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网络写手会涌现出更多的刘慈欣么?

PC时代的网络文学和现如今移动时代的网络文学,绝不仅仅是阅读载体的变迁。如果把互联网精神中的免费作为变迁的基因,那是不是接下来要做的是打造围绕免费所衍生的长尾生态价值,并实现价值势能的发挥和释放。

刘慈欣这个名字早已经成为国人,尤其是文学爱好者追捧的对象。当刘慈欣携他的《三体》登上科幻诺贝尔“雨果奖”的领奖台后,登上世界科幻巅峰的他无疑将激发出更多草根文学爱好者创作的欲望。刘慈欣是第一位让国产小说登上“雨果奖”的中国人,放眼十年之后他是否还会是唯一我们无法预知,但我相信《三体》的偶像力量,会为国产网络文学的发展注入有力的强心剂。

客观地说,刘慈欣是少数人,草根文学创造者才是多数人,让更多的草根作者有机会将作品展示给读者,让更多网络文学爱好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挖掘出更多优质的原创文学作品,恐怕这才是时下最“时尚”的事儿。

手机创作,网络文学3.0时代到来

更新迭代是互联网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每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都赋予了整个行业普遍的“行为意义”。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它的3.0时代的核心基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网络文学的发展之路:

网络文学1.0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笔者与网络文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当年痞子蔡在BBS上贴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够普及的日子里,网络文学这个名词也随之诞生了,受限于网络环境和渠道的缺失,除非极为优质的内容否则呈现会极为困难。作为网络文学的发端,声名赫赫的“榕树下”算是开启了“网络文学1.0时代”。

网络文学2.0则是渠道为王的时代。随着起点中文网开创网络小说付费订阅模式,“网络文学2.0时代”降临。这个时代是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一段岁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文学网站的涌现,越来越多著名写手的入驻签约,越来越多用户读者开始根据喜好选择订阅下载作者和作品。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看似繁荣的时代,仍然是知名作者和文学网站“马太效应”明显的时期,尽管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塑造了一批业内知名的写手,但对于网络文学草根文化的孕育,还是存在自始而终的壁垒。从某种角度来说,金字塔顶尖人群的狂欢对于网络文学的昌盛可能只是“虚假”的幻象。

网络文学3.0该轮到UGC登场了。想来3.0时代将是用户创造内容为王的。UGC的趋势已经成为各移动产品的内在驱动力,而在现阶段的移动浪潮下,网络文学势必会走向用户创造内容之路。指尖上的文学必然成为网络创作的“主流时尚”,通过手机完成阅读和创作的应用产品,一方面加速阅读网络文学进化到移动端阅读、创作;一方面的确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对于用户来说,阅读也正在回归互联网的免费本质,创作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而基于UGC生成的文学内容,多元化和社群经济化的特质也给了未来的价值释放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网络文学3.0时代需要怎样的产品

前文说到网络文学已经开始进入3.0时代,不过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国内从事传统在线文学创作的作者有几百万人,主要分布在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17K等几大已成立10几年的老牌文学平台上。每家平台拥有的注册作者数量超过100万,但每家平台的月活跃作者数量占比并不高。以起点文学为例,目前的月活跃作者数有5万左右,占比不足5%。从这个层面来说,网络文学3.0时代的繁荣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网络文学3.0的产品是要“附和”年轻人的,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创作上的来源非常多元化,他们眼中的社会现实一切都会成为创作源;作者们处处可以进行创作,如课堂、宿舍、甚至是卫生间都成为了他们的创作场景,瞬时产生的灵感,都可以瞬时的记录下来,这也是汤圆创作为什么活跃度超过传统在线文学网站的重要原因。

移动文学区别于传统在线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这里的作品不依靠字数和章节的多少,因而故事更加具有紧凑性,依靠灵感、创意来吸引读者。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碎片化时间的产物,也可以理解为年轻人阅读创作的群体特征,显然,这样的特征也更加符合移动用户的阅读心态;短篇幅的创作无处不在、描写手法简洁明快,这已然成为移动文学时代的典型特征。

一言蔽之,网络文学3.0时代需要的是更接地气,更直接便捷,更懂年轻人心的产品。

脚本经济下,创作即商业价值

如今人们都愿意谈IP,其实IP无处不在,只是现在IP成了奢侈品才如此受到关注,如果能帮助更多草根作者的IP能够释放出自身的商业价值,这想必才是皆大欢喜的。

把目光聚焦在作品衍生的脚本价值上,实行免费阅读只是放弃前端的部分营收可能,现实是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共享本质,近年来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文学也不例外,免费阅读势必成为主流,将赢利点则脱离开单纯的文字,从“文字脚本”拓展开来的世界是无限广阔的。举个例子:2013年之前,版权IP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到14年的时候它的价格已经涨到100万一部,到年中六月之后涨到三百万,到现在甚至超过两千万。在全球市场2014年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过半来自中国市场。国内影视里面爱情、戏剧是很受欢迎,大部分是来自改编小说,比如《左耳》《致青春》。

从网络文学的发展来讲,在娱乐精神非常发达的时代,掘金的道路摒弃了文学2.0时代靠阅读收费的盈利模式是可取的。阅读免费看上去是在赔钱,实际上玩家们的掘金计划则指向IP衍生上

如果有一个优质的IP,一家小公司也许会借此走进大众的视野,延伸地看,如果有一个扶植草根作者的平台,每一个草根作者都有机会发掘出自身潜在的价值。脚本经济下,脚本的定义被外延。手机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就是创作即营销,每个人既是它的创作者也是它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和消费者。这种新经济模式在挖掘作者的原创力量的同时也激活了IP衍生形式、加速原创IP孵化率、提升原创IP价值。

PC时代的网络文学和现如今移动时代的网络文学,绝不仅仅是阅读载体的变迁。如果把互联网精神中的免费作为变迁的基因,那是不是接下来要做的是打造围绕免费所衍生的长尾生态价值,并实现价值势能的发挥和释放。至于能涌现出多少刘慈欣,我们说不好,但至少可以见证到更多草根作者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去持续创作的欲望或许就足够了,不是么?

本文系作者 跨界搔年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当网路写手会害了真正的文学爱好者,要想真正从事文学,就应远离网络,投身到真正的生活中去。

    回复 2015.09.02 · via pc
  • 基本都是那个网络写手的主观臆断,所以对于此事不予评论,静观其变吧。PS:实话实说,对于王大全的一些做法挺反感的。

    回复 2015.09.01 · via pc
  • 恭喜刘慈欣,在这种体制下写出好作品不容易,希望以后能写出更多大作

    回复 2015.09.01 · via pc
  • 1 如果只是问会不会增加,我觉得从数量上来讲“会”。基数大了,同样的概率下,总体数量当然会增大。 2 如果你想说,会不会增加刘慈欣这种作者出现的几率,我觉得不会,甚至出现概率还会变小。因为UGC的特点就是基数、质量参差不齐。一定会拉低这种作者出现的概率。 3 网文不能改变硬科幻小众的事实。这个“小众”,一个是指具备写作能力和想象空间的作者少,另一个是喜欢阅读此类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少。 4 中国人脑洞一点也不小,看看那些弹弹手指就打穿无数维度宇宙的玄幻小说就知道了……但是中国缺知识,缺那些有脑洞,有知识,有写作能力和欲望的人。 但是总的来说,肯定会慢慢好转的。

    回复 2015.09.01 · via pc
  • 会的

    回复 2015.09.01 · via android
  • 本人系多年硬科幻小说迷,纠正作者三点:一,《三体》首发于《科幻世界》杂志,后发的单行本,从未在网络连载;二,刘慈欣不是草根,而是早已在中国科幻界出名的前辈级作家;三,《三体》属于类型文学,与网络文学不沾边,我不知道作者知道几个世界经典科幻小说作家,很显然,《三体》将会是世界级的经典文学。建议作者多了解些科幻类的小说,再写文章,否则只能是标题党,哗众取宠而已。

    回复 2015.09.01 · via pc
  • 哪行都不容易

    回复 2015.08.31 · via android
  • 网络文学是最贴近时代的,永远不会落后,因为它的门槛低,基数大,灵活,接地气,但是,这个行业的反面也是很突出,抄袭,竞争激烈,阅读深度性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是走向功成名就还是走向价值巅峰,这是两个极端,这方面需要各个参与者做更多的工作~

    回复 2015.08.31 · via android
  • 不容易

    回复 2015.08.31 · via android
111
9
11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