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和支付宝、微信之间,并不是鱼死网破的战争关系

总的来说,Apple Pay代表了支付技术的进步,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心在支付业务上,也就是支付场景和衍生服务。

Apple Pay入华让不少人的神经紧张了起来,朋友圈和各大新闻客户端上也充斥着这样或那样不看好Apple Pay的文章和观点,不排除有些人在为某些第三方支付站台,但Apple Pay真就如此不堪吗?

支付宝们的对手是银联,而非Apple Pay

质疑Apple Pay的核心观点无外乎下面的逻辑:Apple Pay的用户基础薄弱,缺少支付场景,由于和银联的合作导致了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所以Apple Pay不过是银联的傀儡,难以撼动支付宝们的既定支付格局。

很明显,这些观点都是从支付宝的优势出发去质疑Apple Pay存在的合理性。可实际来看,不同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对整个移动支付生态的野心,Apple Pay展示出的角色定位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当然,它的背后是银联和各大银行。客观来讲,Apple Pay胜在支付方式的便捷性,而支付宝赢在用户习惯和支付场景的多样性。或许Apple Pay寄托了银联冲击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阴谋,和支付宝的角色定位并不冲突。

Apple Pay较于支付宝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支付方式上,前者意在替代传统的银行卡,借助贴有“银联云闪付Quick Pass”标志的POS机和手机里的NFC模块实现近场支付。支付宝和微信也在布局线下支付,通过生成二维码,由商家扫码后完成支付流程,也是在模拟近场支付场景。

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Apple Pay扮演的角色和银行卡无异,虽然会从中分一杯羹,并不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对比来看,支付宝们无疑淡化了银行的作用。所以各大银行对Apple Pay的喜爱程度远高于支付宝们。除此之外,虽然Apple Pay也在提供线上支付服务,但无论是支持应用还是用户覆盖范围都远低于支付宝们。所谓Apple Pay和支付宝之间的竞争,不过是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另一种体现,Apple Pay不过是银行的幌子罢了。

可以看出,Apple Pay代表的是支付手段的提升,它比第三方支付看起来更加保密也更便捷,无论是近场支付还是远程支付都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而这些正时支付宝们所追求的。

Apple Pay的支付手段是大势所趋

或许是因为扫码支付的安全性一直饱受争议,无论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是百度钱包无不在寻求支付手段的升级,比如支付宝所推崇的刷脸支付和声纹支付,百度钱包也放出过“心付”的概念。也就是说手机和智能手表等硬件设备早就是BAT们所青睐的支付方式,而Apple Pay和第三方支付还有合作的可能吗?

Apple Pay入华的消息可谓由来已久,就在Apple Pay和银联合作的消息敲定之前,还传出过库克和马云商谈的新闻,或许是因为我们所不知情的原因,Apple Pay最终选择了银联而和第三方支付无缘,但Apple Pay从技术上合作第三方支付却是大势所趋的。

Apple Pay在国内使用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借住银联支持云闪付功能的POS机。需要和大家解释的是,去年12月份,银联联合工行、建行、农行、招行等国内几家主流商业银行正式推出了一款名叫云闪付的手机支付产品,利用手机内置的 NFC 模块,在手机端模拟出一张实体芯片卡,通过与银联认证的 POS 机触碰,读取支付和设备及账户认证的相关信息,输入银行卡的交易密码即可完成交易。

云闪付看起来像是Apple Pay的复杂版本,不仅向手机厂商打开了合作的大门,也向第三方支付平台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比如说百度钱包就曾在去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表露出支持“云闪付”技术的态度。

继Apple Pay之后,三星和谷歌分别上线了Samsung Pay和Android Pay,技术原理和Apple Pay以及云闪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从Apple Pay的成绩来看,入华当天就获得了3800万用户绑定银行卡,再加上各大银行的推波助澜,Apple Pay势必会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在声势上是这样。三星和谷歌入华的态度和国内手机厂商对移动支付的青睐度便不言而喻。

手机厂商和移动支付的合作可能会出现的方式

其一,Samsung Pay、Android Pay以及其他支付手段,或许会复制Apple Pay和银联的合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可能性。不过BAT等移动支付玩家依然会找到合适的替代伙伴,比如说支付宝有Yun OS的支持,不仅推出了PayWatch,还和小米手环进行了支付方面的合作。百度和腾讯也对智能手表等硬件产品蓄谋已久,前者上线了Duwear,支付便是核心功能之一,后者也在积极推广自己的TOS。

其二,就国内市场来说,国产手机品牌业已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小米、华为等国内销量早已超过苹果和三星,尽管小米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平台,依然存在和支付宝等合作的可能。NFC早在两年前就曾成为手机厂商标榜的卖点,一旦Apple Pay成为一种风气,中低端手机上集成NFC模块将成为一种趋势,不管国内手机厂商选择银联还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能第三方平台,支付技术的升级都将是最终的结果。

其三,BAT在近几年的支付战争中,早已对补贴战轻车熟路。就在Apple Pay入华当天,微信和手机QQ便和麦当劳合作推出了满减的促销活动,而补贴本身就是银联模式上的短板。也就是说,BAT阵营里的移动支付玩家或可以通过补贴战逼苹果就范。苹果本质上是一家商业驱动的公司,银联降低了Apple Pay入华的门槛,可苹果的目的仍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如何第三方支付平台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Apple Pay、Samsung Pay等和支付宝的合作也未尝不可能。

总的来说,Apple Pay代表了支付技术的进步,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心在支付业务上,也就是支付场景和衍生服务。而Apple Pay会成为银联对战支付宝的“兵器”吗?至少Apple Pay在催熟国内移动支付的技术升级。

【钛媒体作者介绍: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O2O、手机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本文系作者 Alter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文章大意可明了,但存在病句噢,希望编辑们多多注意。

    回复 2016.02.20 · via android
  • 不管怎样,接下来会有烧钱的戏看了。

    回复 2016.02.19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11:35

宁波方正:筹划购买骏鹏通信6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1:33

恒力石化: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1%,拟每股派0.45元

11:30

国力股份:与小米汽车的直接合作正在对接当中

11:28

欧莱雅中国回应旅游零售部门裁员:该业务正积极推进转型

11:27

恒力石化:拟使用不超42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11:23

*ST金科: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1:22

美国多家小企业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11:21

光韵达:拟以不超6.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

11:19

一季度中马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同比增长27%

11:17

江南化工:拟2995.75万元收购天河化工2.6158%股权

11:17

九联科技:拟收购能通科技51%股份,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1:12

美国总统特朗普:哈佛大学不应再获得联邦资金,也不应该被列入任何世界伟大大学或学院的名单

11:11

《中国网球事业发展基础数据》发布,网球人口、场地数量增长

11:11

*ST鹏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股价低于1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11:05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11:04

美国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将提起诉讼,以寻求停止特朗普的关税

11:03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抑制住房需求

11:03

售价24.98万起,问界新M7牧野青上市

11:02

一季度中柬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同比增长45%

10:57

欧菲光:美国关税事件对公司经营无直接重大影响

125
2
13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