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避税”遭欧盟十亿欧元重罚,跨国公司避税末路要来了

9月底,欧盟委员会就高调宣布,苹果公司30余年来,与爱尔兰政府签署独家优惠协议,大肆避税,将开出数十亿欧元罚单。然而对苹果、菲亚特、星巴克的调查,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这似乎预示着跨国公司避税末路要来了,各位看官准备好了吗?

【钛媒编辑综合】跨国公司疯狂避税的新闻,一度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版面,民意汹汹。美欧政府纷纷表示,将祭出“翻天印”,重拳打击跨国公司避税。9月底,欧盟委员会就高调宣布,苹果公司30余年来,与爱尔兰政府签署独家优惠协议,大肆避税,将开出数十亿欧元罚单。

说起跨国公司避税,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远超想象。跨国公司避税,手段更是无奇不有,大体分为以下三种:

一、尽可能缴低于某国法律合理解释下所要求的税额;

二、所得实际上是在高税率的甲国赚取的,他们希望在低税率的乙国报税;

三、设法延后缴税。

 

枪打出头鸟,苹果避税独领风骚

然而由于全球不存在统一的税法,跨国公司浑水摸鱼,极力钻各国税法差异漏洞,“租税套利”屡禁不绝,此次苹果则成为了始作俑者。

试想一下,每一秒钟,无数消费者在iTunes上点击“购买”按钮。只要交易一完成,苹果内部财务引擎开始运作,瞬息之间将收入集中到雷诺的办事处。如今苹果一年净利润456亿美元,创下全美最高纪录。苹果使出浑身解数避税,海外账户存款超千亿美元,好不羡煞旁人。

为何苹果把收入集中到雷诺的办事处?选择雷诺,而非总部所在的加州,纯粹出于税务考虑。加州企业税率为8.84%,而内华达州税率为0,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

“没有在内华达州雷诺市设计iPhone或提供客户服务,也没有在附近地区生产MacBooks或是iPad。但苹果在雷诺市设了一个小小的办事处,安排了一小部分员工。办事处规模不大,却从事着与苹果核心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工作,它帮助苹果避开了加州和另外20个州上千万美元的税。”《纽约时报》点出其中奥妙。

而根据爱尔兰税法,只有在本地管理与控制的企业才被视为爱尔兰企业;而美国税法规定,只有在美国组建的公司才会被视为美国企业。苹果很巧妙地钻了两国司法体系的“漏洞”。

 

跨国公司避税末路要来了?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国际税收秩序面临空前挑战,所有跨国经济交易都可以进行避税筹划,税基侵蚀,利润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据外媒报道,美国日前就出台反税收倒置一揽子措施,严打本国公司将总部迁至海外避税的行为。奥巴马发表声明,未来数周至数月内,将着手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法。欧盟表示,对苹果、菲亚特、星巴克的调查,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这似乎预示着跨国公司避税末路要来了,各位看官准备好了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88
8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