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我造快公司,被报道项目由我造社区推荐】
地推挺招人烦的,尤其是当你知道那些手拿传单的人只不过是在用小恩小惠诱惑你去注册一个下载之后永远不会打开的APP。
钛媒体在线栏目有一期关于地推的图片报道《一名职业地推的自白》,让我们看到了行业中诸多无奈的真相。地推只不过是创业公司为了KPI耍的小把戏,通过优惠来完成用户拉新——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这样理解,那恐怕这样的地推事业终将死于平庸。
我们注意到的这家公司“地推吧”(该创业项目由钛媒体·我造社区推荐),就一心想在地推领域搞出些名堂,但他们创业的契机与“KPI”无关,而是基于对智能手机零售点的观察。地推吧的创始团队成员曾经在那里做项目推广,发现许多智能手机的新用户在刚拿到手机时一片茫然,不知道该下载哪些适合自己的APP。
既然用户对于发现新APP的需求确实存在,何不针对不同人群,向他们安利适合的软件呢?
他们开始根据人群把把地推场景分为社区、购物街、加油站等人员流动点,地推人员穿上统一的工作服,一对一问答讲解推广。
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效率很低,却是创始人张斌眼中“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在信任危机频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中,更需要工作人员对于产品的模式,功能、解决的用户需要及投资背景进行耐心讲解,“之前很多的推广都太粗暴”,张斌说。
对推吧的工作日常也随之变得“流程化”,“方案化”,在接到推广需求后,根据产品,找到精准场景与精准用户是决策层需要完成的第一步,接下来则要靠的是数以万计的地推人员的“苦口婆心”,因此,基层地推人员的质量与数量成为决定地推效果的关键,“地推吧”也顺理成章地在员工问题上开动脑筋,他们把团队根据来源分成三类:
- 一是“自建”:每个城市自建一个地推团队,主要负责探索最优的地推方案,人员主要是全职+兼职的方式组成;
- 二是“孵化”:针对有资源,有人力的团队进行孵化,例如物业公司,旅游景点,步行街店铺等;
- 三是“合作”:向第三方地推团队或公司提供服务,吸引他们来合作。
员工招进来还不算完,要经过一番培训与考核,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地推战士”。
如果横向对比线上推广与线下地推这两种方式,前者可能是任何对“名声”有野心的大小公司都不会错过的方式,而后者呢,由于地推工作者常常以一种窘迫甚至敷衍的状态出现在大街小巷,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地推”不那么光鲜的印象,恐怕地推吧想改变的也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不光鲜,他们想培训出专业化的地推团队,让数量从现在的几万发展到几十万。
尽管一对一的地推方式还需要经过市场验证,但地推吧的思路还是很有趣的。想想那些在火车上像说评书一样推销毛巾的大叔们,以及那些在世纪初跑来你家聊“安利”的阿姨们吧!继承了这些优秀营销基因的孩子们,在互联网时代,又多了一个健身房、英语机构之外另一个可以投靠的“梁山”——地推。(本文首发钛媒体)
------------------
更多好项目,欢迎来钛媒体&我造社区来提交:
关注更多「快公司」精彩报道,请扫「我造」二维码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1 单价较低的商品,用1V1地推太奢侈。 2 简单粗暴型地推的反义词,不仅仅可以是“1V1地推”,还可以是“线上精准营销” 3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大数据系统下的精准营销”和地推,也有点儿人工智能和人PK的意思。实际上,由最聪明的那一拨人设计出来的系统,只需要战胜那一拨普通销售员即可。而普通销售员在所有销售人员里,可能比例在90%以上。 4 当然,也有很多线上覆盖不了的地方。或线上拥挤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部分企业向线下转移。 5 然而即便有地推的需求,1V1地推创业的核心是把账算清楚。
1V1地推最大的资源消耗是人力,相对于线上推广的无地域无时差抵达,线下推广一人盯一个点,没这个人推广就停了,这种广撒网的推广方式如何计算成本和效益呢? 常规的地推无法做到的精准推广,这种地推如何能够保证呢?
有点像绑架
新地推模式,看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但细想一下,这跟保险、房产、汽车,甚至是商场里面那些洗发水、沐浴露的推销员有多大区别呢?如何让服务服务不落入俗套,感觉还有许多需要深思熟虑的地方。
要么大数据型的痛点地推,要么简单粗暴的大浪淘沙型地推。现在都是第二种。现在建议的话,组合型地推。
一对一地推当然可行,我党就是靠把支部建到连队才有的新中国,这么举世瞩目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你竟然还探讨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