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用户、80%用户为95后,这款兴趣社交App会不会是下一个Musical.ly?

几年前,TMT领域曾经有过一波垂直社交风潮,时至今日社交创业者再度出发。兴趣社交在国内一直未有被广泛关注,这家诞生在美国的软件是否会成为社交新贵?

近期,兴趣社交平台Amino完成C轮4500万美元融资,本轮继续由Google Ventures领投,Venrock、Union Square Ventures等机构跟投。

最初创立Amino基于一个偶然,据钛媒体创投了解,创始团队最初是围绕日本动漫和《神秘博士》(Doctor Who)等电影电视剧题材来帮助用户创建独立的社区app。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团队逐渐将上百个独立的社区App整合到一个App平台中,Amino就此诞生。

Amino定位于陌生人社交,和国内一些社交软件不同的是,这款产品并不会读取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新用户社交关系链的拓展取决于用户选择的兴趣标签。在实时聊天功能里,用户可以分享照片、实时语音视频一对一或者多对多的聊天。据Amino官方透露,在未来还会将视频功能插入到聊天模块中,用户可以自己上传视频文件进行分享。

在Amino app的“headline”功能里,平台会根据算法向用户推荐内容。其内容可以跳转到相关社区的社交页面,从而完成了信息流到社交的转化。在Amino实际运营过程中,不少用户已经通过Amino的线上社区结交并成为真实的朋友。更有一些用户会自行组织线下活动,而这样,社交就逐渐转化为了熟人社交。和“人人网”等基于已有社交关系而形成的社交网站不同,用户一开始在Amino是陌生人关系的,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熟人场景会变得越来越多。此外,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原因是基于兴趣的社交其产品半衰期较长,一般不会因为用户地理位置或身份行业发生改变而发生流失。

从创业到如今拥有千万用户,Amino用的时间并不长。创始人王崯对钛媒体创投作者讲到,社交平台有着固有的发展规律,除欧美人“外向”性格推动了陌生人社交平台发展的原因外,以5-10年为一周期,在社交领域都会诞生一批“新贵”,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交天然存在“代沟”效应,年轻人不愿意和比自己大10岁的人用一款社交软件,社交的方式和玩法都会有所不同。

和今日头条等内容资讯App不同的是,Amino的信息产生主要由用户自发产生。在Amino看来,每个社区leader就是一个“斑竹”,Amino团队目前会通过给斑竹提供各类的支持帮助来促进社区的活跃度。自发生长让这个平台几乎在没有投入广告的情况下开始裂变,从用户增长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去中心”化产品。如今,已经有250-300万个兴趣社区被创建,电影、动漫、游戏等话题成为用户讨论的主流。在Amino平台中,一些比较热门的社区里每个社区都会有超过100万用户参与其中,用户参与度很高,社区非常活跃。

近期,Amino开始尝试一些变现的手段,包括刚上线的付费会员功能,每用户每月3美元。会员可以享受贴纸、高清图片传送、会话气泡以及有趣的徽章和表情包等功能。除了会员,平台广告也是Amino的一大收入来源之一。

前有Musical.ly的成功案例,这家由中国和美国团队联合打造的产品经过两三年的发展目前在海外好评如潮。虽然Amino近期还并没有发力扩展大陆市场的打算,但依赖口口相传,这个新生软件的影响力却已开始蔓延。它会成为下一个“国民级”应用吗?现在或许还孰未可知。(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苑晶)

本文系作者 苑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74
17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