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在钛媒体主办的T-EDGE 峰会上,《区块链革命》一书的作者Alex Tapscott被提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所有的金融公司都希望把自己包装成一家科技公司?” 他的回答非常的华尔街:“那是因为科技公司的估值更高。”
但如果再追问一句,这个问题就严肃起来了:为什么资本市场认为科技公司应该有更高的估值呢?
显然是因为,资本市场认为科技是未来的趋势。
2016年被公认的三件黑天鹅事件——AlphaGo在3月份击败李世石,英国在6月份公投脱欧,11月份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下一届总统,科技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I的进步直接让机器跨越了围棋这道看似还难以逾越的壁垒,而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社交软件的发达,更是让原本离散弱势的群体能够彼此连接,共同表达自己的意愿。
塔勒布是黑天鹅概念的提出者,他这样定义黑天鹅事件:
“它是在历史上、科学中、金融世界和技术领域里,格外高调的、难以预料的及非常罕见的事件。其后续影响和后果都非常的大,但它发生的概率却不可计算。”
回头看看塔勒布著作中的几个黑天鹅事件——互联网的产生、个人电脑、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和911恐怖袭击,都把世界推到了一个新的世代。
在这个新的世代开启之后,很多事情运转的规则都会发生变化。谁先洞察到这些变化,谁就能够预先做出判断和行动,利用时间差去获取巨大的收益,这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套利。
这就如塔勒布在他后一本书《反脆弱》中给出的应对之道——黑天鹅的出现,和观察者有关。一只被喂养了很久的火鸡,它会觉得屠夫很爱它,对它来说,它在感恩节被宰杀就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但这不会让屠夫吃惊。所以,塑造新的思维模式的办法就是,不要成为火鸡。应对科技挑战的最佳解决方式,就是让自己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商业的一条隐藏主线就是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碰撞和对抗。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在线上被数字化的能力——流量、用户,都是显性的实力,所以互联网企业就像航母一样,绝大部分的实力都漂浮在水面上。而传统企业就像冰山,很多以往积累的资源难以数字化和显性化——例如他们在供应链、质量管控和渠道管理方面的积累,应对经济周期、残酷竞争的经验和教训,都沉淀在水下。
当两类企业最初相遇的时候,都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对手,按照水面上的体量来推测对方的真实实力,所以在最初互联网公司的实力会被夸大,传统企业的实力会被低估。但是在一两年的交锋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传统企业那些难以被迅速学习的能力,逐渐发挥出作用。整个商业格局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原来的互相替代,到现在的互相融合。
在新的世代里,传统企业不应该再试图把自己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自身的基因限定,注定这样的改变无法成功。就像施瓦辛格接受采访时说:“我永远都无法像李小龙那样跳起来踢人,但我可以把对手扔到墙上去。”传统企业应该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家科技公司,因为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在这条赛道上,没有先发优势。
怎样成为一家科技公司?这需要三种能力:
- 洞察力,能够深刻了解自己企业的业务和资产的价值;
- 对新技术准确的了解,能够撇开技术的泡沫和迷雾,看到技术真正的内核;
- 想象力,在所在产业和自己企业的场景下,看到未来的方向,并找到和利用最合适的科技手段优化、改造自己的企业。
而有了这三种能力,还需要一些勇气,去推动自己走出舒适区,启动一段未知的旅程。(本文首发钛媒体,专栏作者为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1、基于本文,在我的理解里,实际上就是指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技术研发型企业的转型吧。 2、传统企业确实没必要互联网化,但是部分传统企业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增加互联网部门。 3、其实互联网也好,技术(科技)也好,和行业是有关系的。基于企业经营的角度,“互联网”和“科技”之间既不存在冲突,也不存在因果关系。好比一家企业或许可以将自己的供应链模块IT化,或许也可以制作一个精美的APP或官网,并不存在建了系统就不用官网,或建了官网就不用系统的情况。 4、基于经营,其实“科技”和“互联网”都不是必要的。低端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毛利会越来越低,但东西总归还是要人生产的。天下都是读书人固然很浪漫,但是读书人也是要吃饭的,所以还得有人能种地。 5、所有的企业全部向科技型企业转型也不现实,因为本文中描述的三种能力,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此能力。因为归根结底,这活是人来干的。而又有多少人具备洞察力、前瞻性和想象力呢?或许各行业翘楚? 6、小步快跑是对的,“中国特色的XX主义”是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就是需要企业家们“审时度势,量身定做。”然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偶尔很狼狈,但套用LOL里的一句话“活着才有DPS(输出)。”
当然还有新思维和王八蛋(钱==)
222
说的对,比喻很生动。通用Saas就是想用航空母舰的设备,来装备潜水艇(传统企业),还老说:要颠覆。同时,传统企业要升级(比如:从柴油引擎变成核动力),光靠本身的基因,也很难的,如果得到另一类提供企业服务的公司协同,更容易成功。协同、非颠覆,是这类企业服务公司的特点。
这位刘兄好像也是钛媒体创始人!
“科技公司”的名号,有点类似我们的“高新技术企业”牌匾,只是一个融资手段。互联网、IT现在都是普通技术了,只是由于资本市场对“市值”和“增长”的追捧,远超过对“价值”和“技术”本人的热情,才给“科技公司”的名号带来了太多的光环。而事实上,自冷战结束以来,近三十年已经没有真正革命性或颠覆性的技术出现,现在的“技术泡沫”,不过是冷战余晖的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