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熊出墨请注意
小米提前完成1亿部出货量小目标,华为今年有望卖出2亿部。智能手机厂商屡创新高之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某个阴暗的角落里,老牌PC厂商正默默抽泣。
昔日PC巨头戴尔,退市五年之后重新上市的计划被投资者搅乱。前不久惠普宣布将在2019财年结束前裁减约4500名到5000名公司员工。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这样的头衔也无法引起太多关注,联想“重回第一”这样的新闻也很容易被人忽略。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尴尬和挑战,除了品牌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要说到的就是整个PC市场的衰落。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铁树开花一般出现正增长,这是否真的意味着PC市场回暖在望?在熊出墨请注意看来,未必。
衰落已不是一时
纵观近些年各方机构统计的市场数据以及行业大势,不难发现,各大厂商的PC业务都像是坐上了滑梯,越滑越远。
2011年,当年全球PC出货量为3.654亿台。随后2015年出货总计2.887亿台,跌破3亿台大关。具体到各大品牌,他们的遭遇也足以说明PC市场不容乐观的现状。
戴尔,亲眼目睹了PC市场的兴起和衰落,并且它自身也置身洪流当中,随之起伏。1988年,靠着电脑直销模式,创立仅四年的戴尔成功上市。赶上PC的黄金时代,作为全球第一PC厂商的戴尔虽然经历了几次危机,诸如管理混乱带来亏损、多元化业务转型、“戴尔2.0”等等,但最后都得以成功化解。
巅峰时期,戴尔的市值一度冲到千亿美元。然而,2011年一过,也就是全球PC市场开始下滑之时,戴尔也无力回天。
2012年财报显示,戴尔当年PC业务营收同比减少19%。看到这一数据之后,资本市场马上给出反馈。到了2013年2月5日退市,戴尔市值已经缩水至190亿美元,股价比高点已经下跌70%。
退市,从PC巨头转向企业服务公司,这是戴尔出于对市场的判断自主选择挥手告别PC时代。而近期其重新上市进程受阻,则是投资人对PC市场前景的全面不认可。
今年7月份开始,戴尔不断向外界透露,将通过回购VMware的追踪股票来完成上市。即把投资者手中的VMware股票改成自己家的股票。但是在某些投资人眼中,戴尔诚意不足,给出的价格也并不合理。
10月17日,美国激进投资者、亿万富豪卡尔·伊坎公开表示,他讲竭尽全力阻止戴尔的重新上市计划。理由是戴尔大大低估了VMware追踪股票DVMT的价值。简单来讲,投资者对于戴尔的信心,已经大大减弱。
IDC发布的第三季度PC全球市场数据显示,戴尔以1146.6万台排在全球第三,同比出现5.8%的涨幅。按理说业绩上涨,对应的是投资人的青睐。但现实残酷,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投资人之所以会看衰戴尔,更多地是源于对PC市场整体环境的考量。
第一已“无人问津”
和戴尔一样,预判到PC市场衰落的还有IBM。不同的是,IBM意识到得更早,了断得更加彻底。
戴尔选择退市,远离资本市场的绑架,寻求其他出路的同时依旧尝试去挽救PC业务。而IBM则是在2004年,果断砍掉PC业务,将其5年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联想。
“小黑”作为昔日笔记本领域的王者,IBM难道不明白此举会给一众“小黑粉”带来严重伤害?但是没有办法,商人总是趋利的,PC业务利润在IBM内部长期以来都是倒数。再者说,当时PC市场已渐趋饱和,友商戴尔在2004年增长还能达到30%,可到了2006年,PC出货量就已经出现8.6%的下滑。
不达预期又看不到希望,IBM只能选择放弃。如果放到更长的时间轴去看,出售PC业务,其实是IBM甩掉“硬”包袱中必行的一步。2002年放弃全球磁盘存储市场20%的份额,把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2007,把商用打印机业务出售给理光。IBM的瘦身计划,正是把业务重心从利润率低的“硬”转移到利润率更高的“软”之上。
ThinkPad的金字招牌到了联想手中,少不了要进行一番调整。比如说定位,之前IBM在做时,ThinkPad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线。联想接手后,或许是考虑到高端受众面积过于狭窄,于是开拓出众多E系列产品,去覆盖X、T等核心系列所没能覆盖的消费群体。
虽然有考虑到“小黑粉”对于信仰的追求,但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趋同的ThinkPad产品出现,消费者对于ThinkPad的普遍认知,也从信仰变成了正常品牌,甚至有评论质疑联想把ThinkPad做糟了。
不过,质疑并没有对联想PC业务的发展起到太大影响,不少评论还表示,这笔交易是一次双赢。IBM业务构成得到优化,同时联想PC业务全球化进程再向前迈步。
十多年过去,联想也经历了数场风雨。10月10日,IDC和Gartner同时发布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报告,两份报告均显示,联想超越惠普,重新登顶。
重回第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业界的关注度似乎没有预想中高。据知微统计,“联想重回全球PC市场第一”事件影响力指数为50.6,,较全部事件平均值偏低16.5%,同类事件平均值偏低12.2%。
媒体对这件事更是格外冷静,其中科技类媒体参与度与同类事件平均值相比,竟然低出61.6%。
而惠普这边,为了在PC和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节约成本,惠普董事会早在2016年10月份批准了一份重组计划,预计裁员约4000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约1000名外包岗位,这一计划会到2019年财年结束时完成。
今年5月,惠普再次表示,预计裁员的数量可能会增加1%到2%。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惠普在全球员工的数量截至去年10月31日总数为4.9万人,这也意味着,此轮裁员总计将占惠普员工总数的10%。
明天还会好吗
至此,投资者、PC厂商、公众、媒体等各方对于PC市场的态度已经十分明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消费者,又是怎样看待PC的明天?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出现小幅增长。Gartner提供的数据显示,总出货量为6210万台,这是自2012年第一季度以来,全球PC出货量同比首次出现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增长并不足以成为PC市场的历史转折点。Gartner首席分析师北川美佳子表示,增长主要是受到企业市场需求上涨的推动,消费者市场的出货量仍在下降之中,并且会抵消增长趋势。
果然,Gartner第三季度市场数据显示,同比增长已经从1.4%将至0.1%。IDC统计的数据,增幅已经又回归负数,为-0.9%。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PC已进入存量时代,经过多年的普及,PC市场早已趋向饱和,PC厂商也无法调动起消费者更新迭代的欲望。Windows10系统的出现,稍微缓和了这一尴尬。但是,随着Windows10的升级周期结束,消费者的需求必将再次降温。尤其是企业市场,那PC市场整体的推动力将再次丧失。
另一方面,PC用户的行为已经发生改变。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智能手机、平台对PC的冲击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多的行为习惯从PC端转向移动端。现在除应对极个别场景时,智能手机的性能和效率比不上PC,其他更多的日常任务,用户都会选择使用智能手机而非PC。
2017年,PC市场出货量最多的惠普,全年总计售出5516.2万台。这一数据拿到智能手机市场,还不抵某些品牌一个季度的出货量。据IDC统计,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全球出货量为7150万台。
强势改变用户行为习惯,抢夺用户不说,智能手机厂商现在还要到正面战场与PC厂商硬碰硬。
国内厂商华为和小米就是代表,进军PC领域,二者都已经进行过几代产品更新。去年华为推出第二代MateBook之后,华为消费者业务COO万飚还放出狠话,将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超越联想、惠普和苹果等公司,成为全球最大PC厂商。
雄心壮志有,可江湖已经不再。去年6月产业链消息,原计划出货200万台的小米笔记本,最终实际出货仅50万台。原计划出货100万部的华为笔记本,出货70万台。
所以,PC一定程度上已经是“被抛弃”的传统产业。被用户“抛弃”,被PC厂商“抛弃”,被媒体和公众“抛弃”。大伙一同把PC抬上滑梯,又合力把它推进滑道。
并且,谁也不知道,这座滑梯的终点,到底会是哪里。只知道,下滑的惯性将越来越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2011年出货量,到2015年出货量,跌破3个亿???
请问这个事件影响力指数是哪里查的呢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