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伏彩瑞
7月3日晚间,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今日晚间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沪江收益为5.55亿元,毛利率为59.9%,年度净亏损5.37亿元。目前,沪江累计用户数突破1.7亿,其中移动用户数突破1.3亿。
2001年,当时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伏彩瑞,创办了非营利性网站“沪江语林网”,这是沪江网的前身。在当时,沪江语林网是一个以英语学习为主BBS社区,用户可以在该网站上分享外语学习的材料和经验。
2006年,沪江开始公司化运营,提供了外语学习的服务,主要业务涵盖升学、留学、语言、职场兴趣等领域。2009年,沪江网校成立,开始销售自有的品牌课程。
2017年9月,沪江宣布战略升级,称围绕教育生态重点发展两大业务:以沪江网校为主体的B2C业务和以实时互动在线教育平台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
目前沪江的主要业务
在确立沪江网校和CCtalk两大业务板块之前,沪江经历了长达17年的文火慢炖。钛媒体了解到,沪江最开始依靠的是以流量获取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2009年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自有品牌的在线教育产品,目前,更多是以“平台化”的战略进行发展。
- 第一阶段:2001-2007年。在出国热带动语言培训市场的繁荣的背景下成立的沪江语林论坛,赶上了中国论坛启蒙热潮;
- 第二阶段:2009-2015年。随着BBS局限性的凸显,沪江向门户形态转型,也分别尝试了不同的流量变现模式。2009年,沪江网开始了一场向死而生的转型,砍去to B的广告业务,以售卖在线课程产品实现向C端用户收费;
- 第三阶段:2016至今。2016年10月,沪江CCtalk诞生,通过向各类教育从业机构提供互联网技术/平台服务赚取收益。通过旗下沪江网校的自营课程服务,探索了教育科技的一条商业变现道路。
从定位来看,沪江自有品牌课程业务指的是沪江网校的B2C业务,网校上含留学、考研、语言、Hitalk口语四大门类约2000门课程,覆盖从K12学生到大学生、研究生以及职场人群的应试与培训需求。
2015年至2017年之间沪江主要财务数据
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期间,沪江的全站交易净额分别约为3.04亿元、5.1亿元和9.71亿元;收益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和5.55亿元;毛利为0.96亿、1.96亿和3.33亿元,毛利率为51.8%、57.8%、59.9%;年度净亏损为2.80亿元、4.22亿元、5.37亿元。
自有品牌课程和CCtalk平台收入构成
从收入结构上我们可看到,自有品牌课程业务是“沪江”当下主要业绩来源。现阶段,沪江正在努力构建出一套专属的商业逻辑,用互联网教育产品及产品矩阵(开心词场、小 D 词典、沪江听力酷、天天练口语、焦糖阅读组成的教育微工具),从流量转化直至盈利增收。
钛媒体发现,招股书披露,在IPO之前,沪江已经先后进行了9轮融资。本次募资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沪江旗下B2C网校业务和CCtalk平台业务的规模、提升科研实力、营销推广以及产业链上的投资并购等。
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层面,沪江表示,将继续加大针对基础互联网教育科技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有品牌课程业务板块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强化以CCtalk平台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建设,提升盈利能力,以开放的态度链接跟多合作伙伴,积极打造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产业共赢,并且继续投入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公众对于产品和服务溢价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Ctalk不是沪江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CCtalk平台业务下的收入约52万元),但是沪江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未来战略将强化以CCtalk平台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建设,提升商业化运作的营利能力。
CCtalk于2016年10月推出,业务模式是以互联网平台连接第三方商户、教师和学生,并向其提供服务。其收入来自向各类教育从业人员提供各类互联网教育技术和平台服务,包括各类教师、企业客户、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CCtalk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110万和230万,年度增速1.1倍 ;付费用户达到20922和255298,年度增速11.2倍。
CCtalk平台上的课程主要覆盖语言、职业技能、文化与科学、K12四大门类,共有2187家商户和41534名网师注册于CCtalk平台。这一数字在2016年12月31日,分别为992和11831,增长约1.2倍和2.5倍。
技术层面,CCtalk根据教育场景自主研发的实时互动视频技术,教师可以直播课程,而学员可以实时与教师互动,系统可同时承载超过3万个直播视频课程,而每个课程可容纳高达17万人同时在线。(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程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港交所还是新鲜血液注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