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被举报编造了100多种人生之后,答主海贼-王路飞已在上周五被知乎永久封号,他与知乎的往事也被这样一句概括,得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其实与他一同被知乎管理员通报封号的还有四个人,王路飞大哥是最猛的一个。无聊的网友把他编的200多个经历按时间线做出表格,颇为壮观,他被标题党称为“知乎最有故事的男人”,一时间成为大家的谈资。
最讽刺的是——为了蹭这位“网红”的热度,已经有人火速抢注了新的账号“海贼-王路飞”,这位抓住商机的新答主在介绍中写道“已改邪归正,正和女友创业卖包,我的微信是×××”
在“童谣骗捐”的风波过去后,类似这种糗事或许已经不值得大家惊讶和愤怒了。多少看热闹的网友都选择平静地转发评论道:“贵乎药丸,我早就把它当百度知道用了。”
“如何看待母子乱伦?”知乎上的心理学案例随之成为营销号的猛料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知乎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个虚拟的“社会”,这意味着激荡的人生经历、鸡汤书单、情感与性,这样的关键词自然会获得更多的“赞”,更多的被转发,同时不断冲刷你对知乎这个“高逼格”社区的既有印象。
知乎要成为下一个天涯了?
当段子手,钓鱼帖(指吸引女性在回答中露胸露腿的问题)成为知乎的新标签,它多年累积的逼格似乎正在变味。对于钛媒体编辑的疑问,知乎也给出了回应,他们很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从产品设计和社区规范上做出调整以保持调性。这样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看做是个如今的付费Live做了铺垫,另一方面也给知乎招来了非议。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知乎产品设计黄涛在用户权重问题上给出官方解释——没错,你的每一个“赞”都要被赋予权重,也就是说,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话题下,“专业人士”所点的一个赞,效果可能会是普通用户的几十倍,从而提升一个回答的排名。
怎样成为拥有高权重的“专业答主”,黄涛的解释“用户的话题权重是根据他过去在相关话题下的回答得到的赞同、反对和没有帮助票数计算的。 ”,当你在某一特定领域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权重就会相对提高。2016年7月,知乎增加了“优秀答主”的标识,能否成为知乎认证的优秀答主是跟特定领域直接关联的。
知乎陆续公布了五批可覆盖领域
乍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件很不民主的事,同样是用户,为什么我的一票赞就“不值钱”?不过,这种做法背后正体现了知乎的小心思:保持一个标榜“专业”的问答社区该有的样子。
同时,知乎对用户的权重评级也惹恼了不少大V,一个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你的关注者和获赞都很多,对不起,尽管答得漂亮,但你不是“优秀答主”。
“这些人就是知乎管理层的朋友圈,是知乎的天龙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本身就没有输出内容的能力,这时候就靠着知乎官方给他们引流涨粉,就算知乎力捧这些人,他们还是烂泥糊不上墙。”从知乎出走的霍老爷称知乎是有黑幕的,他只给予部分大V特权,这篇微信长文迅速突破100000+。
霍老爷在知乎拥有16万粉丝,喜欢谈论新闻、历史和阶层问题,但显然,霍老爷是不太符合知乎“价值判断”的。
钛媒体编辑曾向知乎团队询问“天龙人”名单是否存在,得到的回答是,
“没有,这事清者自清。知乎鼓励哪方面的内容一直是比较明确的;一般来说,围绕职业维度或者专业领域的回答和分享更容易获得知乎用户的认可。也有非常多的普通用户,通过自己的认真分享,在知乎建立个人品牌,从而收获职业和生活维度的新机会。这是我们非常乐于见到的。”
认真回答表演问题的演员张译,可谓知乎的“标杆用户”
2016年5月,知乎利用站内大V做起了付费产品知乎Live,目前正在规模化,为一场Live交钱的人数从几十个到几千个不等,投资策略、职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最受欢迎的几大门类。
人们抱着学点东西的心态进入Live分享群,一并感受着时下最潮流的学习方式,当大V从培养到变现的闭环逐渐成型,我们对知乎的疑问也有了些眉目。
知乎想让大家遇到问题时真的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个初心没有变,只是随着大V群体的逐渐成型,所谓“问题”不再包罗万象,而是有了类型上的限定。
比如,当你提问“为什么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不能以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这种形式表式?”或者“魅族、小米和锤子发布会幻灯片选用的字体谁最好,为什么?”这类没有研究甚至一般人看不懂题面的问题时,倒是会引来知乎优秀答主,得到近乎满分的答案;但像“女神节该如何追到女上司”这种谁都能答的问题,问出来就相当尴尬了。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这句话听起来依旧很美好,不过知乎的潜台词是,“最好你能专业点。”(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宫赫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我编好了一个故事,才知道了知乎,我错过了什么……
没监管或随心所欲,难免会如此。
喜欢知乎 但何时变成了妄想症的避难所
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话题下,“专业人士”所点的一个赞,效果可能会是普通用户的几十倍,从而提升一个回答的排名。 用知乎好几年了,之前还真没注意到过这个细节啊。怪不得经常看好多很少赞同票数的回答排在前面,感觉有利有弊吧。
知乎就是个垃圾,还不如自己Google呢
知乎早就成了各种扭曲丑陋的避难所,各种喷子反社会人格的聚集地,在知乎上他们似乎就可以活的跟现实不一样了
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