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团、饿了么决战无锡,外卖“三国杀”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无锡上演的外卖“三国杀”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产业的江湖可以说绝不太平,在网约车行业,滴滴和美团开始了两强争霸;在外卖产业,滴滴、美团、饿了么在无锡三国争雄。整个互联网行业可谓硝烟四起。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4月1日,滴滴外卖在无锡正式上线试运营,凭借首单立减20元的优惠力度迅速“抢占”当地外卖市场。据滴滴方面称,在运营8天后,4月9日订单33.4万份,成为无锡市场份额第一的外卖平台。

4月10日,滴滴曾发布致谢信称,外卖是滴滴在创造用户价值上的一次尝试。这次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绩,验证了市场旺盛的需求、滴滴出行用户和外卖用户的高度重合,以及在产品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协同效应。

随即,美团外卖便发布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第一’的情节,没意见,我只想看看你怎么圆”,并称,美团外卖一直稳居第一。美团还指出,滴滴在试运营阶段便存在刷单行为,为了美化数据有意放松平台监管,甚至引发了自家骑手集体刷单乱象。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外卖产业上来,来分析分析这场在无锡的三国大战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一、滴滴为啥要送外卖?

其实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你这个问题问的真幼稚?美团在上海做网约车,你就不带滴滴抄美团的后路做外卖吗?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实则非也,网上甚至有接近双方的人士说,滴滴的程维感叹,那天中午王兴还在和自己一起吃午饭,问题谁都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无论这个说法是否是真实的,我们都要关注一点,这就是滴滴和美团的双方布局肯定是早已有之的,绝对不可能是一方做打车,另一方就反制做外卖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先不说打车的问题,我们就说外卖,为啥一个做网约车的企业要做外卖呢?

这就要从网约车的起源开始说了,众所周知,世界网约车之父是Uber的创始人卡兰尼克,卡兰尼克在推出网约车共享经济之后一直在引导着全世界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卡兰尼克发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工成本极为高昂,如果想要形成类似于中国的外卖产业结构实在是较为困难,于是卡兰尼克就借助Uber的共享经济优势,通过Uber的网络和车辆,形成了自己的外卖业务,开创了网约车企业送外卖的先河。

因为,在网约车行业中,利用网约车的网络,将外卖订单配发给正好向某个方向或者路线的车辆,由于外卖订单体积小(相比于乘客),一个车辆可以送多份外卖,其利润水平甚至会高于网约车,这也因此成为了网约车企业实现多元化收入的重要途径。

作为Uber的中国跟随者,甚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滴滴,自然不会放弃已经比较成熟的网约车商业模式,所以滴滴进入外卖市场是世界网约车产业的一个共同趋势使然。当然,和美国的网约车外卖业务来对比,滴滴在无锡的有些不太像,和美国的汽车外卖不同,滴滴的外卖和中国现有的外卖市场参与方美团和饿了么的模式基本一致,都是招募外卖骑手来送外卖,这一点需要大家关注。

二、外卖产业靠打价格战真的有效吗?

最近一段时间,在无锡可以说是一片低价的海洋,吃份炸鸡1分钱,喝杯奶茶2.7元,一斤板栗2.5元,诸如这样价格低到尘埃里的外卖订单,这几天在无锡市场层出不穷。这种价格战的玩法说实在太像滴滴当年的所作所为了,当年滴滴才推出打车业务的时候,滴滴、快的、易到、优步等等巨头林立,于是滴滴就是硬靠价格战实现了业务的突破,不仅合并了快的,收购了优步,实现了自己在网约车产业的绝对控制权,直到最近美团打车的出现才让滴滴在网约车的垄断地位出现了一些动摇。

现在的无锡就是当年的网约车市场,滴滴依然采用的是自己的价格战思路,通过高额海量补贴近乎倾销式的进入市场,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由于三家的补贴战,无锡已经呈现全城点外卖的盛况,很多无锡市民选择通过外卖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由于订单太多,无锡当地的外卖小哥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于是苏州、常州很多地方的外卖小哥也纷纷赶到无锡支援,据说如果接单较多的情况下,一天能够收入超过2000元,一千多元都是平均数字。

诚然,外卖小哥和民众是获得了好处,但是我们看待问题恐怕不能这么短视,4月11日,无锡工商局召开紧急行政约谈会,约谈美团、滴滴和饿了么三家外卖运营商。无锡市工商局要求:立即停止实施涉嫌不正常竞争和垄断的违法行为,防止损害后果的继续扩大。积极主动协助和配合执法部门开展相关的执法检查,并迅速对经营行为开展自查自纠,主动纠正其他可能影响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

这就是对于产业来说,虽然各家平台的高额度补贴可以让消费者获得短期的切实好处,但是这种类似于倾销的行为有可能彻底颠覆原先已经形成的产业生态,就像滴滴不可能长久补贴网约车一样,滴滴在取得了网约车的垄断地位之后,就立刻选择了涨价,抢占市场份额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但是一旦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之后,企业必然会降低补贴甚至提升价格。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任何一家企业企图利用补贴获得市场垄断地位的行为都是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只有让其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状态,才能真正保证消费者的长期利益。所以,任何以价格战的形式实现垄断的,其实谁都不会真正笑到最后。

当然,对于滴滴、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其实大家都不是只盯着一个产业,现在各家互联网独角兽都开始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变,在抢占消费者的注意力,希望可以涵盖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滴滴在做好了网约车之后向外卖延伸,美团也进入打车领域,其实核心都是在于对生活服务方方面面的全部布局,就像美团不仅做了打车,还收购了摩拜,未来一定是全平台的企业类型,企业的竞争不再是一个领域内部的竞争,有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争夺。

这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像当今的移动支付市场一样,企业通过一些高流量行业获得用户粘性和用户活跃,通过其他行业赚钱,例如支付宝就是利用移动支付取得入口,获得高粘性用户,利用余额宝、理财产品、花呗、借呗等实现盈利。

所以,未来这场外卖大战究竟会走向何方,还是需要我们拭目以待的。

【钛媒体作者介绍:江瀚视野,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本文系作者 江瀚视野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啥叫灌水

    回复 2018.04.13 · via android
  • 去你妈了的为人民生活着想,哪家不是利用价格战倾销,然后垄断市场,在坐地起价,真他妈是无奸不商,吧传统的经营人员寄走,开始他们自己更赚钱的路子,这些人的嘴脸真无耻,没有一个好东西

    回复 2018.04.17 · via pc
  • 美团打车,滴滴送外卖,谁更有戏

    回复 2018.04.14 · via android
  • 不正当竞争

    回复 2018.04.13 · via android
125
4
11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