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滑雪在国内越来越流行,但大型雪场仍然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缆车设备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正不断缩小,但造雪设备确实差距很大,毕竟国外雪场设备已经发展几十年了。

 

 

2017年健身行业全面爆发,从威尔士、青鸟、中体倍力等传统健身房,再到光猪圈、乐刻、超级猩猩等新式健身房,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不过,正如共享单车大战最终开心的是富士达等自行车制造商那样,健身房火热的背后,健身器材公司获得了黄金发展机会。2015年至今,舒华股份、水晶运动、尤力体育、泰山体育等健身器材公司陆续登陆新三板,其中,舒华股份2017年上半年营收4.84亿元,净赚6181万元。在今年下半年,健身器材第一股英派斯也已成功上市。

健身行业的爆发,一方面是用户的健身需求强烈,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而这样两种助力,同样体现在冰雪产业。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两份相关规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滑雪场数量要达到800座,到2025年实现三亿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届时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另一方面,参与滑雪运动的群众正逐步增多,数据上来看,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滑雪人次1510万,较2015年的1250万人明显上升20.8%。在滑雪总人口、总人次上升的情况下,滑雪发烧友的比例也在稳步增长。

雪场数量与滑雪人次的统计(by 滑雪族)

在这样的情况下,参照健身行业与健身器材的逻辑,冰雪产业中的滑雪场设备,将会是一个稳定的盈利点吗? 

国内品牌正逐步入局,但大型雪场仍然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据《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新增滑雪场为78家,全国达到646家滑雪场,增长率为13.7%,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座。从数量和增长空间上看,潜力巨大。

在讨论滑雪场设备是否会是一个稳定的盈利点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看目前国内滑雪场中,国产设备占有多大市场呢?

目前,滑雪场设备主要有缆车、造雪机、压雪车、运输滑雪者的电动传送带——魔毯、门禁系统等,这些设备根据规模不同、安装条件不同,单价从数万元到千万元不等。

缆车

造雪机

压雪机

近年来,随着国内滑雪场设备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价格方面的巨大优势,国内一些滑雪设备开始受到小型滑雪场的青睐。京郊某小型滑雪场工作人员说:“国产滑雪设备报价低,性价比比较高。”据了解,同样一台造雪机,意大利的Demac迪马克价格在20万元以上,而国产产品为8万元至15万元。

而根据《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2016年,全国滑雪场新增造雪机1180台,全部造雪机数量合计约5180台。其中,国产造雪机仅占比15%;而在压雪车方面,2016年全国滑雪场新增80台压雪车,其中进口车65台。同时,记者在登录北京、崇礼等地的大型滑雪场官网时发现,大部分滑雪场在宣传推广时都提到了国外品牌。

《2016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核心数据,可以看到设备的具体数据

针对这样的问题,生态圈采访了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罗力表示,万龙滑雪场的缆车设备全部使用了国产品牌,造雪机当中,65%是国外品牌Sufag苏法格,“国产缆车设备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正不断缩小,但造雪设备确实差距很大,毕竟国外雪场设备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国产设备当中,魔毯和门禁都是可以和国外品牌掰手腕的,而且在价格方面,国产设备起码要便宜1/3以上。”

国产品牌目前难进大雪场,原因何在? 

1、产品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 

由于我国滑雪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滑雪设备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占比较小,而设备对技术含量、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并进行长期测试,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投入建设或实验,因此,我国一直以成套引进国外高端硬件设备为主,消化、吸收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各类设备的研发能力不足。

中国滑雪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来源:《中国滑雪场设备市场现状与前景》)

另一方面,我国滑雪场设备制造企业规模较小,产品集中度较低,研发建造没有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

云顶乐园(滑雪场)公关部总监赵琼在接受生态圈采访时说道,“在我们看来,国内的雪场设备品牌与国外差距还是较大的,不仅是质量问题,后期维护成本、后期服务也差得很大。”

他进一步举例指出:“比如造雪机,国产造雪机虽然便宜,市场售价只要十几万元或二十几万元,但是存在能耗高、漏水等质量问题,长期来看更不合算。国外的同类产品虽然每台价格要高出不少,但质量有保障,后期维护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政策扶持力度仍待加强

在缆车方面,国产缆车的主要类型都是由北京起重运输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起院”)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的。

北起院副院长兼索道工程事业部总经理黄越峰介绍到:“2022年我们国家要举办冬奥会,这对于国内冰雪产业的发展肯定是个好的机会。现在国家提出“装备制造2025”计划,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国机集团对我们的产品研发很重视,相关部门建立课题,也给予了资金支持。”

但他同样也指出:“但是在市场推广方面,政府的支持还是不够,我们能看到其他各国家设备在中国销售的时候,国外政府部门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会组织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展会,组织座谈、交流等推广工作。”

的确,在国内的各大体育论坛中,常常能看到北欧冰雪强国的身影,例如2017年斯迈夫全球体育产业大会上,30多个国家的代表与企业前来参会,其中不少冰雪强国都是带着项目过来参会的。

对此,雪时科技CEO张祐嘉亦有感触,以雪时科技研发的滑雪场管理系统为例,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大型雪场采用了高端闸机设备,其中,雪时科技与此前垄断中国雪场的奥地利闸机品牌AXESS,各占据一半份额。

“从今年开始,奥地利的AXESS开始用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而且他们的销售有当地政府来扶持,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这也是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较少的一个原因,政府对于滑雪场设备支持力度还是不够,设备制造商想要谋求发展的话,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市场给予支持,多给国内优秀企业品牌一些机会,保护自己国家的产品。”张祐嘉说道。

雪时科技生产的 滑雪场闸机设备

3、国际雪联的不认可,不同投资方有不同考虑

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县的密苑云顶乐园(滑雪场)是由马来西亚云顶集团与卓越集团共同投资建造,据公关部总监赵琼介绍,云顶乐园配备了多台意大利天冰(TECHNOALPIN)造雪机和意大利普罗诺斯压雪车,其中3条高速缆车采购的是奥地利多贝玛亚(Doppelmayr)公司的国际最新设备。

云顶乐园采用国外设备更多是因为“规定”,担任云顶冬奥办常务副主任的赵琼坦言,“云顶乐园是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场地之一,届时,大约会有50块金牌从这里产生。在国际雪联和国际奥委会规定使用的冬奥会滑雪场地设备品牌中,并没有国内品牌,所以我们只能服从国际雪联的赞助商协议。”

另一方面,由于云顶乐园是由外资投资,总投资达到180亿元,在雪场建设上可以说是“不差钱”。而类似云顶乐园这样的部分大型滑雪场,由于背靠财团,又有雪场周边的房地产作为支撑,在前期投资时可以说是不计回报,所以在选择滑雪场设备时格外青睐于国外品牌。

对此,北起院副院长黄越峰也谈了自己的观点,投资方不同考虑也就不同,外资滑雪场在投资上很大,自然倾向于国外高价格的设备,在宣传时会更有“面子”。民营企业投资比较理性,他们对性价比要求较高,不过国有企业和政府也有着自己的考虑,“雪场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负责冬奥会某场地建设的相关人员曾私下聊到,保证安全是冬奥会的首要原则,缆车又是特种设备,所以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

困难重重,滑雪场设备“钱途”如何?

本文多次引用了《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而在《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主要撰稿人、卡宾滑雪总裁伍斌看来,随着滑雪场越来越多、滑雪爱好者逐步增多,滑雪场设备市场潜力巨大,进口设备的价格昂贵、突发故障处理的不确定性,都凸显着滑雪场设备品牌国产化的必要性。

但他也表示,由于滑雪场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小规模的制造公司仍难盈利,“小企业只能打价格战,但是这样技术质量就会下降,会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伍斌认为,未来应通过政策扶持,把政府、企业和个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按照集团化、产业化方向,整合小型企业,培育一批滑雪设备的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滑雪设备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战略联盟,人才培养也极为关键。

而当我们参考其他国家冬奥会经验时会发现,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势必会给领先的国产品牌带来发展机遇。 

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中,截至2015年8月15日,涉及人工造雪技术的专利申请共363件,日本企业申请数量最多,而日本的这些企业在中,75%的专利申请是在1991-1998年——长野冬奥会举办前后,在此期间,最先进入滑雪市场、拥有最多专业的的造雪机供应商樫山工业株式会社占据着日本国内80%造雪机市场。

在2016年,北起院历经多年研发,建成国内首套脱挂索道核心部件生产线。据了解,包括祟礼富龙滑雪场、吉林北大壶滑雪场、吉林庙香山滑雪场、陕西鳌山滑雪场、新疆丝雕之路滑雪场等大型滑雪场都在使用北起院生产的缆车设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检验,新的订单不断达成。在价格上,北起院的缆车也要比国外的同类产品便宜50%左右。

而在国内滑雪市场的行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国内已有不少公司正在行业中进行着产品与服务卡位。雪时科技CEO张祐嘉表示,未来,雪时科将在提供更好的产品同时配合完善的售后及服务,2018年年底实现国内中小雪场免费试用全覆盖,致力成为国内最好、与国际品牌水平相当的雪场信息化服务商。

类似这样的消息无疑给了国内滑雪场设备制造商一剂强心剂,未来,中国的滑雪设备生产规模还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借助品牌的本土优势,质优价廉会成为国产品牌的最大优势。

随着2022冬奥会的临近,如何尽快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产滑雪场设备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是国内滑雪设备制造商面临的重要课题。

冬奥会来了,滑雪场多了,滑雪产业火热了。在这片万亿级的赛道上,究竟能否有国产公司依靠滑雪场器材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领军企业,未来的几个冬天,对于有志于此的公司尤为关键。

【钛媒体作者介绍: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本文系作者 体育产业生态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