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监管、政府和创新之间是如何角力的?

作为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硅谷,是如何在创新、监管和市场三种因素作用下引领一轮又一轮创新浪潮的?

去年末今年初,“风口论”的温度骤降,关于“资本寒冬”和“科技泡沫”的讨论,又逐渐多了起来。日前,国内某著名风投在参加一个论坛时公开表示,“国内创业公司的估值比房地产还贵。”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背后的原因是“钱多,人傻,政策偏。钱越来越多,赚钱的越来越少。”

那么远在大洋彼岸的硅谷,风险投资人们怎样看创业公司的估值和市场的泡沫呢?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在硅谷从事风险投资多年的张璐女士。

提到“国内创业公司的估值比房地产还贵”的说法,张璐直截了当地说,“这个我同意。”

虽然目前国内的科技创业的确存在泡沫,但是在张璐看来,科技创业某种程度上需要“泡沫”。她用硅谷的科技创投业举例举例,“经常有人说硅谷有泡沫,其实硅谷就是一个‘泡沫经济’,但是这个泡沫经济是有规律的,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这可能就是硅谷的领先之处,存在这样一种市场化周期的正常调整。“因为只有这种有规律的泡沫经济的起伏存在,投资者才有机会赚钱。”她说。

不断打破垄断的硅谷

硅谷在这样一个经济周期中循环,也通过这种市场的起伏和调整,不断地打破旧有的格局。

“很多新公司出来都宣传他们在做一个颠覆的 (disruptive) 的东西。那有些颠覆式的产品或者技术也会受到市场的追捧,这种市场热度达到一个点后,就会有机会破旧立新”张璐说,“这时候就有机会去打破现有的大公司的市场垄断。”

硅谷在不断制造泡沫,也在不断吹捧泡沫,正是靠这种“泡沫经济”,大卫才能打败歌利亚,旧有的利益格局才会被打破,新的巨头才会兴起。这种市场的规律和创新的文化,在硅谷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创新的浪潮都在硅谷发生,在硅谷,从来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到长期垄断的地位。

“相比之下,逃离硅谷的公司就没有太多的危机挑战,”张璐这样说,“比如微软在西雅图就活得很舒服。微软最近的很多收购行为,背后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互联网脱节了,需要寻求快速的切入点。”

在硅谷的科技创新潮流面前,没有一家科技巨头能够高枕无忧,而即便是作为监管方的美国政府部门,也不能反其道而行。

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美国政客

就在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匹兹堡邮报》撰文,宣布推出监管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指导意见。在谈到这则新闻时,张璐坦诚表示“美国的政策导向不是很有用,号召力不强即便是总统奥巴马呼吁什么,效果也有限。” 

尽管政府部门会时常发出号召,但是事实表明,在这方面,政府的能力有限。张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加州一直想把州首府 Sacramento 打造成一个另一个创新中心,一个新兴的硅谷,但是多年来并没有什么起色。在科技公司看来,遥远的 Sacramento 虽然成本更低,但是硅谷的人才资源更丰富。权衡之下,宁可贵一点,是要选择硅谷。

另一方面,政府并没有能力给出太多的政策优惠。而这些有限的政策吸引和优惠对科技公司来说,吸引力不大。

“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的能力和中国比是小巫见大巫。”张璐说。

在硅谷,政府对于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也并没有特别强的引导力。在硅谷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多年之后,奥巴马才公开撰文支持无人驾驶,落后技术趋势许久。张璐认为,奥巴马现在的表态,和美国政府在 LGBT 的议题上的表态,是一个道理。这些科技公司在推动的趋势,政府也很难反对,更多的是顺应大势。

对于美国的政客来说,首要任务是创造当地的就业机会,繁荣经济。所以很多时候,政客实际上在迎合科技公司的走向,为的是能够让科技公司帮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近一段时间的政策,比如延长男性员工的产假时间,还有一些其他平权的政策,以及奥巴马不久前宣布要发放创业签证,这些措施都是在帮助科技创业的新公司。”她这样说道,“美国这边不是说你要做什么来讨好我,而是反过来政府也要去服务科技公司。”

“大家都尊重市场的规律,知道市场是不可逆的。”张璐说,“在硅谷,还是企业家和科技创新驱动力的话语权比较强。”

拥有强大话语权的科技公司,作为一种权力体系的存在,以硅谷为核心,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美国甚至是人类社会。

正在成为规则制定者的科技公司

在全球兴起的科技大潮,让硅谷科技公司触角无处不在,尤其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权力层级结构。被科技影响的民众,在政治上的诉求也会有变化。政客希望赢得选民的支持,于是后者的诉求又会影响政客。移民政策的改革,以及上文所说的同性婚姻合法化的 LGBT 议题,都是典型的例子。

“从美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国家应该是倾向‘反同’的。因为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美国政府的统治手段主要是通过两个体系,一是民主制度,二是宗教信仰。”张璐这样说道,“美国的宗教控和影响力可能要比欧洲更强。”宗教几乎一定是“反同”的,为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还要宣布同性恋合法化呢?“这是因为多年来包括科技公司的强力推动,美国政府从开始的默许到现在的选择支持,也是在顺应需求。”

在科技公司的推动下,民众的思想被解放,更多的人愿意去追求某个诉求。政府为了获得这部分人的支持,就要支持他们的主张。科技公司就这样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公司又获得了巨大的权力,逐渐发展成了规则制定者。

“奇点”,科技浪潮发展的临界点

“但是政府也不是对所有的技术趋势都言听计从,在关键的议题上也要喊刹车。”张璐在谈到政府处理一些新技术的态度时,也给出了不同视角。

比如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自己有比较高的乳腺癌患病机率,于是做了手术。这件事发生后,监管部门就宣布,基因测序技术不能给出类似的这种论断,因为目前这项技术还没有到一个特别成熟的阶段。听起来可能是90%的准确度,在实际应用上,其实会带来非常大的误差率。

“还有一个例子,比尔·盖茨基金会资助过一个基因改造技术的研发,通过生物工程的做法,消灭非洲的蚊子的一个种类。虽然技术研发都已经成功了,但是被政府叫停了,出于对连锁效应的强烈担忧,当时也举行了听证会,各方面的专家都给出了意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政府监管在许多情况下还无法确定某项技术在社会发展、伦理道德方面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是“科技奇点”问题的产生背景:当技术发展到了某个限度,影响的不只是社会生产力,而是会触控整个社会架构本身,社会的架构会被颠覆。

“有些时候,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一些设限。实际上,现在的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情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远很多。”张璐这样说道,“有很多技术的应用是被人为阻止的,因为发展得太快,超过了我们人类现阶段能够驾驭的范围。”

或许在人类还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阶段、拥有足够智慧去驾驭这些技术的时候,应当减缓应用它们的脚步。(文/涵詔)

更多商业新知,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钛媒体微信二维码

 

本文系作者 硅星闻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炒股,没有那么多的指标技术,有的只是健康的心态,淡定不冲动的买卖,才能减少伤害。炒股6年,头一两年基本都是泪,真正开始有所改变是前段时间在qq上偶然间加了老师,他对股票分析的很不错,很多人跟他学的都有收获,我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他学了半个月,收获不少,太感谢了。股票做的纠结的,总是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赶紧去问问他,有钱大家一起赚 他的腾讯是2719953829

    回复 2016.10.14 · via pc
  • (内幕消息)无需任何预付费!收益5-20个点,加入 2719953829(非)交流!短线操作!快进快出!!t1/2重利出局,收益最低5个点!!稳健双赢!!

    回复 2016.10.14 · via pc
  • 水!

    回复 2016.10.08 · via android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