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IPO是一种病,毛利92%的共享单车可千万别倒在上市路上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上市公司?我们不在乎你圈多少钱,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这之前,或者之后,你究竟能赚多少钱。

写在前面

互联网神话还在继续,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互联网企业都有相同的套路:先打仗,再结婚,成为独角兽,最后上市。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上市公司?我们不在乎你圈多少钱,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这之前,或者之后,你究竟能赚多少钱。

国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互联网经济奇迹: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皆大欢喜。互联网企业都有相同的套路:先打仗,再结婚,成为独角兽,最后上市。在这个互联网公司纷纷合并、BAT插手一切的时代,看似一切都是美好的模样。

但一次盲目的上市,可能摧毁你多年来辛辛苦苦建立的一切。特别是在企业上市前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阶段,这是一次全裸出镜,在公开的放大镜中,任何一个弱点,都会被快速捕捉,成为致命伤口。

烧钱!烧钱!再烧钱!

5月4日深夜,永安行董事长孙继胜和中介机构争论到半夜,最后首次IPO还是暂缓,作为外界嘴中的“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上市计划早已被炒得沸沸扬扬。

永安行是公共自行车业的“隐形巨头”,入行早、覆盖广、业务多样化、运营经验丰富、政府资源多。其公开资料显示,共享单车模式毛利极高,达到惊人的92%,堪比游戏行业,2016年永安行净利润达到1.16亿元。

2016年,自行车行业出现了新鲜血液,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各色共享单车,涌现遍及一线城市街头。进入共享单车市场不到两年,摩拜和ofo就成长为独角兽。公开资料显示,两家融资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

这是一场跑不赢就死的道路。不可避免,摩拜、ofo和永安行,共享单车领域的三大巨头,将燃起持续的烧钱和商战。通过大量补贴,然后投放上亿规模的单车,以换取市场份额,上演滴滴和优步、美团和点评、优酷和土豆的过程和结局——先激烈地干一仗,然后就突然结婚。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商业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一场烧钱竞争。对于更多的企业而言,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传闻有很多:比如,宏磊股份曾债务总额一度高达25亿元,其中包括大量民间借款,如果上市失败,八成已经破产;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负债20多亿元“跑路”,背后是扩张太快,资金链断裂,新公司想上市未果。

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言论:最近几年上市的公司中,有40%的公司如果不上市就倒闭了,这就是它们冲刺IPO,不惜一切代价铺路的原因。

然而,钱真的不是问题吗?四次闯关IPO,神舟电脑虽然挤进了上市的大门,但市场质疑之声不断:在PC产业毛利逐渐降低,增长乏力,高端品牌价格下沉挤占低端市场情况下,神舟电脑既缺乏创新能力,价格优势也在逐渐消失,低价模式难以为继。

IPO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命运,并不是这些企业上市能为投资者带来什么好处。三只松鼠、美团这些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正在全力冲刺IPO,上市仿佛是拯救企业的唯一法宝。然而,最后将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还是“致命毒药”,还存在着极大的变数。

IPO是一种病

中国企业总有一种IPO情结,或者说是一种IPO病。

在“资本狂躁症”的催动之下,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财务造假、过度包装、盲目扩张、八方举债,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种“不怀好意”的企业,一旦上市,往往是股价一落千丈,高管套现离场。

关于这样的案例太多,十几年间,殒命上市途中的企业可以罗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家世界豪赌上市未果,被迫出售资产;太子奶签对赌协议控制权易手;最大的印染纺织企业浙江江龙,为上市被天量债务压垮;万德莱盲目改变主业迎合上市,最终被市场抛弃……这些“巨头”纷纷折戟沉沙,让IPO正演变成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道路。

是什么吸引企业前赴后继的奔向IPO?在巨大的IPO“蛋糕”背后,是一条贯穿整个IPO进程的利益链。

IPO中介中投行是主角,会计师和律师是配角,陪着投行闯荡江湖。券商负责全面协调,会计师负责审计,评估师负责评估,律师负责法律事务。

有个笑话讲,在IPO业务中,投行负责忽悠人,而律师和会计师就是负责告诉别人,券商忽悠你的话都是真的。这样的比喻十分传神。

除此之外,PE是IPO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大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PE,是因为实在太吸引人。假设用1亿元资金平均投资10个项目,一个项目1000万元,最后只要有2个项目成功上市,投资回报若为20倍,2个项目收益为2亿元,1亿元投资相当于还赚1亿元,这就是我国PE的特点。

在IPO暴利时代下的生态链,是这样串成的:最上游者为实业资本、天使投资、PE/VC、突击入股者等;中游为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等;下游包括一些媒体公关、打新机构等;直到最末端的就是最后接盘被割肉的散户们。

别让企业倒在最后一公里

不是排队,就是在去排队的路上。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IPO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首先,企业在向证监会提交材料前需要经过三年的辅导期,还要向机构支付前期费用,为上市进行各种调整也需要支付巨大而无形成本。不到万不得已,甚至难以弥补的漏洞,企业是不会在临门一脚的时候退出申请。

仅从流程来看,就有聘任中介服务机构、尽职调查、企业改制、辅导备案和公告、股票首发分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等数十个环节。

在发审委阶段,每年过会企业将近300家,上会通过率约达70%~80%,而进入初审中的企业达到700家,证监会已经受理的企业早已超过1000家,按照目前的IPO速度,一半以上的企业走不完上市之路。

而企业主要被否的原因,集中在这几点:1.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2.未来盈利能力被质疑;3.企业无法解释募投项目所规划产能未来消化能力;4.申报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及其他信息披露质量;5.企业违反社保、税收法规等方面。而事实上,任何一点小小的瑕疵,都可能成为企业折戟沉沙的命门。

除此之外,在IPO过程中,企业往往十分低调,是害怕背后的眼睛。其中,“举报信”和“媒体曝光”这样的质疑性字眼,往往成为企业的拦路虎。例如,创业板开闸以来,证监会创业板部共收到300多封举报信,涉及100多家企业,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上会公司曾经被举报过。

按照《蒙牛内幕》一书中蒙牛公司的说法,在蒙牛上市前夕,公司接连遭到诬陷。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液态奶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北京未晚公司支付490多万元,令其散布对蒙牛不利的谣言。公安机关查实,在其所实施的5次行动中,全国11个省会城市的平面媒体及网络发表了上百篇诋毁蒙牛乳业的文章。

在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危机,得到一个证明:一家原本不太惹人关注的公司,可能因为上市而瞬间卷入危机事件。

要么致富,要么出局

风险投资模式的基础是为投资者创造财富,而非打造成功的企业。

作为创业者,在面对风险投资人时,对方总是将改变世界挂在嘴边。你要相信,商人都是逐利的,他说的十有八九都是“顺嘴一说”,他们的商业模式很老套:低买高卖。

从入股到退出,风险投资机构对一家企业的投资周期通常为5年,他们希望从中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在此之后,公司会是立刻倒闭还是基业长青,便与我无关。

上市的确是在与“魔鬼做交易”,这会迫使企业拥有者以牺牲长期增长为代价,专注短期股价波动。公司的控制权也会从创始人,转移到成千上万素未谋面的股东手中。

比如Zappos。CEO谢家华希望保持对公司的控制,但以红杉资本的麦克·莫里茨为首的投资者却另有想法。2009年,由于担心Zappos的现金流,他们开始对谢家华施压。“如果业绩不改善,董事会就会炒了我,然后任命一位一心看重利润的新CEO。”结果,谢家华决定将Zappos卖给亚马逊。他认为,与被投资者掌控的董事会相比,亚马逊是一个更好的管家。谢家华或许阻止了董事会的“阴谋”,但却牺牲了公司的独立性。

另外,关于与“魔鬼做交易”,国内企业在IPO过程中隐含对赌协议,已不算新闻。如此前轰动一时的太子奶事件——在资本和盲目发展的双重诱惑之下,太子奶吞下了“对赌”的苦果。

“对赌”其实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正面会给企业带来激励效应,但往往有些企业引资心切、过分乐观、不切实际地去“豪赌”,最终往往落得被迫出局。证监会要求,IPO企业若存在对赌协议,必须在上市之前清理干净。

对资本的诱惑,企业是否接受对赌,要根据自身实际慎重决定。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一旦将来企业发展未达预期,这些风投将毫不客气地履行对赌协议。

写在最后:小心背后有炸

太差的企业上不了市,太好的企业又不上市。

对于许多准备冲刺上市的企业来说,IPO的游戏规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嬗变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须按法律逐条规范行为,逐一排查“地雷”。

上市是企业的新里程碑,不是企业家盲目的一时率性,小心有炸。企业上市的“地雷”,包括运营模式、竞争优势、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公司治理结构、未来发展前景和企业抗风险能力等。这些问题难以被量化,在发审委的通过与否决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化可能。

在遭遇上市“地雷”之前,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回答企业上市动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企业为什么要上市?什么时候上市?上什么板?融资多少合适?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回答。很多企业上市,背后的情况往往是投行、券商看好一个企业,把它推向险象环生的资本市场。

俞敏洪曾说,他后悔让新东方上市。其实从综合角度来讲,上市的好处很多,但是规范化和透明化,往往让企业走得唯唯诺诺,不差钱的公司真没必要上市。

快刀财经

132篇资讯

粉丝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我们提供有趣、有料、有穿透力的原创文章,助你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本文系作者 快刀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烧吧,资本钱太多了,做慈善只能受益少数人,在市场里烧钱能受益更多的人

    回复 2017.06.04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01:41

中国4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4%

01:38

中国4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

01:35

雷军: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01:34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01:32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01:19

现货黄金本周累涨2.7%,最高涨至3435美元

01:14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近2%,本周累涨逾4%

01:10

人民日报钟声:指望一两次谈判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中方对谈判的复杂性有清醒认知

01:08

人民日报钟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是中国“打谈皆从容”的信心所在

01:07

美财长警告债务上限措施或于8月耗尽,敦促国会尽快行动

00:59

美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平收,特斯拉大涨超4%

2025-05-09 15:01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涨跌不一,玻璃、纯碱跌超2%

2025-05-09 14:53

微信平台前置拦截下架部分违规微短剧,处置违规小程序

2025-05-09 14:47

美国专利商标局拒绝特斯拉申请将“Robotaxi”一词注册为商标,叫停“Cybercab”商标的申请

2025-05-09 14:41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2025-05-09 14:37

九洲集团: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1.7644%公司股份

2025-05-09 14:33

现货白银日内涨幅扩大至1%,报32.76美元/盎司

2025-05-09 14:30

纳指转跌,此前一度涨超0.7%

2025-05-09 14:23

瑞银:将华纳音乐目标股价从41美元下调至38美元

2025-05-09 14:14

杨惠妍回应碧桂园服务10亿元借款

295
1
35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