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十年,一朝重来

10年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天空上出现了许多一闪而过的流星,也见证了BAT帝国霸业的兴起,像豆瓣这样以自己的节奏顽强生长的网站可谓凤毛麟角。

 

钛媒体注:今年已是豆瓣十年,这十年来,豆瓣一直是一个传奇一样的存在,它至今仍打破着很多原有互联网人的判断,例如“互联网思维”,例如“山寨”。钛媒体作者,中国知名互联网先驱谢文曾评论豆瓣,是中国唯一能称得上原创模式的互联网公司。2014年的豆瓣年会上,阿北承认豆瓣错失了3年时间,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三年。豆瓣的本质其实就是百科+社区。那么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过时了吗?

钛媒体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态度,去发现真正创新的事和产品的价值,不盲目鼓吹,不一味唱衰,而是发现和理解。豆瓣今年纷纷争争,钛媒体周末特别策划,豆瓣十年至如今,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五个问题:1.为什么豆瓣表面极简,架构极繁?2.豆瓣模式过时了吗?3.豆瓣是一家社交网站吗?4.豆瓣首页为什么总是“变脸”?5.豆瓣未来有可能被收购吗?

10年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天空上出现了许多一闪而过的流星,也见证了BAT帝国霸业的兴起,像豆瓣这样以自己的节奏顽强生长的互联网公司也可谓凤毛麟角。无论未来命运如何,我们希望,这是迄今为止对豆瓣解析最清晰和透彻的文章,理解并记住,这必将计入中国互联网历史的重要一程。

 

1.为什么豆瓣表面极简,架构极繁?

Less is more,这是豆瓣页面上 CEO阿北的个人签名,也是众人眼中豆瓣的设计哲学。

素雅色调、极简线条、大片留白、疏朗模块……在这个网站也讲究颜值的年代,在中国互联网的一片胭脂俗粉之中,素面朝天的豆瓣很容易让人一眼爱上。拂过你过青年人心头的小清新之风,豆瓣可称得上是功不可没。

然而,豆瓣虽然简约,却并不简单。不仅不简单,反而可以称得上是架构繁复、叠床架屋。只要看一看豆瓣首页的二级导航栏(最夸张的时候曾经有三级导航,可以与HTC的四下巴一较高下),导航栏的十多个频道,就不难看出豆瓣网站架构的问题所在。

豆瓣10年来的发展思路与中国的“造城运动”异曲同工:不断拉长产品线,在首页不断安插越来越多的入口、模块。

早年间,豆瓣可以与书影音三个字画上等号,如今,看看豆瓣是如何自我定义的吧:不只是书影音:加入更多豆瓣上的精彩内容——“不只是书影音:加入更多豆瓣上的精彩内容——美食、旅行、时尚、居家,每天都有新鲜好物等你发现。”连豆瓣自己都不得不一一列举了,用户怎么能用一句话来说清楚呢。

这背后就是困扰阿北至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豆瓣的服务是围绕着兴趣发现,那导航上面为什么不能有家居、旅行,但如果上面有二、三十个肯定是不对的。

这是在最近的一次媒体对外采访中,阿北透露的心迹。如果想要编织一张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兴趣图谱,那么频道的无限扩张就不是长远之计,否则首页全是入口的58、赶集就是最后的下场(如今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当然,如果不是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让豆瓣“拉长导航条”的游戏再也玩不下去了,阿北还会再这条“不归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为什么呢?领土扩张带来的用户增长和协同效应,远不是用户嘀嘀咕咕的几句抱怨所能抹杀的。

“基于兴趣的垂直 SNS 很难做大,因为单一兴趣的频发度太低,多个爱好的互动加在一起,才增加了总体的活跃频率。”这是2011年阿北在创新工场抛出的观点,他对《长尾理论》也一直推崇备至,还写过长篇书评鼎力推荐。

积水成涓,积沙成塔,积小众成大众,积非主流成主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豆瓣,小众兴趣爱好者们可能会四散于互联网的茫茫人海中,永无接上暗号的机会。哲学粉、古典音乐粉和科幻粉也将隔绝于一个个贴吧、论坛之中,老死不相往来。

正是豆瓣书、影、音、小组、同城等频道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原本是小众群体的文艺青年以千万级、上亿级的面目成为互联网上与屌丝抗衡的一股力量。使文艺成为一种受人追捧的生活方式,一个买单者众的商业标签。使中国文艺青年的眼界和涉猎范围都极大地扩展,使文艺青年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只是月抛)如一坛好酒越酿越香,走出深巷,屡次成为引领互联网流行文化的风向标。

然而,随着豆瓣城郭巷弄的日趋庞杂,用户渐渐有迷失其中、手足无措之感,如果用户经常流连的只是几个频道,那么密密麻麻的入口,首页各种五花八门的推荐就是一种负担和干扰。豆瓣的鸿鹄之志是做互联网兴趣的集散地,基于兴趣图谱的局域网,将美食、旅行、时尚、家居等等等等一网打尽,一站式解决。

然而,豆瓣毕竟不是Facebook和微信。没有强社交关系的纽带,“内容不是你想推,强推就能推”,功能的不断叠加只会让用户群体的分裂愈来愈严重,大多数用户对豆瓣都是“只取一两瓢饮”。

即将于3月24日关闭的阿尔法城是痴迷于城市规划的阿北试图打造一个“文艺乌托邦”的失败尝试。将豆瓣的兴趣关系映射到街区巷弄屋宇门牌之上,试图让用户闲庭信步、惊喜不断,而不是面对导航条的十几个入口手足无措。打通频道的区隔,让已经习惯于一两项功能的用户不断探索新的兴趣,在转角遇见新的友邻。然而,正如在《随意搜寻》中所说的,“使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去映射Web地图的尝试大都失败了。空间可视化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根本没有这样一个‘空间’。Google不管什么隐喻,只知道提供文本和超链接的搜索结果。”没有了导航条、搜索框,阿尔法城中的用户仿佛被丢进了一座不辨东西南北的外星城市。

阿尔法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豆瓣松松散散的“频道联盟”四分五裂为十几个独立 App,也使得PC端的协同效应一下子灰飞烟灭,上亿用户被瓜分为十几份之后,被打回“小众”的原形,没有一个 App能做到垂直领域第一。面对用户的责难,阿北一再以“用户使用场景”为自己辩护,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在手机上,完整的豆瓣太重了,只能进行功能拆分。 

优势尽失,劣势尽显,产品经理都不够用了,用户还不断在阿北的每一条豆瓣状态下呼唤完整的移动端体验,除了财大气粗的BAT,还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同时做好十几款App,在各个垂直领域全线开战,更何况是追求“小而美”,在商业化面前清高不阿的豆瓣?

在内忧外患之下,2014年8月,豆瓣App1.0终于姗姗来迟,五角星图标恰到好处地表明了它的特色:随时随地查询靠谱的书影音评分,一个集大成的搜索查询工具。按照豆瓣产品经理Lebanner的说法,这款产品的出发点是:如果 2005 年大家不是用电脑而是用手机,那么豆瓣会是什么样子的。回归初心,回归书影音这块赖以起家的“根据地”,相当于抛弃了豆瓣首页的导航条和热点推荐、友邻广播,只把搜索框给搬到了手机上。

这显然只是堵住用户抱怨声的过渡产品,距离阿北理想中的兴趣发现应用相距甚远。通过阉割成书影音活动等几个频道,用搜索代替发现,并没有解决豆瓣的根本问题:打通分类的限制,让局限于一隅的用户流动起来,让分裂的豆瓣变成一个连接更为紧密的兴趣社区。 

4个月的过渡期之后,阿北就找到了让豆瓣1.0脱胎换骨为2.0的灵丹妙药:豆列。豆列这款已经有7、8年历史的产品在手机上一跃成为主角,担负起了打通分类,重新组织内容、引导用户参与、分享的重任。

 

豆列能否撬开压在阿北心头多年的一块石头?下文会有详细分析。 

 

2.豆瓣模式过时了吗?

10年时间,中国的互联网天空上出现了许多一闪而过的流星,也见证了BAT帝国霸业的兴起,像豆瓣这样以自己的节奏顽强生长的网站可谓凤毛麟角。

10年前,豆瓣是web2.0浪潮中的一颗闪亮新星,与博客中国、土豆等 UCG网站一起被媒体的闪光灯所追逐。10年后,无论是web2.0还是web3.0,早已无人关心,移动 App才是未来。作为至今移动流量不足三分之一的web网站,豆瓣在移动浪潮中,只剩下与“小鲜肉们”同场厮杀,蹒跚摸索的身影。

那么,豆瓣模式过时了吗?豆瓣的风口已经一去不返了吗?

在C2C( Copy to China)蔚然成风的中国互联网,豆瓣可谓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创新的典范。然而所谓的豆瓣原创模式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网上曾经有人总结过:

所谓的“豆瓣模式”,一是用户分享自己对某一产品的使用经验,如“我看过/ 读过/ 听过……”;二是网站根据用户信息进行的推荐和预测,如“豆瓣猜你会喜欢(某本书/ 某部电影)”;三是用户之间的联系和社区化,比如小组功能、同城功能。

阿北当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事物。但这只是愿景,而不是实现途径。豆瓣的产品经理曾经用一句话总结豆瓣模式:通过工具属性把用户吸引进来,通过社区属性把用户留下来。

作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全面的书影音资料库,豆瓣在搜索引擎中有着极高的权重,1800万条目都是一个个通向豆瓣的入口,这为豆瓣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也是豆瓣10年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想一想维基百科是如何成为互联网第五大网站的,早在2005年7月,《新京报》就以维基百科入题报道了豆瓣)。从这个角度看,豆瓣有点像是百科和贴吧的混合体。

所以,豆瓣的本质其实就是百科+社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过时了吗?

朋友圈、微博里的碎片化阅读正在侵占人们读书的时间,人们更喜欢一边在网易云音乐里面听歌,一面看看别人在这首歌下面写下的感情故事。与看完电影后郑重其事打星,长篇大论写影评相比,边看边刷弹幕显然更加过瘾。内容的碎片化、评价的即时化正在蚕食豆瓣的根基书、影、专辑。而且,Web上搜索引擎是第一入口,而手机上应用成了第一入口,豆瓣的流量来源顿时被切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在手机上讨论一本书、一张专辑、一部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时,豆瓣社区的活跃度也会不断下降,基于条目的社区正在被基于内容和服务的社区所取代。(知乎的移动战略为什么比豆瓣顺风顺水的多?豆瓣一刻为什么会成为豆瓣 App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3.豆瓣是一家社交网站吗?

约炮可能是很多人想到豆瓣时头脑中蹦出的第一个词。然而,从百度指数的“需求图谱来看,被归于陌陌之流的豆瓣简直比窦娥还冤。豆瓣用户需求最强的是电影,其次是音乐、租房等等,“妹子”还排在“读书”后面,且呈现环比下降趋势,至于“约炮”就更后面了。

那么,约炮为什么也成了大众眼中豆瓣文化的一部分了呢?稍后告诉你答案,还会附赠豆瓣月抛攻略。

先问你一个问题:豆瓣是一家社交网站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在媒体的眼中,豆瓣是一家兴趣社交网站,是一个文艺青年扎堆、逼格满满的社交网络。然而,阿北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局限为一家社交网络,不会把自己放到Facebook、人人的比较序列中去。

纵观豆瓣在豆瓣App之前推出的13款应用,除了豆瓣小组和豆瓣广播,其他基本都只有工具属性,而几乎没有社交属性。现在,就连课程表都摇身一变为勾搭神器,豆瓣难道没看到移动社交这股点石成金的热潮吗?

在阿北眼中,社交只是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事物的一种途径,而不是终极目的。在汇集一亿人生活趣味的豆瓣2.0中,用户只充当了豆列组织者、传播者、分享者的角色,加入进来的广播也不是为了让用户发自拍、炫耀 Apple watch,分享喜怒哀乐,而是发现友邻推荐了哪些有趣的书、影、音、东西,关注了哪些豆列、相册。

是豆瓣有意与社交网络保持距离,守身如玉地远离热钱滚滚的移动社交浪潮吗(只有几十万用户的 移动版豆瓣same刚刚投身企鹅的怀抱)?并不是。

正如前文提到的,在阿北眼中“基于兴趣的垂直 SNS 很难做大,因为单一兴趣的频发度太低,多个爱好的互动加在一起,才增加了总体的活跃频率。”但即便把书影音叠加在一起,活跃的用户还是只有那么一小撮。我关注的150位友邻中,日活跃用户还不到10%,50%以上的状态都是无人回应的自说自话。对于很多把豆瓣当作知识搜索引擎来用的人来说,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为什么要冒个泡呢?

写书评、影评、写日志的频率怎么能与发自拍,写微博,发状态相比呢?除了像我这样的少数重度用户,有多少人会天天刷豆瓣,标记想看、想听、想读呢?

而在手机上,打开频次低就意味着被遗忘,只能靠通知来刷存在感、求用户垂怜的豆瓣2.0 App已经很多人无力吐槽……刷热门推荐、算法推荐、陌生人推荐的豆列怎么能比得上刷朋友圈、美拍的点赞、评论让人满怀期待呢?

无关系,不社交;无互动,不社交;无圈子,不社交。将社交作为发现渠道的豆瓣在关系、互动、圈子方面都很弱。

而在没有了协同效应的移动端更是几近于无,被隔绝在十几个App孤岛中的豆瓣用户如何相互勾搭、在一个社区里愉快玩耍呢?豆瓣在移动端并不是不想做社交,而是根本无从做起。

你可能会着急了,怎么还没提到月抛呢?豆瓣在月抛届的声名远扬,功劳都要记在豆瓣小组(不是豆瓣小姐)身上。

与百度贴吧齐名的豆瓣小组,独自撑着豆瓣社交网络的门面,提高着用户的活跃度,拉低着高冷豆瓣君的进入门槛。月抛、直播贴、咆哮体、失恋33天、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与贴吧、天涯一样成为了网络流行文化策源地。正为一位知友所说:如果“书影音”是豆瓣的殿堂文化,那么“小组”就是豆瓣的街头文化,我虽然写不出一篇锦绣文章,但我可以在小组里围观、涂鸦。在一定程度上,小组补足了豆瓣的社交短板,为豆瓣俘获了很多文艺青年之外的普通青年、 xx青年,让豆瓣不再那么高不可及。

问题在于,就像百度贴吧不是社交网络一样,同为BBS的豆瓣小组也承担不起帮助豆瓣抢占移动社交滩头的重任。在移动版的豆瓣小组里,我只能看到用户常去的小组、发起或回应的话题,却不能去查看这个人的豆瓣主页,豆瓣广播。由此看来,豆瓣小组成了一块自成一体的领地。

在Web端曾经作为各频道用户集散地、搭讪广场的豆瓣小组在移动端也成了一座孤岛,豆瓣的社交黏合剂在手机上失灵了。

豆瓣的街头文化不仅无助于殿堂文化,反而会败坏整个豆瓣的风气和名声。让无数个像我这样不混小组的用户蒙受不白之冤。(别再问我攻略的事情了,我在豆瓣混了七八年,一次都没约到过,找谁说理去?)

 

4.豆瓣首页为什么总是“变脸”?

 

六年前,我开始写豆瓣第一行代码的时候,是想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也就是说,豆瓣想帮人发现真实生活里的好东西。今天豆瓣有一百多人的团队了,我们依然在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

2005和2006, 豆瓣对“发现”的理解是“个性化算法推荐”,就是“豆瓣猜你会喜欢”,包括后来的豆瓣电台。2007和2008, 豆瓣加强了“关于豆瓣”里提到的亲友和同事的口口相传,这就是“友邻广播”,今天叫作“豆瓣说”。2009和2010, 越来越多用户在群组活动里谈论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们把这部分单列出来,叫做“豆瓣社区”,也分化出了线上活动和豆瓣小站。

在2011年的一篇日志中,阿北梳理了豆瓣在“发现”方面的两条腿策略:一条腿是个性化算法推荐,另一条是社交推荐。这两条腿如果配合得当、各擅其长,当然能让“慢豆瓣”走起路来大步流星。

然而,豆瓣的这两条腿却一直在互相牵绊。

豆瓣首页五次三番、悄无声息的“大变脸”已经让豆瓣的老用户吐槽无力了,豆瓣说、豆瓣广播、豆瓣猜、内容推荐走马灯一样在首页轮流坐庄,社区内容和书影音内容分分合合。豆友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知道为什么豆瓣的CEO叫阿北吗?因为每次改版都能让你找不着北。到了手机上,从1.0到2.0,豆瓣“爱变脸”的企业文化一路延续了下来。可以想见,豆瓣3.0还会再一次让你找不着北。

难道豆瓣乐此不疲地折腾用户上瘾了吗?显然不是,首页一次次翻天覆地的改版说明豆瓣对于算法、社交两种发现途径孰轻孰重一直举棋不定,只能在民怨沸腾和前思后想之中不断摇摆。

2009年,当豆瓣的用户规模迈入千万级的时刻,豆瓣内部经历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场“路线之争”,左边是席卷全球的SNS热潮,以及豆瓣小组令人咂舌的活跃热度,右边是豆瓣赖以起家的算法推荐。争议最终以达成一致收场,杨勃写了一篇题为《豆瓣变形记》的日志,他说:“我们也一直担心高度活跃的社区对书影乐服务内容可能的干扰,比如社区内的人际冲突会波及到评论和条目内容,影响到几千万非社区用户。”经过重组之后,豆瓣的社区被聚合成为主站,通过信息流——即社交好友的动态更新——来维持用户的黏着,而图书、电影、音乐三大模块,则成为独立的频道。

然而,这只是搁置了矛盾,而并没有解决矛盾。

最近的两次重大改版更是暴露了豆瓣内部在“发现”问题上的路线斗争。2012年初,豆瓣猜挤掉了友邻广播,作为豆瓣的默认首页,一时间怨声载道。2013年9月,友邻广播回归首页,被用户吐槽“一点也不准”的豆瓣猜不见踪迹。不成熟的个性化算法推荐被主题订阅式推荐所取代。直到一年半之后的今天,豆瓣猜都没能重新杀回主页,只屈居于书影音频道首页。

为什么豆瓣猜和友邻广播一再打架,而不能在首页上和平共处呢?因为前者鼓励用户与内容的互动(标记想读、在听、看过、评星,据开发了豆瓣猜的算法工程师王可斌透露,豆瓣猜的算法系统是item-based——推荐与你喜欢的item相似的item,而非user-based——推荐与你相同兴趣的用户喜欢的item),后者鼓励用户之间的互动(点赞、评论、转发),前者鼓励人机交互,后者鼓励人际交互,在本质上很难相容。在两者之间必须有所侧重,而不能两者兼顾,然而,无论是社交推荐还是算法推荐,豆瓣的两条腿都不够长,不得不两者并重。

社交推荐离不开强关系、高活跃度和用户之间的频繁互动,这方面泛兴趣社区豆瓣远不如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和垂直领域的兴趣社区。

而个性化算法推荐离不开庞大的item数据库、精准细分的tag体系、高频次的用户反馈。和亚马逊一样,前两者是有上千万书、影、音item的豆瓣的优势,但是与“购买”这样明确的用户反馈相比,想读、在读、已读、评分等反馈的复杂度就高多了。而且,用户几乎没有“调教”豆瓣算法机器人的动力,只有正面反馈,而没有负面反馈,不感兴趣只能无视,不能告诉机器人“你上的这几道菜菜不合朕的胃口,诺,这道、这道,这道……”

对比一下豆瓣FM的推荐算法是如何猜中用户心思的,有正反馈——红心,也有负反馈——跳过,垃圾,更重要的是,一边听歌一边调教豆瓣FM简直是一种乐趣,3分钟的歌曲相比书、影、音来说互动频率高多了(没几个人会一直不厌其烦地去点想读、想看、想听)。

如果说豆瓣 App1.0几乎放弃了“发现”功能的话,那么初心不泯的阿北在豆瓣2.0上让“发现”重新成为主角。第一步,是效仿各家“个性化新闻” App的基于主题订阅的热点内容推荐。第二部,当你订阅了足够多的豆列之后,算法了解了你的兴趣点,就开始根据你的兴趣给你推荐豆列。订阅的越多,推荐的越准。可以称之为list-based recommendation。

在阿北眼中,豆列是item和user之间的一座桥梁,是社交推荐和算法推荐的一种结合,豆列“强制”用户通过item list的方式来结构化兴趣(而不是通过广播的漫天吐槽、只言片语),从而让机器算法可以大施拳脚。然而,结果会不会是1+1>2呢?

阿北曾经转载过用户的一篇《教你玩转“豆瓣”App》的文章,里面提到:

因为不是所有的豆列都会持续更新,所以订阅了120+的豆列,所带来的信息量也只相当于在广播关注3-5个人的样子。这还是用了2-3星期调教之后的结果。 

阿北真的不是在自黑吗?

从社交这方面来看,豆列的创建、维护、更新门槛都太高了,尤其是高质量豆列更是需要煞费苦心构建经营,久而久之,豆列会像微博一样成为大号、达人们自我展示的地方,普通豆友只会把豆列当成无人问津的收藏夹来使用。豆瓣将离社交越来越远,离媒体越来越近。虽然豆瓣一刻已经印证了豆瓣 UCG 内容的强大媒体潜力,但是重算法、轻运营的阿北志不在此。 

还有一个问题是:原来的友邻广播怎么办?迫于老用户的压力,豆瓣2.0的第二次升级就把广播加了进来,不过遮遮掩掩地隐藏了起来。豆瓣也清楚,友邻广播这套社交推荐系统与豆列格格不入,还没想好怎么融合,只好暂时先这么搁置起来了。

而从推荐算法这方面来看,融合了书、影、音、日记、相册、活动、网站等各种内容的综合豆列(寄托了阿北的“泛兴趣”大梦)算法难度将远超豆瓣的能力,也远超用户耐心的极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和所有打着“个性化阅读”旗号的新闻 App一样,基于主题订阅的热点推荐都将是豆瓣移动端的主流,个性化算法推荐任重道远。要知道,在移动端,用户刷新闻的频率可比刷豆列的频率高多了。而在众口难调这个问题上,豆瓣面临的挑战可要比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大多了。

 

5.豆瓣未来有可能被收购吗?

在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三五年的中国互联网,豆瓣这家“慢公司”可谓绝无仅有的异数。移动互联网之前,豆瓣的“慢”被视为一种“无论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这几年来,豆瓣的“慢”又成了一种“反应迟钝,安于守成”的怒其不争的责难。 

2014年的豆瓣年会上,阿北承认豆瓣错失了3年时间。这三年正是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互联网秩序的3年,豆瓣从人人称羡的优等生变成了岌岌可危的差等生。

几乎成为维基百科一样存在的豆瓣当然不会倒掉,然而,它不疾不徐的商业化步伐正在一再挑战投资人的耐心。除了稳定的广告收入之外,豆瓣阅读、豆瓣fm的用户付费模式,豆瓣电影的O2O模式,豆瓣东西的电商导购模式都难以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在移动端,“从豆列从头再来”的豆瓣2.0又画下了一张看似美好,却不知何时能够兑现的大饼。

如果投资人的耐心耗尽,那么豆瓣可能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呢?

被收购?多年之前,豆瓣就一直是各大互联网巨头垂涎觊觎的对象,当当、腾讯等都传出过收购豆瓣的意向。然而,豆瓣注定是一块犬牙交错、难以下咽的食物。没错,美国版豆瓣Goodreads被亚马逊收入囊中,但是豆瓣可不只有图书而已,如此漫长的产品线可能只有 BAT能够媲美,当当之流怎么能够吞得下呢?BAT恐怕也无法很难去咀嚼、消化这样一块错综复杂而又个性鲜明的怪胎。

由于豆瓣形散而神聚,如果把各条产品线分拆出来,去掉豆瓣的品牌,纳入新的版图,就会立刻个性尽失、用户遁走,成为没有灵魂的产品。几百万小众用户怎么与BAT数亿普通用户在一个屋檐下呢?腾讯撒网了same等许多移动社交产品,但是豆瓣恐怕不在它的portfolio之中。

如果没有豆瓣,中文互联网将会怎样?只要用户还无法想象这样的一幅图景,豆瓣就不会倒下去。 (钛媒体编辑张远/文)

本文系作者 竹光侍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豆瓣确实被边缘化了,以前我也属于重度用户,现在好久才刷一回,手机上分散割裂的豆瓣APP简直让人无所适从,只有在看电影的时候打开看看影评。

    作者赞过
    回复 2015.03.17 · via pc
  • 最近再去玩豆瓣都不知道从哪入手了,很是简简单单的好

    回复 2015.03.16 · via pc
  • 无论怎样还是喜欢豆瓣,喜欢他的简洁,当然包括他的慢,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公司是很难为情的事情,但无论怎样希望他们依然存在。不然中国互联网网站还有那些乐趣可言呢。恕我目光短浅吧,

    回复 2015.03.15 · via pc
  • 好奇豆瓣未来怎么走

    回复 2017.03.01 · via pc
  • 好奇,没人能收购,也无法自负盈亏的豆瓣,未来会怎样

    回复 2017.03.01 · via pc
  • 豆瓣才是满满各种情怀的综合体

    回复 2015.12.03 · via pc
  • 太长的文章,而且不知所云

    回复 2015.08.17 · via android
  • 基本现在就在豆瓣上看个影评

    回复 2015.08.17 · via pc
  • 朔本归源

    回复 2015.03.31 · via pc
  • 持续关注

    回复 2015.03.18 · via pc
更多评论
2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