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首周票房仅百万,小众动画注定没有票房大爆的可能性?

作为一部小成本且受众有限的动画作品,影片注定不会像其他合家欢动画片一样,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但首周末仅百万的票房,还是对目前国内动画片市场和文艺片的处境再次提出疑问。

由哪吒兄弟影业出品,彩条屋影业和嘉映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画作品《大世界》于1月12日在国内上映,首周三天的票房仅有172万。尽管有去年金马奖“最佳动画长片”和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荣誉加持,并在豆瓣得到超过8000人的评分7.2,但票房却和影片此前的热度一样,有些惨淡。

《大世界》曾用名是《好极了》,作为华语第一部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动画长片,在去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备受关注,虽然最终铩羽而归,但影片却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去年10月底的平遥国际影展,《大世界》以全新的片名进行了首次国内公开放映,收获了不错的评价,导演刘健还荣获了华语片中的“最佳导演”,得到了评委和主流媒体的肯定和称赞。

从去年初亮相柏林电影节,到今年的上映,《大世界》走过了近一年的旅途,期间经历过更换片名、未拿到“龙标”等事件,作为一部小成本且受众有限的动画作品,影片注定不会像其他合家欢动画片一样,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但首周末仅百万的票房,还是对目前国内动画片市场和文艺片的处境再次提出疑问。

小众动画因题材和受众局限,不具备票房大爆的可能性?

如大多数观众对国产动画的了解一样,由于动画产业发展滞后以及从业者、创作者对动画市场的既定认知和预判,使得国产动画始终处在“低龄向”和“粗制滥造”的窘境中。

自从“喜羊羊”系列和“熊出没”系列收获非常可观的票房成绩,每年春节档前后和六一儿童节前后,国内电影市场必定会出现大量同类型、目标受众明确、制作参差不齐的动画作品上映,尽管其中不乏有亮点的影片,但受制于整体创作环境和水平的有限,影片大多无法得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从《大圣归来》以超过10亿的票房将国产动画的关注度、制作水准和票房号召力提高一个层级起,国产动画才如梦初醒般开始迅速发展。以光线旗下彩条屋影业和追光动画为首,国内也迅速出现多个有实力且目标明确的动画工作室,产出的动画作品也都以截然不同的面貌有别于“曾经的国产动画”。

去年暑期彩条屋影业出品的动画片《大护法》因为“首部禁止未成年人观看”的动画作品而备受关注,从上映前就在社交平台得到大量“自来水”的推荐,到上映后因其前所未有的“成人向”故事和画风赢得众多观众的肯定和支持,豆瓣评分也一路高涨到7.8的高分,对于一部“自主分级”的成人动画,影片最终收获超8000万的票房,算是很不错的成绩。

与《大护法》有着相同出品公司的《大世界》,就没有前者的“好运”,因故事涉及一定的“血腥和暴力”,故被称为《大护法》之后第二部定位明确的“成人动画”。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的前三天排片分别为2.4%、1.6%和1.3%,场均人次也只有4人左右,最高的单日票房是首日的64.2万,即便有大批观众的鼎力支持、影评人的交口称赞、电影从业者的大力推荐,但无奈市场关注度太低,热度近乎为零,使得这部“金马奖最佳动画”在2018开年的命运并不顺利。

《大护法》和《大世界》的票房走势对比

对于国内目前的电影市场,小众动画并非没有生存的机会和大爆的可能性,主要在于影片的档期和舆论的支持。

刚上映不久的《至爱梵高》就获得6828万票房,作为同样为小众的动画作品,影片选择在国内贺岁档开始前上映,在贺岁档大片还没有进入市场,观众仍缺少一部能提起兴趣的作品时,这部质量和口碑非常高的动画上映,通过微博、朋友圈等主流社交平台的曝光和推荐,以及观众自发观看后的安利,使得影片收获了不小的关注,在平淡且缺少激烈竞争的贺岁档前期,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票房收入。

《大护法》同样如此,去年暑期档国产片在《战狼2》上映之前,除了《悟空传》之外,没有一部能够撑起市场的重量级影片,之前被寄予厚望的《绣春刀2》、《闪光少女》、《绝世高手》等片都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使得《大护法》以少见风格的“成人动画”亮相,对于观众是一个较为新颖和果断的选择,伴随媒体和社交平台对影片的宣传,本就质量不错的《大护法》自然就在乏力的暑期档抢得先机,获得超8000万票房。

《大世界》选择在开年1月上映,本身这个档期是在后贺岁档和春节档之前,竞争相对较小并且在口碑至上的当下国内电影市场,有望凭借不错的评价在有限的空间内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今年的贺岁档前有《芳华》后有《前任3》,将整个贺岁档空间和市场瓜分,其他影片均没有太多的余地发挥市场潜力。像《星球大战8》这样重量级的影片在今年的一月也仅收获2亿多票房,《芳华》和《前任3》对贺岁档的统治力就可见一斑。

文艺片生存空间在逐渐提升,电影节仍旧是拓展市场的唯一路径?

《大世界》成本不到1000万,整部影片的创作主要是导演刘健一个人耗费三年时间完成,无论是画风还是叙事风格都和当下国内市场出现的动画作品不一样。

导演刘健

影片出品公司哪吒兄弟影业的CEO杨城是业内资深的制片人,他曾担任《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美姐》、《我的青春期》等有口皆碑文艺片的制片人,并且曾携多部作品入围欧洲三大等国际电影节展,对文艺片处境和市场环境非常了解。

因为《大世界》的题材和受众所限,以及影片的独立性,它和市场中出现的一批小众文艺片一样,缺少应有的市场空间,即便有艺术片放映联盟对小众影片的支持和帮扶,但国内主流大环境对文艺片的不认可和接受,对文艺片的发展依旧是硬伤。

此前杨城在接受采访是就谈到对文艺片而言,内容和渠道是最关键的两方面。内容即影片自身的质量,提高高品质内容的输出,是文艺片进入市场并得到生存机会的必要前提之一,如同商业片有好坏之分,文艺片也有品质尚佳和劣质的,在文艺片市场本就不发达的现状下,如若文艺片质量不被认可,它也许就会失去走入主流院线的机会。

而渠道则是对发行来说,这在当下国内市场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缺乏商业性的文艺片。此前国内的一些文艺片为了得到更高的关注度和发行公司的垂青,会选择参加海外电影节展,如果较为幸运能够入围以欧洲三大为首的主流A类电影节,对于海外市场的前景和国内知名度、渠道的拓展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从去年中国电影市场看来,文艺片或小众影片获得高票房并非只有参与电影节展一条路,像《二十二》、《冈仁波齐》、《至爱梵高》、《摔跤吧!爸爸》这样非传统意义上的热门商业片,最终都能得到非常理想的票房成绩,最主要的还是回归到内容上。

在新媒体时代,口碑传播力度和速度非常快且广泛,一部质量很好的文艺片只要获得一些媒体人、影评人和新媒体KOL的大力推荐,很快口碑就会发酵到城市中的普通观众中,与原来传统模式的发行和宣传方式并不一样,

《大世界》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金马奖最佳动画”,豆瓣评分也很高,光线和嘉映为首的发行公司对影片的宣发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究和分析,但影片却没能复制《大护法》的成功,成人动画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大世界》仅收获百万的票房,但却不能忽视影片对动画产业的贡献和拓展华语动画制作方式和方向的意义,也许是因为档期的原因使得票房未达预期,不过《大世界》从柏林电影节到国内大银幕所走过的这一年,对小众市场的探索和文艺片生存状态的映射是比票房数字更有效、直接的。

本文系作者 娱乐独角兽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在目前的娱乐行业,主要贡献人群是小镇青年。这一群青年购买行为:相信口碑,要求品质,长期追随一个明星,愿意购买衍生品等。目前娱乐市场的作品都是根据小镇青年的口味设计的

    回复 2018.01.16 · via pc
142
1
13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