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财经,作者|周天
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线性增长特征,在以指数级增长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颠覆」变得更加无常和绝情。
原因就在于,捉摸用户的需求,变得越发困难,而一旦精确击中用户需求,产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病毒式扩散。即便是人们普遍认为移动互联网红利已尽的 2015-2018 年,拼多多仍然获得了快速崛起,而连刘强东本人都直到 2017 年才大梦初醒,如临大敌;而在快手超过 1 亿 DAU 很长一段时间后,若非一篇名为底层残酷物语的文章揭开其神秘面纱,很多人并未发觉快手的存在。而在免费阅读趋势正在猛烈形成的过程中,阅文这样的老派独角兽,市值开始断崖式下跌。
一切都来得太快,且不易察觉。在互联网后时代,单纯巩固自有赛道,实际上是无法抵抗「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挑战。正如《创新者的窘境》里所提到的,一个组织的潜在能力也决定了它的缺陷所在,在内部资源自动地流向营收和利润所需的时候,内部创新是非常难开展的。
所谓的「窘境」,就是说对于管理良好的企业,由于它对于一个特定的「价值网」,或者说「生态系统」的过度优化,使得它在面对全新的特定「生态系统」与颠覆性创新时,会遭遇挫折,这种颠覆式的创新,也是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一书中所描述的一波一波的「浪潮」。
不过,互联网企业也不总是被反反复复的新浪潮所颠覆,那些能够抵抗这种压力和阻碍的企业,如果能及时在体内保存乃至培育出新时代的火种,使其免于被旧业务里的既得利益所摧毁,必定能基业长青。
微软的云、谷歌的安卓、腾讯的微信,都是近似于在母公司主营赛道上的果断分支,并在取得成绩后反哺母品牌,甚至成为重要企业支柱的角色。如今,微软依靠自己的云业务,重回市值第一的宝座,PC 时代的巨头,又焕发了第二春。而微信也已经成为腾讯最重要的一个基石,无论是口碑基石,还是用户基石。
这并不意味着微信的诞生,就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儿,张小龙在公开课上回忆了自己组建草台班子的过程:「三个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一个 UI,加我自己再带一个产品实习生,也就十个人左右。」显然,微信在最初是不受重视的,如果不是马化腾提供了包容的土壤,婴儿期的微信随时可能被势力巨大的 QQ 团队所收编。
这种新旧博弈一直存在于众多企业之中,只不过由于各家所处的实际状态不同,而让这种博弈的冲突性显现得有高有低。总的来说,在移动互联网越成功的企业,越难看到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划时代产品。
不过,在新旧博弈的夹缝中,智能音箱最近的崛起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源于一次我和某位知名投资人的访谈,这位投资人朋友力劝我大力投入音视频内容,他告诉我,在他的好友圈子里,包括俞敏洪这样的高质量人群,都在长期使用智能音箱和车载智能设备收听音频。
这个人群,有强烈的榨干每一滴时间的需求,他们需要把用车和在家等闲暇场景里「一心二用」时间充分调动起来,某种程度上,我把其归结为高知人群的 save time 的需求。
后来,我在农村地区的亲戚也告诉了我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农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非常多,他们日常找不到人说话,这时候一个智能音箱的存在,除了 kill time,无疑于增加了一些陪伴感。这一群体对智能音箱的潜在需求,已经到了被激活的前夜。
同样一种硬件,却被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群所高度依赖。这让我意识到,能够击穿圈层的智能音箱,其价值是被低估了的,从一线城市,到低线城市乃至是农村人口,音箱都拥有绝佳的全覆盖场景,能同时满足 save time 和 kill time 两种需求,高 ARPU 值和广覆盖面并存的情况,意味着智能音箱最有希望成为接管全人群的最直接流量入口。
这让我思考,智能音箱,也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微信级入口。
01 想象力
正如微信在诞生之初,没人想到,这个由边缘部门抽调 10 个人做出来的产品,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世界的第一 APP。同样,我认为,智能音箱的想象空间,某种程度上,目前也被低估了,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可以进行判断。
1. 新物种。从新物种与原有生态差异化的层面来看,智能音箱的优势甚至可能要优于当年的微信。因为微信对腾讯来说,还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延展。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疑惑:微信和 QQ 的功能差别是什么,也许初期有一些差异化,但到后来,二者之间的功能性区别已经越发不明显。
但智能音箱作为一种硬件产品,有完全新生的产品表现形式、交互方式和商业模式。
2.手机只是过渡态。我也一直在思考,手机的本质,是一种人机交互,本质是吞吐信息:通过手指去下达指令,再通过眼球来获取信息。但其实,这种交互效率并不高,不仅需要用户几乎全部的注意力(意味着场景单一),而且输入的效率非常低下(打字输入的硬伤),也不包含对情绪的感知(机器并不能 get 人类此刻的状态)。
手机一定不是交互形式的最终态。我想起,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概括地说,就是「回溯事物的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如果从第一性原理来思考人机交互的未来,显然,手机应该只是一个过渡形态,而包含 AI 智能的、解放双手的、能感知更多人类需求的交互形态,应该是更加符合第一性原理的一种形态。
3. 时代拐点。当年外界对微信的一句评价广为流传: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船票。微信快速成功,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 APP,从而帮助腾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像是腾讯巨轮的牵引力,有了微信的成功,才有了腾讯整体在移动时代的上岸。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也同理,在人工智能被验证是必然趋势的当下,智能音箱是已经被验证可行了的一种人工智能落地方案。
无论是亚马逊和谷歌,还是百度的小度与阿里的天猫精灵,都承载着巨头们在新时代布局的战略意义。
4. 无限延展性。微信作为单一产品,可以拉动腾讯如此多元和大体量的集团业务,主要是微信延展出的可连接性,从社交到支付,再到生活服务等。仅仅一个「九宫格」就可以成为腾讯重要战略投资的第一砝码。而智能音箱也具备相同的延展属性,要知道,语音交互并不受限于手机显示尺寸,九宫格对于微信来说,已经到了上限,但语音的连接性却绝不仅限于 9 个位置。
直观地理解,微信是有形的,但语音交互却是无形,无形就意味着无往不至。
智能音箱不仅能够承载搜索、内容信息(包括长短视频在内)、游戏分发,甚至还可以延伸到网络消费服务、IOT、O2O 等领域,比如说百度的小度助手,作为智能语音对话系统,更可以通过更多载体(汽车、手表、公共设施等),延伸到更多场景,成为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智能助手(信息入口)。而阿里的天猫精灵,也可以与其电商、支付、新零售发生足够多的关联和延展。
02 可操作性
上面主要从想象力的层面谈二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接下来,就从操作层面来分析,智能音箱能够取得成功的必然性。
1. 从行业大势来看,音频内容消费正在抬头,咨询机构 Edison Research 预计,听过播客的美国人(12 岁以上)将在 2019 年首次超过 50%,比 2018 年多出 2000 万人,播客正在成为美国用户增长最快的媒体形式,其广告年收入已经超过 7 亿美金。另一个行业大事件是,2019 年 2 月,流媒体平台 Spotify 花 2 亿美元买下了播客制作公司 Gimlet,显然,资本正在蜂拥而至。
如果考虑到物联网、安防、陪护、教育、视频、车载乃至运动健身等更多的用途和场景,智能音箱的潜在人群将会数倍于音频内容消费本身。
有人会说,美国和中国的国情不同,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最新数据显示,2019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增长了 500%,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领头羊,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51%。而截至 2019 年 3 月,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达到 2.75 亿,同比增长 279%;3 月份语音交互次数达到 23.7 亿次,同比增长 817%。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风口正在形成。
2. 技术是第一核心竞争力,语音实际上要求比文字搜索更强的匹配能力,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因为文字匹配,可以在一个页面内呈现出多个结果,由用户自行挑选最接近的答案,但如果用户说出自己的诉求,智能音箱不能在几句话之内解答清楚,用户可能会迅速失去耐心。
巨头们的技术壁垒,很容易转化为智能音箱的竞争壁垒。
3. 形成壁垒的不止是技术,还有生态策略。
为什么说生态很重要?这是因为,语音助手只有将这些不同场景打通,用户才可以实现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比如上下班路上用车载系统来进行语音交互,回到家里用智能音箱,晚上跑步时用耳机继续进行交互。只有打通不同场景,消费门槛才能降低,才能提高存量用户的使用频率,并拓展出增量用户。
我想起,桑德伯格在她的自传《向前一步》中提到,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在招徕桑德伯格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知道自己要登上一艘火箭,你还会在意火箭上的位置吗?」这句话的启发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在浪潮到来之前,赶紧上车的必要性。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的末端,下一艘火箭的形态,已经逐渐清晰。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