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刘湘明对话三位出行领域大咖,畅谈5G时代的智能网联 | CESA 2019

作为汽车生态圈的持续观察者,钛媒体以独特的科技视角,联合ITValue主办的「未来出行科技沙龙」完美落下帷幕,力求探寻更多技术落地的商业规律。

钛媒体

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对话三位嘉宾,从左到右分别为:福特中国侯新海、奇瑞汽车黄勇博士、合众汽车张祺

每年一度的 CES ASIA 如期而至,钛媒体作为 CES 组委会的官方合作媒体,已经连续5年对在上海举办的 CES ASIA 进行了报道,今年同样没有例外。

作为汽车生态圈的持续观察者,钛媒体以独特的科技视角,联合ITValue主办的「未来出行科技沙龙」完美落下帷幕,力求探寻更多技术落地的商业规律。

本次 CES ASIA 2019钛媒体未来出行科技沙龙的论坛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5G时代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商业化落地」、「未来出行的新方式」,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产业界各的嘉宾共同探索,既有像“百年老店”福特这样的汽车厂商,也有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技术供应商。

钛媒体集团创始人赵何娟在会上表示,“新的出行方式变成了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钛媒体多年在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都有丰富的积累,希望未来能够和大家一起探索,在未来出行方向上做更多有价值的开拓。”

在第一场关于「5G时代的智能网联」的对话环节,众嘉宾的观点激烈碰撞,不仅干货满满,而且金句频出。

福特中国信息技术、移动出行平台及产品副总裁侯新海认为,“万物互联基础之上,未来继续深化的将会是情感和体验的连接。”

大家常说的“百年福特”,既是荣耀,也是包袱。侯新海坦言,“早期福特SYNC只是用蓝牙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通话需求,但却带来了极佳的市场效应,可见找到用户痛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车联网对B端来说最大的优势是大数据,它能让车企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打造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在谈到5G带来的变化时,合众汽车智能座舱研究院院长张祺表示,“ 5G将会给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带来更加紧密的结合,基础设施和车辆的数据打通后,技术本身能够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通过数据来缓解交通拥堵。”

对此,奇瑞智能汽车事业群副总经理黄勇博士则认为,“传统的车联网下用户需求容易理解,当自动驾驶时代来临后,用户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内容服务、信息服务都很重要,但是目前还处于初始的阶段,很多东西还没有完全打通。”

以下为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对话三位嘉宾原文,略经钛媒体编辑:

刘湘明:首先介绍几位嘉宾,他们是分别是福特中国信息技术、移动出行平台及副总裁侯新海先生,奇瑞智能汽车事业群副总经理黄勇博士,还有合众汽车智能座舱研究院院长张祺先生。

今天我们谈论的题目是5G时代的智能网联,5G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家对它有很多的期待,它也是贸易战的焦点。所以第一个问题,特别想问几位嘉宾,大家都在谈智能网联,真正连接的是什么?最应该连接的是什么东西?

侯新海:我做车联网大概做了十多年,在美国加入福特,07年的时候,福特开启了新的潮流,SYNC 从物理上来说,可以从最早的信息连接,后来逐渐到内容连接,现在又到了家居互动各种各样的内容,下一步到智能出行领域。

可以说,最终是万物互联,这个是物理层面。再上一层的,会变成情感或者是体验上的事情。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他是感觉到体验是越来越好,它可能来源于个性化、安全,最终连接还是一种情感或者是体验上的连接。

黄勇:我是这两年开始接触奇瑞车联网这块的东西,奇瑞在去年发布了公司战略品牌,从企业工业4.0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真正连接是整个车联网是打通物联网的一部分。今天做的东西,是车和驾驶员、乘客连接到互联网上,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人人都已经联网,技术的升级也促使车也可以做这方面的升级。

宏观来看,最终奇瑞的规划,包括智能制造,整个数字化的运营和企业的运营和营销,都和用户连起来,是更大范围的联网。今天简单来说是用户能够上网。

张祺: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来看的,连接分为几个层面,上连云,下连车,中间最重要的还是连上人。为什么这么讲?既然是造车的,今天很多朋友是车企过来的,车里面的连接正处在变革的时期,随着电子电器设备越来越复杂,对数据的要求,对可靠性要求,对迭代的要求越来越丰富。

“上连云”这一块,其实对于新能源车而言,是有天然的优势的,法规要求必须要连接。满足最低监管要求的同时,上连云给车带来生态的内容。很多的朋友会说,车里会不会不安全,会不会有黑客,这个东西到底靠谱不靠谱。

在我看来,前沿可以都会带来这种疑问,我们在解决需求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险,所以上连云方面有很多的实际体验,引入了一些互联网生态的内容,在车移动过程中,不仅是作为移动工具还承载娱乐板块内容,甚至是办公方面的内容。

通车最终还是为了人,所以车联网围绕以人为核心,最近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外的CES还是国内的CES,智能座舱这两年发展的特别快。像我们做了一些机器人,包括大屏,包括云的控制等等这些都是以人为核心。

刘湘明:现在整个的车联网发展不太同步,一方面商业模式不清晰,连了很多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挣钱。另外,很多的连的前提都在以无人驾驶为前提把人解放出来。很多内容真正都连接之后带来的改变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连接而连接?

张祺: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疑虑,主要是因为固有的思维习惯,当你上车以后就得马上用,而且考虑的绝大部分的场景是开车过程中。在我看来,将来的车不是说要从A到B才上车,其实还有很多的地方是可以用的。比如说车里面能不能变成一个换衣的空间,能不能提供有用的资讯等等,这里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去诞生。

其实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在车里。在我看来,任何的商机有两个产生的源头,一个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去提升用户效率;另外去黏住用户的时间,去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场景。

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坚信,除了家和办公室以外,车在未来会黏住越来越多的时间,只要有好的产品出现就一定能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黄勇:我是想在传统的车联网像TSP还有国家发布的EDR,一方面来说,车厂肯定是需要有这些技术,现在扩大到把驾驶员和乘客通过车载联网系统连接起来。我们的理解是,用户在出行中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情感的互动这么一套系统,包括我们说的智能座舱,能够连接起来的话,用户在出行过程中可以方便的使用。

等到自动驾驶时代来临的时候更自由,有必要从安全的角度,不管是高清地图还是信息安全,各方面的角度来说,也需要联动。

内容的服务,看现在的各个车厂,供应商等很多的合作伙伴都在探索怎么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是初始阶段,没有达到无缝对接,身份的识别和支付,很多的东西没有完全的打通。

侯新海:“为什么要连”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年,其实这个命题过去十多年,每一个主机厂在想找到这个方法,车厂怎么挣钱,现在还没看到哪家做的好。有些是不得不连,有些是想着连的。这个事情要回到2C和2B分别带来什么好处。

很早的时候第一次参加CES,跟微软合作那时候特别兴奋,车联网打开了一个大门。比如说SYNC1的时候,用蓝牙解决了看路开车的问题,那时候是一个很大的事,解决了用户痛点。

到现在情况又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大了很多。一方面还是要找到用户的痛点。另一方面,对B端的话,看到越来越多的优势,主要原因是大数据、AI能力,能够有技术能力把所谓的一些东西挖掘出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有针对性的做产品、做服务,数据在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

刘湘明:在座的所有人里面,福特是最老牌的车企,想了解一下,您在福特很多年,自己怎么看待这一轮互联网对车行业的影响?

侯新海:大家都说百年福特,一方面是荣耀一方面也是包袱。之前一直都认为百年福特还是经过大风大浪,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次狼来了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不只是我们,跟同行聊起来,的确觉得冲击很大。

当行业门槛降低,新技术进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业务模式,传统的业务模式OEM在这个模式里大概生活了一百多年。现在一冲击下来发现很不对劲,现在都讲要了解消费者跟消费者互动,所以对于我们最大的冲击是模式,最大的模式改变是如何真正更了解用户。

在中国团队短短8个月的时间,福特跟百度合作打造全新硬件软件整套生态系统,上面打造了一个车联网的系统,而且不仅仅是一款车型,发布了4款车型。

刘湘明:汽车联网之后可能变得不像是汽车,之前的例子是手机,当年用诺基亚的时候对手机的预期跟现在的智能手机完全不一样,您觉得汽车联网之后,对发展有没有什么误判?

黄勇:奇瑞搞车联网至少是5年,基本上还是从一些比较简单的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做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说真正有什么误判的话,就是原来传统模式距离消费者比较远,企业可能会有一些和消费者不贴近。后来提到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真正和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和终端用户的联系比较紧密。

现如今,产品设计和规划和过去不一样,还有迭代的速度,所以说现在在企业内部也是把这个产品开发流程,根据这些情况也做了很多的定制性的东西,来应对消费者日新月异的变化,因为中国消费者变化太大,可能不是十年,几年就有一个变化,所以这一点来说,了解用户的喜好才能做好产品。

刘湘明:一直在说情感,我知道你们最近发布了新一代的情感科技纯电动SUV,我特别感兴趣,你们怎么来定义情感科技的?

张祺:其实情感,我看不仅是新势力来做的,福特也在提,侯总也在讲连一定要跟用户来连,大家在这方面的共识是一致的。

具体我们做了几个事,第一在产品规划上,做了充分的调查,毕竟我们拿了很多的样机去到一线的目标用户群体去做调查。我们发现先前的模式当中,车相对比较固化,里面的东西就那么几样,很多人会抱怨说,做了一二十年了,但是怎么还是没有我的手机好用,用了各种各样的车规级的东西。 刘湘明:没有林志玲是吧?

张祺:没错,其实是有一个情感的属性在里面,因为人在使用一个产品的时候,除了功能满足他,还有情感方面可以满足他。基于这样的考虑,做这个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机器人,本身第一批大概有40多组表情包在不同的场景里,以声音配图象的方式,会让你感觉到,你发出的志玲不是在跟一个纯粹的机器在说话,尽管它还是一个机器,它反馈给你的话也不是那么冰冷。

具体的例子,疲劳驾驶监控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有两种模式。传统模式是什么?滴滴滴,或者是闪一闪,你疲劳得马上停车。第二种是把太太的声音录进去,“老公你太疲劳了,要休息一下啊”,类似这样的功能,因为有了情感属性,反馈效果会好很多,会让很多人听进去这样的建议,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刘湘明:回到今天的主题,刚才谈到车联网,咱们再谈5G,想让大家跟讲讲即将到来的5G最期待的技术是什么?给整个车联网带来的最期待的技术是什么?

张祺:把车联网这块,或者是座舱这一块,能够和自动驾驶或者是过渡阶段的辅助驾驶去做一个结合。先从交通领域入手,让车和交通设施打通解决非常实在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的场景。

举个例子,在上海开车经常碰到晚上加班回家,看了一个红灯等了半天,其实垂直的方向根本没有车,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通过V2X的方式去做调整,从而让出行更有效。

黄勇:现在推出语音和语义识别,大部分都是在云上,用户抱怨最大的一点是速度不够快,5G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一下这种痛点,如果车联网系统跟不上这种用户的使用习惯的话,可能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依赖和黏性。

此外,在自动驾驶时代更重要的是,高清地图或者是其他的数据传输的东西,这个技术能够帮助低延时的数据传输,这个是很重要的。

侯新海:我时学电子的,我看通讯历史的话,我觉得3G、4G基本上开辟了新的跑道,5G产生了新的跑道。从技术突破来说,随着网速的变化更多的服务会上云,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利的事情,解决了车端很多的困扰,这是一个突破。

第二个事情,我非常赞同跟城市交通的连接。以前一直在说,福特有一个愿景智能汽车服务智能社会。这个连接点有一个很大的技术瓶颈,所以我觉得,5G不管是从交通灯开始,其他很多方面会发生。

还有一个方面会有很大的突破,或者是有很大的需求,就是安防方面,随着IOT各种各样等等大面积的商用,所以我觉得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刘湘明:汽车行业给大家经常画饼,5年以后无人驾驶就可以成为现实,请大家预测一下,您觉得未来智能驾驶能够给我们带来最新的全新体验是什么样的?

侯新海:技术发展很快,整个改变的话是非常多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技术突破,法律法规等很多很多的东西,所以考虑种种的因素,实现大规模的L4级别自动驾驶上也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们提倡的更智能、更安全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有一些技术,另一方面,像在无锡做的蜂窝车联网技术C-V2X测试,类似于那样的东西会有很多,基础的出行模式会觉得越来越便利、安全,在这方面会逐渐提高。当然滴滴等其他模式也会存在,会越来越便捷,出行选择项会增多。

刘湘明:您觉得环境会比车变化的更快?

侯新海:5年之后的环境非常智能,车子跟环境交互也智能,我们一直在看全世界各个地方,中国走的技术路线或者是跟美国或者是西方世界越来越有不一样的途径,智能城市方面发展的绝对会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要快。

黄勇:大概12月份上市的了一款车,会把手机通过蓝牙作为钥匙来控制车,也就是说不用那个钥匙了,这个也是属于车联网的一部分,5G来实现的。

我的预测,5G通过智慧交通,因为手机,大大小小的每个人都会有的,总会跟着你。今天手机跟车的连接,很多人开玩笑,买了新车之后,在淘宝花了10块钱的架子把手机放上,这就是车联网了。

我觉得5年之后,车联网的连接手机是在你的身上,当你靠近车辆车门就开,不是自动驾驶,你点火就走。你进停车场,你的支付全部连接,今天已经可以做到。

5年之后,即使没有完全达到车的自动化、机器人,但是在这方面会做的很无缝,还有智能家居这块,5年以后会大面积的,L3大规模普及,还是会比较少的。

刘湘明:所以先把ID问题先解决?

黄勇:对,在车端单独弄一套,用户不太接受,成本高,而且安全性也不太好。

张祺:5年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5年之前你用什么手机、有什么高频的应用、用快递、外卖有现在频次这么高?

回到自动驾驶这个话题,在我看来,我自己尽管是作为新势力,但我自己很难想象作为通用型的汽车在5年以内完全实现全自动驾驶,这个是过于激进的。

特定场景里实现自动驾驶,比如说在商用车一些领域,矿山、园区等一些场景比较有限的环境里,自动驾驶我相信会更早的去落地,因为对技术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更加的低一点点,而且整个环境是处在相对可控的状态下。

那么对于通用车,我讲的是乘用车还是在特定的场景下,高速公路里的自动驾驶,这个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当然这些场景会越来越丰富,慢慢拼图,直到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本文首发钛媒体,整理编辑/李玉鹏)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09:09

29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华安证券、洲际油气、舜禹股份回购预案金额最高

09:09

89.75亿元市值限售股今日解禁,云路股份、浙江黎明、金钟股份解禁市值居前

09:08

国际乒联公布最新世界排名,国乒四项排名第一

09:06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10%

09:02

中信证券:中长期看好换电运营企业卡位换电站布局、跨越盈亏平衡点后的盈利弹性

09:01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集运欧线跌近9%

09:01

汇丰推进高管团队重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将离职

09:00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0.24%的基础上低开,现跌0.3%

08:59

纷美包装证实管理层正与鋆昊资本进行讨论

08:58

印尼称苹果1亿美元投资计划“还不够”,不足以解除iPhone 16销售禁令

08:58

手机盖板玻璃巨头康宁向欧盟提出让步,寻求结束反垄断调查

08:54

台积电高雄2纳米新厂今天进机,苹果、AMD可望是首批客户

08:52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46.68亿元

08:47

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08:42

友邦人寿获批筹建浙江分公司

08:38

福瑞泰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上汽北汽东风吉利等多家头部车企为股东

08:38

凯德回应“出售上海浦发大厦”:消息不实

08:33

法拉第未来纳斯达克股票代码将更名为“FFAI”

08:24

中信证券:优化风机评标规则,助力风机价格回升

08:21

受特朗普关税言论影响,美元兑墨西哥比索涨超2%,美元兑加元涨1.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