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双十一大战,可能是电商行业的最后一支“兴奋剂”

对电商行业来讲,双十一是否已经上升到切关生存的高度?未来双十一是否会被放弃,或者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变化,这都是这场狂欢背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8年,从5000万元到1207亿,从27个品牌到全球超14万商家投入,一场来自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近6亿消费者的共同狂欢,成了形同“春晚”的存在,这恐怕是马云当初都没曾想过的中国式奇迹。

但是,当这一天的数字逐渐成为各大电商的业绩标杆,大小品牌将其作为相互斗争的竞技场,显而易见,所有参与其中的公司、企业越发依赖这场规模盛大的促销活动。与此同时,用户消费能力被透支的程度也越发加深,这其中的矛盾使得双十一的价值遭受质疑。

说到底双十一仅是一场由商家打造的营销活动,可是现在很多消费者似乎无法想象双十一消失后的情景,这种影响力其实是有些异常。

而且对电商行业来讲,双十一是否已经上升到切关生存的高度?未来双十一是否会被放弃,或者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变化,这都是这场狂欢背后应该考虑的问题。

数据越来越高,但双十一对电商的价值却正在弱化

双十一从诞生发展到如此规模,自然有其合理之处,除了抓住网民的消费心理和刺激点,更多的是受电商行业爆发式增长和人口红利增量空间的影响。

8年前,阿里刚刚推出淘宝商城,当时的网购用户截至2009年6月仅达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虽然这种增长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很高,但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同样的时间段内,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2/3。而且当年网民在C2C网站上的购物支出占网购总金额的89%,B2C领域完全处于萌芽阶段。

由此可见,阿里造节的灵感正好赶上了网民购物潜力亟待释放的最佳时机,双十一仅在一年间就实现了万元到近10亿的跨越。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看出双十一的商业意义所在。一方面,借用双十一这种大规模的集体低价促销活动,快速完成了市场培育的任务,而另一方面,基于平台流量分发,商家用户积累的阶段也被加速。

然而时过境迁,电商行业发展到现在,且不说有没有触及到天花板,红利消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也导致双十一原来的商业意义发生改变。就平台和商家来讲,一定程度上,双十一的意义直接转嫁为数字象征,就用户而言,则由消费习惯养成转向消费能力透支。

数据是双十一效果量化的主要标准,呈现各大榜单和平台的销售总量,以此来证明各自的实力,这本身无可厚非。可是一旦双十一活动的实际意义仅剩数字象征,为数据绑架所导致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短期内,为争第一相互指责对方数据造假,先涨后降或真假掺卖冲击数据高峰等等,皆是在削弱双十一数据的含金量。

从长远来看,数据榜单成为双十一唯一重点也预示着一定的风险,一旦未来某年数字高峰不再攀升,甚至是出现下降状况,它所预示的商业信号对电商行业将是一个重大打击。尤其是阿里,多年来其股价都由双十一刷新数据来拉升,虽然其他业务进展已经相对良好,但电商毕竟是根基。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双十一确实在透支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狂欢节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线上线下销售的萧条期。而且网民现在对双十一的负面情绪不断上涨,也说明这种非理性消费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消费者以后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认知更为清晰,那么理性心理作用下,双十一的数字未必还能步步攀升。届时所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这个造物节日存在与否也是个问题。

国际化是双十一的突破口,而复制国内的成功并不容易

平台、商家和消费者早已对双十一习以为常,这导致对这个节日能否消失的讨论,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问题。但实际上,无论是造假的套路还是过度消费的弊端,都使得外界对双十一的商业想象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数据一旦下滑,双十一存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横向或纵向延伸就成了这个节日未来发展的必要,换言之,就是双十一如何升级才能避免沦为一个过时的商业游戏。

目前来看,比较明显的构想就是国际化趋势,透过对双十一模式的复刻,在海外各国掀起如同国内市场的消费狂欢,以此摆脱双十一过于依赖本国的固有缺陷。而且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国际化主要是指模式的“走出去”,而不包括吸引海外品牌参与国内双十一活动所代表的“引进来”。

据目前所知,双十一活动在阿里的推广下,已经在俄罗斯、西班牙、法国及东南亚各国相继展开,依靠速卖通的下载量来推测,可见阿里将双十一推向国际的进展还是相对顺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速卖通现在所取得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众多新兴国家电商行业的初步崛起,并不足以说明双十一的模式已经适合各国的普遍发展。

更何况一些现实问题正在国外双十一活动中显现,以成交量最高的俄罗斯为例。据悉,同速卖通进行物流合作的俄通收(俄罗斯快递服务商)最快都需要7天才能到达卖家手中。而且双十一期间俄罗斯物流系统曾出现了爆仓现象,繁琐而又冗长的等待时间,劣化了海外用户的整体网购体验。

这点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阿里国际化的最大敌手——亚马逊。也许在应对新兴市场,阿里复制国内模式还可以有翻盘的机会,但是面向欧美等电商极为成熟的市场,可能双十一不一定适合。这点可以对比“黑色星期五”,自从被双十一赶超之后,狂热称颂背后就涌现出一个问题,中国网民的消费水平已经能够超过更加富裕的美国中产吗?恐怕不然,其中美国消费者的相对理性可能抵消了对促销节日的疯狂。

总而言之,将活动推向国际化以此来增加双十一的体量,与在国内扩充其影响范围或创新形式相比,不见得容易,尤其是其他国家本土电商成熟以后,可能也会不断削弱阿里的影响力。

双十一越是热闹,越能突显整个电商行业老化的事实

其实国际化只是横向延伸的一个方向,面对外界对双十一或是电商天花板的质疑,马云一贯以占据零售总额10%的商业想象力来回应,这是不是意味着双十一在国内销售市场上,也具有纵向的发展空间?

这实际上有些偷换概念。曾经有媒体算过一笔账,2012年双十一的191亿成交额,按照当年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34亿元计算,相当于其中一天的31.2%,同等于8月份香港三周的零售总额。

而现在2016年双十一当天,天猫淘宝销售额交易额达1207亿元,而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316亿元,平均每日也不过910亿元。这就说明虽然电商销售总量占据零售总额的比例,看起来只有10%,但实际上单论双十一一天的销售总量,早已超过了平均值,再拿占比来说事,就难免“力不从心”。

其实更深入一些,这些数字背后就是电商天花板的困境,只不过利用双十一不断刷新的数据,来掩盖电商行业失去人口红利之后的“平稳”,甚至是用来侧面印证我国整体经济“新常态”,不会影响到电商增长的步伐。

我们可以回顾近两年的电商行业变化,从宏观角度讲,除了双十一有条不紊地冲刺记录,这一领域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改革和创新。具体表现在,网红电商、直播电商或者社交电商等形式,还停留在流量逻辑下吸引用户。而各大垂直电商虽然短时间风生水起,可非但没有诞生新的电商巨头,反而呈现出昙花一现后的萎靡。

而另一方面,现在的电商市场无非是五大平台“勾心斗角”,无论是它们之间如何联合或对抗,似乎都不足以撼动局面。从这点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造节”成了电商的跟风之势,因为相互竞争、展现实力的舞台似乎只剩下节日促销。

换句话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局势,电商似乎都在向当初它们嘲讽传统实业“老化”的状态靠近。这也正是马云急于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原因之一,毕竟双十一这台戏的商业效果已经在弱化,电商行业亟需一个新的起点来拉动缓慢增长的步伐。

双十一,本质上其实已经演变成电商行业的最后一支“兴奋剂”,只是,用一天的狂热来唤醒“老态龙钟”的躯体,还能刺激它多久?

【钛媒体作者介绍: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道总有理

547篇资讯

粉丝

互联网热点与商业趋势观察家,专业有趣的不像自媒体。曾用名「歪道道」,现已更名为「道总有理 」。

本文系作者 道总有理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见得国外多少理性而是购物保障比国内好

    回复 2017.11.11 · via iphone
  • 这个作者也是够扯淡的,许多逻辑不通,小学毕业吧

    回复 2017.11.11 · via iphone
  • 意见,数据来源于调研,有价值的批评和建议一定是来源于市场,客户的。

    回复 2017.11.11 · via android
  • 淘宝优惠骗人,京东实在?你对比一下亚马逊的价格看看。一丘之貉。

    回复 2017.11.11 · via pc
  • 现在的双11优惠越来越少,只能靠造势了。剁手党交智商税的时候了。

    回复 2017.11.11 · via android
  • 能给用户带来快乐和优惠干嘛不买买买…作者怎么有点喷的意思,你敢说双十一没优惠和快乐吗?还能有多久不是你说了算的,数据摆在这里…这T M就是现实!

    回复 2017.11.11 · via iphone
  • 和马云,雷军站一起的,智商和情商都很低,品位更低!

    回复 2017.11.11 · via android
  • 淘宝优惠骗人的,京东比较实在

    回复 2017.11.11 · via pc
  • 我觉得作者的分析很到位,任何事情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只能说有些人还不能看到这一层面。无可厚非,双十一的数据确实年年涨,但是阿里最近的动作不容忽视,今年造势这么大,横向扩展必有原因。今日头条也一样,扩展海外市场也是因为国内红利到头,扩展市场达到数据增长,要么给投资人看,要么先机抢占海外市场,谁也不会傻的国内还没洗完用户就去洗海外。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市场趋势和生命周期,以借鉴。

    回复 2017.11.14 · via iphone
  • 年年都在说,双十一不行啦,一场伪狂欢啊,一夜情罢了,这就是一场假降价活动,吧啦吧啦半天,结果,双十一的成绩一年好过一年。你们也是厉害。

    回复 2017.11.14 · via iphone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07:48

黑龙江: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07:48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190亿港元

07:47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业务合作将终止,预计减少收入6亿元

07:45

Momenta将与上汽通用别克共同开发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07:44

伊朗外长访华将会见哪些人?讨论哪些议题?外交部回应

07:44

周继红连任中国跳水协会主席

07:42

富国基金朱少醒:一季度加仓比亚迪和宁波银行

07:41

陕西: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力释放内需潜能

07:39

吉林省:2025年发放6亿元消费券,支持各地开展促销活动

07:38

教皇方济各去世,外交部回应

07:37

百亚股份、豪悦护理回应进口绒毛浆价格飙升:优化采购策略

07:36

优衣库退货新规:自5月1日起,优衣库将不支持线上订单门店退货

07:34

中国一重:关永昌、刘轶辞任副总裁

07:30

吉林省:个人报废更新购买符合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燃油乘用车,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补贴

07:29

上海银行换帅,顾建忠已任党委书记

07:28

吉林省:雪季安全运营的旅游滑雪场接待规模大于100万人次的,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07:27

市场人士称金价涨势前所未有,或预示市场正经历某种“根本性的转变”

07:26

机构:预估2025年笔电品牌出货年增率将下修至1.4%

07:25

吉林省:加强对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跟踪指导,强化正向激励

07:23

美国百余高校联署声明抵制政府干预

342
15
37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