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合并阿朗:全球通信厂商格局大变天!谁受损?谁受益?

诺基亚集团宣布合并阿尔卡特-朗讯,致力于引领IP互联世界的创新。消息一经公布,资本市场的异动自不待言,其在业内引起的反响也不啻一次地震:排名第三和第四的通信厂商合二为一,全球通信厂商的排名再次被打乱而竞争格局却逐渐清晰。

笔者针对全球五大通信厂商2014年财报进行解读和格局梳理的文章余音未尽,平地又起响雷:2015年4月15日,诺基亚集团宣布合并阿尔卡特-朗讯,致力于引领IP互联世界的创新(详情见钛媒体前文《诺基亚166亿美元收购阿朗,天价收购是机会还是风险?》)

消息一经公布,资本市场的异动自不待言,其在业内引起的反响也不啻一次地震:排名第三和第四的通信厂商合二为一,全球通信厂商的排名再次被打乱而竞争格局却逐渐清晰。

 

首先,按照各厂商2014年财报披露的公司营收数据来看排名的变化

此前,五大通信运营商已经鲜明地分化为三大阵营:一枝独秀的华为和不甘被超越的爱立信属于第一阵营、挣扎于盈亏线上的阿朗和通过重组谋求突破的诺基亚属于第二阵营,被甩在最后苦苦追赶的中兴则属于第三阵营。

而诺基亚合并阿朗之后,公司收入排名则超过爱立信跻身第二,而更为重要的是前三家公司的业务收入规模均达到300亿美元左右(华为非消费者业务的收入为344亿美元),势均力敌的态势更为明显,而中兴非消费者业务的收入不足百亿(中兴2014年手机终端业务收入为37亿美元),与前三家厂商的收入已经不再同一个档次上。全球通信厂商分为三大阵营的格局由此演变为华为、诺基亚和爱立信三足鼎立的态势。

其次,通过各厂商2014年在不同市场的收入排名看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钛媒体注:华为财报将欧洲与中东和非洲合并列出,所以将其他各厂家做相应汇总,其中中兴收入为欧美和大洋洲及非洲市场的总和)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中国区市场,华为和中兴借助本土优势压过外商一头,而外商之中的爱立信则会因为诺基亚合并阿朗而居于末席;在美洲市场,则主要是诺基亚&阿朗与爱立信之间的缠斗,华为由于政治安全因素难以进入北美而未能做大;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华为领先,爱立信和诺基亚&阿朗紧随其后;而亚太市场则是四家厂商全球排名的翻版。

由此可以判断,今后通信行业三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将主要呈现如下态势:

华为、诺基亚&阿朗与爱立信将形成较为稳固的业内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在局部市场诺基亚&阿朗与爱立信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尤其是在美洲和欧洲市场这两大双方势均力敌的市场上,华为则将以中国本土市场为大本营,更为积极在欧洲市场参与前两者之间的争斗,并有望得渔翁之利。但三强拼争之下,留给中兴的国际市场空间会日趋狭窄,中兴将有可能只得退守到中国本土市场偏安一隅。

 

再次,来看诺基亚合并阿朗引发各厂商竞争实力上的此消彼长

通信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上。以上的业务收入排名对比能反映出收入的规模效益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差异,而技术实力的对比则要看研发投入的积累。

华为全球76000名研发人员及66亿美元的年度研发投入为其技术实力领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合并后的诺基亚&阿朗也将凭借40000名研发人员及57亿美元的年度研发投入来推动5G、IP、软件定义网络、云技术、数据分析以及传感和成像技术等未来技术的发展。反观中兴,在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的数量上则远远落后,前景堪忧。

 

最后,如何看待诺基亚合并阿朗的前景与未来?

1、诺基亚合并阿朗是大势所趋。正如诺基亚首席执行官Rajeev早年间一再强调的:“全球只有三家长期盈利的电信设备商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生存下来。”电信设备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强者会越强,弱者会越弱,身处第二阵营的诺基亚与阿朗与第一阵营的华为和爱立信差距明显,彼此之间再继续竞争下去虽然能分出个你强我弱,但总体格局难以突破只会将这一差距越拉越大。所以合二为一是竞争的需要和生存的必然选择。 

2、诺基亚合并阿朗是优势互补。诺基亚在网络业务上专注移动宽带,所以在针对运营商的销售中,IP及固网传输是其业务缺失的一环。仅以中国市场为例,从下图所示中国移动2014年的固定投资来看,移动通信网络投资与传输网投资在资本开支中所占比例几乎相当,同场竞技的华为、中兴、阿朗甚至爱立信都有相当大的业务收入来自于诺基亚缺失的传输网。所以,补齐这一业务缺失形成针对运营商业务的端到端的合作一直是诺基亚在网络业务上做大做强的方向。而阿朗则在IP路由、IP传输、固网接入等业务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排名前列的市场份额,因此诺基亚合并阿朗虽然会在无线接入业务上产生部分重合,但相比之下移动宽带与IP和传输的互补优势更强。正如双方在新闻稿中所提到的,合并后公司的目标市场比当前诺基亚单独的目标网络市场扩大了大约50%,目标市场规模从大约840 亿欧元增至约1,300 亿欧元,从而为诺基亚带来了更强劲的增长前景。

诺基亚管理层丰富的整合经验与强大的整合能力是新公司强者恒强的保障。坊间流行的诺基亚点名答到的段子以及“行业清道夫”的谑称其实已经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诺基亚在公司并购上的丰富履历。

从2007年诺基亚网络业务与西门子通信业务合并成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到2011年收购摩托罗拉的无线网络资产,再到2014年回归诺基亚集团而成为支柱业务,以Rajeev为首的现有诺基亚管理层在7年间所经历的业务整合、文化融合、战略调整等历练已经使其百炼成钢,在应对合并阿朗所带来的挑战上完全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相信这也是阿朗的股东们愿意走出这一步,把处在亏损边缘的公司交付给诺基亚的初衷,他们更希望看到诺基亚管理层能够将其在诺基亚网络业务上实现的反转增长势头在新公司得以延续(如下图):

诺基亚合并阿朗,其过程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竞争对手尤其是爱立信和中兴很快会做出应对举措,毕竟而二者最为受伤;而华为也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现有竞争格局的打破带来的将是行业变革的连锁反应,在通信技术标准化导致的行业竞争日趋同质化的市场背景之下,华为走出了一条外延式的跨界增长之路,爱立信还在继续深耕网络化社会的技术愿景,诺基亚合并阿朗之后将为这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方向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钛媒体作者介绍:老解1972,资深通信业人士】 

本文系作者 ICT解读者一老解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2:09

吴清: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

02:08

吴清: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

02:05

李云泽:将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

02:05

李云泽: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从4方面发力

02:04

潘功胜:未来还可以扩大工具的规模或创新新的政策工具

02:04

央行: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02:02

智能网约车概念股异动拉升,大众交通、锦江在线双双涨停

01:56

李云泽:加快出台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01:55

下调住房公积金利率后,100万房贷30年累积可节省月供4.76万元

01:53

李云泽:今年一季度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01:53

吴清: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

01:52

李云泽: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01:52

港股房地产股走强,金辉控股涨近38%

01:51

吴清: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01:51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批复600亿元,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01:49

联想将发布首款消费级AI眼镜,7月量产上市|钛媒体独家

01:48

吴清: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传递监管温度,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关税冲击

01:47

央行行长潘功胜重磅发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速览

01:45

吴清:A股上市公司具备强大韧性和适应能力

01:41

央行行长潘功胜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内涵

97
3
8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