,而M指的就是小米科技,通过提出“市梦率”(其实我现在也还没搞懂)这一概念,估值一度被传过100亿美元。但是到现在,腾讯投资小米的消息仍然还仅仅是传言,最新能查到的小米融资是B轮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有了如此高的估值,小米按说在10亿美元俱乐部中应该过的很安稳,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有心人一定早就注意到,小米其实在做一盘很大棋,这步棋大到可以挑战腾讯、阿里、百度等一众互联网公司。其实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大家早已对“落地生根”的重要性有了很深的认识。早在360和腾讯开战的阶段,相互之间客户端弹窗的讨伐一时成为了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那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如果360和百度开始打架,百度可怎么办,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百度开始在客户端发力。而小米所做的却比端更深“两层”,比端深一层的是操作系统,而再深一层的是硬件。刚刚发出的消息,小米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为1040万台,超过了苹果在中国的卖货,如果有一天,小米手机真正成为像三星在韩国那样的国民手机,那个时候,把米聊发展imessage将会有绝对的实力跟微信一较高下。
更何况,小米的战略图谋还不仅仅在互联网领域,在更为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已经开始了布局。物联网其实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由它而引出的“智能家电”已经开始步入试试。小米通过做电视、路由器等,用这种新型的概念正在改造传统的家电市场的格局。如果有一天,通过小米手机,就可以将自己家里的电器进行控制,那么小米的力量将会非常之大。
除此之外,小米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热门行业,做互联网金融,投资迅雷等等,充分利用雷军个人的影响力为未来布局。不过,这种情况下,小米仍然会有几个发展瓶颈:1)技术创新的桎梏,中国向来不是以技术创新为优势的,而这恰恰是小米发展的关键,能否获得发展就看是否有真的有震惊世界的技术了;2)所有业务线的管理,小米在各大热门领域的布局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可能造成专注度不易统一,同时需要考量小米的统筹管理能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雷总一定不会不懂;3)来自家电、手机等竞品的威胁,虽然小米模式足够创新,但在一些售后、仓储、配送、出货等基础方面仍然还无法和传统的企业相比,千万不能低估了这些醒悟过来之后的公司的强大反弹力。
总结一下,小米科技差不多应该在100亿美元之间,但究竟能否达到挑战上古先贤的地位,成为真正的第四巨头,这个还真不好说,可能需要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类似企业:魅族、TCL、海信
三、UC
我还没来得及盘点UC浏览器,它就在今天宣布一个重大消息,一直宣布要独立的UC终于选择委身于阿里。根据媒体披露的内容,UC优视将全资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将担任UC移动事业群总裁,并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根据业内传言,此轮UC估值在40亿-50亿美元之间。
关于UC,其实可以说的很多,早在塞班时代,UC就已经傲视群雄,虽然在新的Android和IOS时期,UC的市场份额占比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整体上来看,还是非常坚挺的。对于UC而言,无论是其独立发展,还是并入阿里,其实大家最为关注的点是在现在手机App横行的时代,手机浏览器究竟能有多少的生存空间。
这个问题我之前和人有过沟通,最后的总结是,手机浏览器的发展应该会有“今”和“后”的两个阶段,在“今”,手机浏览器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在于对App的补充,不知道有没有媒体统计过,究竟一个普通人的手机正常情况下会安装多少个App,相信这个数字不会很多,也相信这些常用的手机App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这个时候,手机浏览器就有了很大的作用,用户可以将App和手机浏览器联合使用,完成日常需求;在“后”,我一直相信,App绝对不会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形式,随着Html5技术的发展,浏览器反而最终会取代App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入口(有兴趣的同学可百度“App必死、Web永生”,我是这个观点的忠实信徒)。所以对于UC来说,只要熬过去这一段时间,未来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更何况,随着阿里的上市,UC也就变相上市,算是从这些未上市的十亿美元俱乐部中跳了出来,在资源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撑。UC一方面将会帮助阿里建立产业链上游,完善整体的生态布局,另一方面,UC将作为阿里重要的战略棋子,与百度和腾讯相抗衡。根据最新数据,UC的整体用户量过5亿,这个数字足以让UC走很长的时间。
当然,UC在未来也会面临着几方面的挑战:1)来自QQ浏览器、欧朋浏览器等竞争对手的冲击,这个战场现在已经空前激烈,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手机浏览器的价值,UC能否扛得住是关键;2)UC与阿里的合作能否融洽,关于阿里内部各种山头林立的消息不绝于耳,UC作为新进入者,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看阿里高层的决策;3)完成“上市”并且大家赚的盆满钵满UC核心团队是否能保持继续前进的动力,这将关系UC的生死存亡。
整体来看,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UC已经脱离了这个俱乐部,无论如何,需要恭喜UC能够以一个“突破历史记录”的价格找到一个还不错的买家。
类似企业:欧朋
四、豌豆荚
按照“古董估值”的说法,豌豆荚估值的升高其实是伴随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手机助手而来的,豌豆荚CEO王俊煜在91被收购之后,对外的说法是这个价值很提升士气。不错,豌豆荚现在可以说是在这个新10亿美元俱乐部中的中生层,所谓的中生存,就意味着既带有明星光环,有一定的话语权,同时却又在短时间内跳出这个怪圈。
豌豆荚目前手里有两手好牌:
第一手好牌是现在的手机App分发业务非常赚钱,在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装机量、激活比伤透脑筋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以豌豆荚为首的这些应用商店们。睡着觉都能赚钱对它们来说并不是一句玩笑。根据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应用分发占比38%,360手机助手占比28%,豌豆荚则占比为15%,应用宝占比12%。豌豆荚目前为止仍然是整个市场的前三,这足以让赚到的钱维持豌豆荚谷歌范儿的小资生活。
豌豆荚的第二手好牌是移动搜索的概念,具体到移动搜索的未来发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目前来看,应用内搜索最受大家推崇,豌豆荚现在以视频搜索为切入点开始发力移动搜索,对于一个完全未知的市场,豌豆荚或许真的会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豌豆荚也在做开放平台,这对于豌豆荚来说算一个很好的补充。想起了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过,王俊煜在2010年创业时做的一张PPT,将豌豆荚的发展定义为:手机用户随时随地发现、下载、消费和管理内容的第一入口。口气够大,实力尚可。豌豆荚在今年3月份又获得B轮高盛的追加投资,虽然具体金额没有公布,但此前软银1.2亿美元的融资已经足以让豌豆荚向前走上好远一段。
但是,任何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豌豆荚能够在如今如此火爆的背后,仍然会有一些悬而未决的东西给豌豆荚带来一些风险,具体表现在:1)商业模式是否正确,应用内搜索看起来比较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搜索逻辑,但是否就是真的移动搜索的未来?可能还是需要时间的考验,而建立在此概念之上的豌豆荚一旦遇到概念的崩塌,豌豆荚的未来将会荡然无存;2)能否冲破巨头封锁的魔咒,通过应用分发虽然可以勉强证明豌豆荚在面对巨头竞争时仍然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但如果在移动搜索这一更大的市场上,巨头们能否轻易放手或者继续放任发展,这几乎没有可能,这给豌豆荚的压力将会非常大;3)豌豆荚需要的是时间,我们都知道的是,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仍然让大家看不到上市的前途,难免会让公司员工丧失信心,带来的就是核心团队出走,所以作为10亿美元中生代的豌豆荚需要与时间赛跑,在有最好的团队时完成最致命的一击。
整体来看,豌豆荚有着很多让人想象的空间,但豌豆荚的肩膀能否支撑起大家的期待,还需要时间的验证,现在来看,豌豆荚无疑是成功的。
类似企业:无
【钛媒体作者杨君君/文,微信公共帐号:杨君君杂潭】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