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坦白】面对“流量跑得快”的质疑,运营商有话说

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计算规则进行自动化,不能也不会更改用户的通信使用记录,因此也不会出现给客户“记花账”的情况。

——给钛媒体所有作者的召集令(邀请)——

“钛坦白”是钛媒体专为平台上所有作者设立的在线分享、讨论的活动,每期钛客会就一个主题进行分享,同时回答大家的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在“钛坦白生力军”微信群进行,钛媒体注册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组织,加入“钛坦白生力军”:

发送你在钛媒体的账号名+“找组织”,到邮箱jiayinge@tmtpost.com,编辑佳音将告诉你如何进入钛媒体作者微信群,参加每周一期的【钛坦白】内部分享沙龙!

先汇报一下我们钛坦白小分队的进展。目前,【钛坦白】在线分享沙龙已经举办了六期。第一期钛客是钛媒体作者Alienbat,他关于人工智能话题的分享,给大家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文字版干货见《如果强人工智能出现,人类的命运会如何?》。我们将陆续推出后续几期内容,以下是钛媒体作者宁宇带来的第二期分享:

第二期“钛坦白”:面对“流量跑得快”的质疑,运营商有话说

钛客:钛媒体作者宁宇,在中国移动工作超过20年,是运营商IT支撑领域的顶尖专家。

代表作:《电信资费七宗罪:补贴、免费都不买账,运营商们冤不冤?》

下面是第二期钛坦白的干货,由宁宇整理:

从“流量跑得快”的传闻,再到“运营商计费系统存在漏洞”的检测报告,运营商的流量计费问题屡屡被质疑,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营商的计费系统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多大程度上会出错误,或者被人为修改呢?

计费系统是一套计算机系统,根据用户的通信使用记录,按照计费原则和资费标准,计算出用户消费了多少,需要支付多少钱。计费需是从网络侧采集用户的通信使用记录,如果从网元设备的数据和信息不全,那么计费系统无法进行处理;而如果采集的信息就有错误,那么自然无法准确计费。

用户的通信使用记录在话音时代一般称为“话单”,包括用户的主被叫号码、通过的起止时间等。话单产生的地点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移动交换机,因此在话单中可以准确体现该用户的所在位置;但对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就不一定能准确提供了。

计费系统依据话单来计费,但话单并非没有错误。最初运营商没有建时钟同步网,交换机在安装的时候时钟的校对并不一定精准,甚至曾经出现过不同的交换机时钟差距超过1分钟的情况。这个时钟的差异对计费有多大的影响呢?

无论时钟是否精准,起止时间之间的通话时长是不会错的;而计费原则又是根据时长来计费,因此表面来看,这个时钟的差异并不影响计费结果。但是时钟的问题也引发过不少用户的投诉。用户同时拿着主叫和被叫的详细话单质问运营商,明明是一通电话,为什么主叫的起止时间和被叫的起止时间不同?是不是你们的计费系统不准?这时候你即使解释时长是一样的,不影响最终的费用,也会让用户对你产生怀疑。

后来,有了分时段优惠。最初是全国统一推出的“节假日、夜间长途费半价”;后来又衍生出“忙闲时差异化资费”,很受用户欢迎。有的用户掐着表到12点之后开始打电话,可是交换机的时间却还是前一天,给用户按照全价计收,那用户发现后能不生气、能不投诉么?

这样的投诉很多,计费部门很委屈:话单就是这样的内容,我根据规则来计费的,系统没错啊!直到后来全国建了时钟同步网,将全国各种网元设备的时钟全部统一,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根据用户地理位置计费的一些业务,比如小区计费、同城特例、边界漫游等。从业务部门的视角,在计费原则里要求根据用户的所在位置进行特殊计费,但话单里又提供不出来,或者信息不准确,都会导致用户对计费系统的质疑。

运营商的计费规则里有这样一个说法——“本着对用户有利的原则计费”,这句看起来业务正确的话,更让计费系统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住在北京和河北交界地方的客户,拨打一个河北的电话;而且这个用户人在北京,但手机却连在河北的网络上。如果按照话单提供的原始信息,计费系统需要按照漫游规则来计费;而如果按照用户在北京,就要收取这个用户的长途费。根据“对用户有利的原则”,计费系统需要查询一下“边界漫游局数据列表”,如果发现用户的位置是北京和河北交界处,那么就要为一次通话算好几遍,看哪种方式用户花的钱最少,就以这种方式计算。

由这个案例可以得出:第一,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网络侧提供的话单确实有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第二,计费系统不能修改网络侧提供的话单,即使里面的内容不准确、不完整,计费系统也不得随意更改替换里面的内容;第三,如果计费规则涉及的信息不能准确提供,用户的投诉和质疑就会非常突出。

话音业务的话单里,不准确的时长和地理位置带来困扰,根本原因在于存在漫游和长途两类收费项。那么流量业务不区分长途和漫游了,是不是问题能简单些?实际上流量业务的通信使用记录更加复杂。

用户的上网行为在流经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以被记录,但考虑到流量业务的技术特征(比如重传、多路由等),不同地点统计出来的流量信息是不一样的,获取信息的颗粒度和准确性也不一样。

国际众多运营商通行的做法是,从GGSN/PGW获取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以此来进行计费。而一些APP提供的流量统计,是从终端侧获取用户的使用记录,与运营商的统计结果存在理论误差。虽然APP都在条款中标注了“仅供参考,以运营商为准”等说明性内容,但这并不能减弱用户对运营商流量不准的质疑。

流量业务可以并发,同一时间段里用户可能使用不同的业务。在终端侧进行统计,是将不同应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累加,形成了总流量,因此既有明细数据有累计;而运营商采集的数据是总量,需要做额外的工作,才能根据不同的访问地址进行解析和验证,才能知道用户用流量做了什么。因此在流量查询服务方面,运营商目前还无法提供全量的上网详单,这也让用户对流量消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

用户质疑流量跑得快,是认为运营商统计的流量使用情况与自身感知不一致。时钟同步网发挥作用之前,不断会有用户质疑计费时长不准;类似的,在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要想彻底杜绝这种质疑并不现实。运营商现在能做的,除了尽快完善自己的技术手段,优化计费规则之外,还要真心站在用户角度,帮用户分析,流量用得多的原因何在。

有的客户说自己的行为没有变化,但是流量消耗得快。4G网速快,流量资费在下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也有变化。以前流量贵、网速慢的失衡,开发者和使用者都要省着流量,就像当年计算机编程时,尽力减少代码行,非常注意对资源的节省。可如今的微信微博里,视频、图片越来越多,清晰度越来越高,都代表着流量加大。用户主动使用流量的场景和一起一样,但流量的消耗变大了。

另一方面,也存在客户无感知情况下跑流量的情况。具体表现中比较多的是四种情况——系统定时推送;被动接受APP信息;软件自动更新和升级;操作使用有误。这方面的情况以后有时间可以再专题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技术方面出了问题,导致用户利益受侵害。比如前阵子那个“宝贝故事”的APP吸走23G流量的事,我不太同意所谓“流氓软件”的说法,可能就是程序猿的一个小疏忽,导致重复下载,怎么就认定人家是“流氓”,故意为之呢?希望大家对移动互联网有宽容之心,技术问题是能力水平所致,并非居心不良或者阴谋论。

最后,再强调几点事实:

第一,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计算规则进行自动化,不能也不会更改用户的通信使用记录,因此也不会出现给客户“记花账”的情况。

第二,网元侧虽然在提供信息方面虽然还有改进的空间,但不会因为某一个或者某一批客户而去更改配置,让流量的统计“变快”。

第三,运营商没有与APP进行流量分成的情况,更不会有与APP合谋偷用户流量的动力。

最后,近期关于“流量跑得快”的舆情事件,查到最后没有一例是运营商偷流量错计费。(本文首发钛媒体)

--------------------------------------------------------

以上为钛坦白第二期的部分内容,看钛客的完整分享,并就某些问题和钛客进行探讨,欢迎进入“钛坦白生力军”微信群。

进群方法:发送你在钛媒体的账号名+“找组织”,到邮箱jiayinge@tmtpost.com,编辑佳音确认你是钛媒体的作者之后,将告诉你如何进入“钛坦白生力军”微信群。

本文系作者 宁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是的,运营商和app故意偷流量,从现实利益上来说可能性太小了,赞这篇好文

    置顶
    回复 2016.01.07 · via pc
  • 文章作者是小朋友吗?是不是没经历过当年的收费信息台阶段,SP时代的收入分成阶段啊?没经历过去打听一下也好,虽然文中部分观点是对的,但是这种不调查就乱写一气的文章,却让人对每一个字都警惕。凭想象就说不存在分成,真扯。

    回复 2016.01.07 · via pc
  • 最好还是使用wifi,不受流量限制。

    回复 2016.01.10 · via android
  • 我就有过流量无端端在5分钟内没了数百兆的情况(移动的3G网络)。手机安装了流量监控软件当时没有记录有下载东西的情况。然后流量就无端端的没了近300兆。最后问移动客服,说有使用记录,是正常的扣费。我来算一下。一定3G网速最快就150KB每秒,5分钟就300秒,300乘150就不到50M,怎么就突然间没了近300兆呢。后来投诉补偿了10元话费。。。。

    回复 2016.01.08 · via pc
  • 不错

    回复 2016.01.07 · via android
  • 真正的干货 收走

    回复 2016.01.07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24-11-08 23:04

美国密歇根大学1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73.0

2024-11-08 23:03

WTI原油日内跌幅达2%

2024-11-08 23:02

鼎益丰控股:11月5日通告中所提述有关欺诈或其他不当行为的指控不涉及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

2024-11-08 23:02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纯碱跌超3%

2024-11-08 23:0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日内跌幅扩大至4%

2024-11-08 22:56

化债组合拳来了!新增6万亿,利息节省6000亿,蓝佛安重磅发声速览

2024-11-08 22:52

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跌幅扩大至3%

2024-11-08 22:51

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跌超14%

2024-11-08 22:45

特斯拉刷新两年多以来最高点

2024-11-08 22:44

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2024-11-08 22:36

19万元Model 3开回家,特斯拉迎来历史最低价格

2024-11-08 22:32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普跌,中概股指跌近3%

2024-11-08 22:30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会见中国航空集团董事崔晓峰一行

2024-11-08 22:29

10月证券私募新增数量为0

2024-11-08 22:18

同花顺:股东杭州凯士顺拟减持不超过0.5%公司股份

2024-11-08 22:15

成渝两地启动发现“金种子”评选,将为获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2024-11-08 22:10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挪威渔业与海洋大臣纳斯

2024-11-08 22:09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下跌超400点

2024-11-08 22:02

我国自主研发空气质量模式EPICC-Model发布

2024-11-08 21:58

贝莱德比特币ETF资产规模已超过其黄金ETF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