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饿了么、美团等抢用户,披着情怀外衣的“私厨共享”要过冬了

创业从来都是一场阴晴不定的冒险。不仅要搞定法制监管,更要搞定用户和市场。不然,盲目跟风和过于理想化,只会让创业成为闹剧,剧终人散,大爷大妈继续他们的广场舞,而创业者就要提前过冬了。

春天到了,有的人欣喜于花开的美好,有的人却进入了创业的寒冬,前者很容易联想到最近正火的“papi酱+罗振宇”组合,后者说的则是私厨。

共享经济概念下的私厨共享,近日来过得非常艰难——小e管饭、妈妈的菜相继停止运营,前者并入了功能餐服务平台第一膳堂,而后者仍在踟蹰不定。与此同时,北京市食药监局已明确指出,回家吃饭、丫米厨房、吃几顿等私厨模式涉嫌违规。

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刘国斌日前明确表示,“‘自家厨房送餐’性质的无证餐饮是不合法的,我们从来没有对一家‘自家厨房送餐’性质的个人发放过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餐饮”原本带给我们很多想象,但继“3·15”饿了么被曝光之后,就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私厨共享平台曾经借机宣传自己的安全卫生,试图撇清关系,但事实证明,处在同一条船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这应该是迟早会来的一步!相比较饿了么、美团们这些日渐成熟的外卖平台模式,私厨共享这种更细分的模式,自身就存在着一些缺陷。

一则,平台提供的服务、实际用户的需求,与共享经济真正所面对的用户需求差距很大,两者处在不同的端口。

从用户群分析,私厨早先对接的是“(超)高薪阶层”,后随发展和变革,才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此时,普通用户接触到的私厨共享,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设定,从定位高端人群转移到了普通大众,价格也随之大众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妥协,放弃的是对极致、个性化、私密等品质的追求。

私厨,原本该是非标准化、情感化、制作非规模化和成本相对高昂的特点,但是现在打上了互联网的标签,小众化,高端化的服务很难实现。在得到一部分普通用户的同时,私厨共享失去了一部分高端用户。

也许是打着共享经济和O2O旗号的私厨模式注定高端不了,也许是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的大背景下小众化真的很难做到,现在的私厨共享创业项目,也不得不来和饿了么、美团等平台抢夺用户。在白领市场,不断挤入竞争者。这些私厨平台本来应该做高端,却又跳不出这个圈子,实在是尴尬。

二则,脱离了高端服务的私厨模式会带来更大的卫生安全和物流又是一大硬伤。

虽然和普通外卖平台一样,线下厨房的风险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是,私厨较商家而言,不仅无法供应大量的订单,就连库房、消毒、粗加工等也无法达标。往深了咎,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对此,某私厨平台的摄影师有过一番描述,就不赘述了:

而在物流方面,私厨共享平台虽然也会借助众包物流平台,比如达达配送。价格分配据说是,用户交3元私厨补2元,如果超过50元则全部由私厨承担。但从一般来说,为了利润最大化,私厨亲送占比较高。但是,这就陷入了另一个矛盾,私厨之所以是私厨,人手自然不多,而在兼顾煎炒烹炸制作美味食物的同时,还是分身做配送,能保证送餐时效以及质量吗?

当私厨由小做大之后,相对应的问题也就被随之扩大——私家菜主优劣难分,各家菜品同质化严重——走向大众化的私厨,丢弃了本质,渐渐和普通外卖平趋同。而面对同样的用户,价格、安全、物流,私厨在哪个方面占到了优势?

饿了么的风波也会让用户对相关问题更重视和在意,自然,这个互联网创业的风口上兴起的新行业,在成功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后,往后的日子注定会越来越不好过。

几家私厨共享平台的危机,映射出的是互联网创业渐渐走低的气势。这让人想到了同样是做O2O创业的上门洗车平台、美业O2O、上门按摩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无一避免均遭受过倒闭潮。如今呢,有的被巨头合并,像呱呱洗车、嘟嘟美甲,有的只能悄然离场,再无动静。

那么,作为同样遭受创业潮误导的O2O创业项目,私厨共享是否也会重蹈前辈们的覆辙?风口过去,那些曾站在风口上的创业者,如今又该何去何从?其实,这些问题的本质,都可以回归到共享经济的模式如何才能在正餐这个领域得到验证?

有些情怀,显然是要靠“高逼格”“不妥协”才能维护的。

将共享经济的概念运用到餐饮业,想法是没有错的,国外的此类创业项目也进行得不错。但是,相比较国外情怀满满的私厨共享氛围,国内的私厨有些错乱。

尤其是太过情怀化了,并且情怀和商业不能实现对接。实际一点说,共享经济的出发点还是在生意,要做好生意,还是要从服务模式和用户体验入手,而不是空谈理想化。同时也应该保证私厨们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收入,以及工作和分享带来的乐趣。

国外的Feastly也是在做私厨共享的服务。出发点在让人重新认识聚餐的精髓,通过厨师在家做饭,食客预定位置并上门聚餐的方式,来诠释私厨共享。国外的模式重点在具有真实性和社交性的用餐体验,将情怀通过实际的线下活动对接起来。相比之下,国内的私厨共享,则只是将外卖变了个样,情怀只是一个架起来的空概念,除了基础的安全卫生、服务存在弊病,在创新上也还是有很大缺憾。

私厨共享平台越做越多,规则却越来越混乱。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往后私厨共享模式还会存在的。

个人认为,私厨共享,要么继续坚持小众化独立运营,这样也能应对严苛的监管制度,但用户定位必须要重新考量,而不是继续停留在中低端用户层面做文章。要么和前辈们一样,选择合并或被收购,依托于大平台的物流和管理,在普通外卖之外提供多样化的餐饮服务。总之,与普通外卖区别开来,才能保证私厨共享继续存活下去。

创业从来都是一场阴晴不定的冒险。不仅要搞定法制监管,更要搞定用户和市场。不然,盲目跟风和过于理想化,只会让创业成为闹剧,剧终人散,大爷大妈继续他们的广场舞,而创业者就要提前过冬了。

-----------------

(扫一扫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每天微信及时互动有福利)

本文系作者 百略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最近一直用“回家吃饭”APP呼叫私厨服务,直到这周碰到一位指甲超过常人3倍(目测)的男性私厨,他亲自送饭上门,发黄的长指甲在递过饭菜时擦过我手背的皮肤,至此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回复 2016.03.25 · via iphone
  • 私厨共享经济模式以回家吃饭为最典型的代表,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很看好他们,觉得需求并不明显,但他们主打温情牌吧,对于这种的模式,用户就是冲着家的味道去的,所以家厨的要求更应该严格控制。

    回复 2016.03.24 · via pc
  • 没事都在过冬,没有O2O的盈利方案,都在烧钱而已,只是看谁烧的久,活的长,输血多。反正都是在挺尸。

    回复 2016.03.24 · via android
  • 冬天还没走,不要着急脱衣服

    回复 2016.03.24 · via android
  • 名字起得那么差…叫吃饱了吗都好过这名字

    回复 2016.03.24 · via iphone

快报

更多

11:37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2.47%,超4800股飘绿,港口航运、物流股逆市上涨

11:31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成钢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

11:27

国家统计局:对美国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从2018年的19.2%已降至2024年的14.7%

11:25

中国华电启动增持计划

11:23

光大理财“初代高管”再现变动,“资管老将”郦明回归光大银行

11:22

腾讯云正式宣布将“落户”大阪

11:19

国家统计局:我国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

11:18

创业板指跌逾2%,下跌个股近4800只

11:18

次新股逆势活跃,长联科技20CM涨停

11:15

敦煌网在美国“火”了,多家上市公司回复:没有合作

11:12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需求还需要释放,需求空间尤其是好房子的市场需求空间还比较大

11:11

世界不锈钢协会:2024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提高7%

11:11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和房贷降幅双双收窄

11:10

美国智库预计今年美经济增长或陷入停滞

11:10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好转

11:09

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规则曝光:不在补给站换电将面临罚时

11:07

国家统计局:要多措并举促进价格的合理回升,保持价格水平在合理区间

11:06

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农业银行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11:05

恒生科技指数日内跌幅扩大至4%

10:55

宇树G1将亮相人形机器人半马,已进行适赛化改造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