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360:有人黑我,我们法庭上见!

《每日经济新闻》网站今日专题爆出猛料,图文并茂的从技术角度、商业角度分析了360的不良行为,对此360愤然做出回应,孰是孰非孰能明辨?

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网站上刊登了一版名为“360黑匣子之谜”的专题。专题由两篇长文构成,用图文从技术篇两个方面、商业篇三个方面分析了360的不良不良行为。对此,360官方迅速做出回应,并授权钛媒体刊发了来自其技术部门的回应全文

【范俊杰/钛媒编辑综合】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网站上刊登了一版名为“360黑匣子之谜”的专题。专题由两篇长文构成,分别为《技术篇:360:互联网的癌细胞》《商业篇:360:互联网的“一枝黄花”》。两篇文章用图文从技术篇两个方面、商业篇三个方面分析了360的不良不良行为。

以下选自“360黑匣子之谜”导语:

360创始人周鸿祎一直对外宣称,360成功的秘诀是“破坏性创新”。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数月调查,并在微博名人“独立调查员”等一批程序“猿”的帮助下发现,360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创新型破坏”:破坏才是目标。通过破坏,打破既有规则,从中获得市场与利益。

而这一破坏的基础,便是对互联网世界最基本的准则——最小特权原则的践踏。

 

对此,360安全卫士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该文为不实报道,以“莫须有”的方式造谣污蔑360旗下多个产品的安全性。奇虎360公司决定起诉《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坚决追究虚假报道者的法律责任。

以下为奇虎公司官方回应全文:

360声明:将坚决追究虚假报道者的法律责任

2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发布《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一文,在未经采访360公司的情况下,以匿名记者引述匿名人士和360竞争对手言论的方式,污蔑360旗下多个产品的安全性,此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360公司和360产品的商誉。奇虎360公司决定起诉《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坚决追究虚假报道者的法律责任,并严正声明如下:

(1) 该篇虚假报道,严重违背了新闻道德及媒体工作职业操守,给360冠以“莫须有”的罪名,用比喻和妄想代替事实,以匿名记者引述匿名人士和竞争对手的言论,汇总了历年来攻击360的各种谣言,并加以夸大传播。在长达近4个整版的篇幅中,该报道非但没有进行任何权威的技术论证,更无视于此前360就相关问题的多次澄清和说明,甚至未与360公司公司进行过任何的采访与求证;报道中通篇引述的不实言论,已经对360的商誉构成了严重的诋毁。

(2) 作为互联网安全公司,360公司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测评,取得了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证书(安全工程类一级)。同时,360的客户端产品也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产品分级评估测评,并被授予国家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360旗下的全线产品也均符合公安部、工信部等国家机关制定的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规范,以及国内外网络安全软件的各项标准,360产品安全可信。

正是在360所倡导的“免费安全”理念的带动下,中国网民得到了基本的保护,安全软件的普及率从原来的10%提升到现在95%以上,360“免费安全”每年为中国互联网用户节省400亿至800亿元人民币的安全软件开支,全面促进了中国互联网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3)创业七年来,360在互联网行业一直处于舆论中心,不乏质疑之声,根本原因在于360的免费安全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产业格局。360的高速发展,触动并打击了“流氓软件”、“木马病毒黑客”、“传统杀毒软件”和“以搜索为代表的垄断巨头”等互联网行业四大利益集团,引发了四大利益集团以联合的方式共同遏制和抹黑360。

应该说,各种抹黑、诋毁360的行为,不仅是对360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困扰,更是对中国互联网安全产业服务发展和网民公权的一种践踏和伤害。

(4)我们坚信,竞争对手正是360发展的“磨刀石”,360产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每一次竞争对手的抹黑与质疑,也都是为360提供更多一次向用户介绍和推广360产品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数字公司只靠秀下限成不了赢家

    回复 2013.02.26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