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EDGE文章详情页顶部

买张画不为收藏为“悦己”,艺术品消费市场还有新故事可以讲 | 快公司

艺术品市场对于新生代的意义,已经从单纯美育教育转变为消费行为,这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潜藏的巨大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艺术品电商,早已过了资本热钱都来分一杯羹的火热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起,围绕艺术品消费的创业项目,在数量最多时超过2000家;此后五年,经历多轮淘汰与整合,互联网+艺术品市场也难逃泡沫破裂,活下来的公司寥寥无几。淘宝、京东代表的电商巨头也曾先后布局艺术电商业务,均以“碰一鼻子灰”收场。

把油画、艺术品搬到线上交易,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看巴塞尔艺术展《2019艺术市场报告》针对2018年度的统计数据:2018年电子商务在全球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2%,而全球艺术品和古董的销售额中,在线部分只占了9%,远远低于主流品类电商。

9%的线上交易意味着洼地的存在。

一方面,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为“在线购买艺术品”投票;

另一方面,全球第一家上市的艺术品电商企业——Etsy(美国诞生的复古和创意品电商)在2015年登陆纳斯达克,也向资本市场证明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可能性。截至钛媒体发稿,这家实现IPO的公司在该领域空前绝后。 

Artand app主页

已经有艺术家入驻到 Artand 平台,建立了他们的“个人主页”

回到中国来看,经历了上一轮艺术品电商“淘汰赛”中活下来的平台们,依然在艺术品消费级市场中探索。头部艺术品电商平台Artand就是其中之一。

创办于2013年的Artand,如今开始尝试自己造血,坚持在这个巨头们都放弃了的赛道上。

过去五年,艺术家群体和消费艺术品市场的创始人们经历了怎样的试错?又找到了怎样的新增长点?Artand 创始人刘强与钛媒体编辑聊了聊艺术品电商市场的沉浮。

淘宝们为何做不好艺术品电商?

正如创业圈子流行的这句自嘲,“懂艺术的人不懂电商,懂电商的又不懂艺术”。Artand的创始人刘强认为,淘宝在2013年布局艺术品电商,之所以碰一鼻子灰,是因为缺少艺术的原生基因。

有格调的UI、社区的整体品位、对艺术品商品的品控……这些都是艺术品电商有别于普通电商的受众需求。小众市场自有其窍门,淘宝们未能回应有一定艺术品位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这些期待,也就很难在这个市场走下去。

钛媒体此前在采访另一家艺术品电商平台艺术小红花时也提到,“非标性”和用户群体的错位,是电商巨头们铩羽而归的原因。低至几十元、高至数万的作品缺乏一套体系去衡量它的价值标准,会造成潜在消费者的困惑;淘宝受众的全民性和艺术品电商受众相对的高知性,致使后者难以成为前者的二级频道。

京东艺术

京东上线的“京东艺术”(产品截图 by 钛媒体)

而与淘宝不同,在刘强眼中,京东是懂艺术的。但京东艺术在去年声势浩大入局艺术品电商市场后,如今似乎没有要进一步投入的意思了,这和五年前Amazon Art有些似曾相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内部人士曾分析称,这和该业务主导人缺位、业务也并未上升到商城业务的战略层面有关。

去年10月,Artand曾有一次机会获得来自阿里的合作邀约。在艺术品电商市场探索多年,刘强认为,重视程度不足,也是这门生意很难在淘宝、京东等传统的综合类电商平台做起来的原因。

这注定是一门需要精细化运营的生意。

帮艺术家找到消费者

艺术家,是典型的一群不擅长自我运营的群体。

“以前从美院毕业后,我画过插画,为游戏公司做过动画,一直在接活儿,但是因为要按照甲方的意愿来,创作得也并不自主。”Artand平台签约艺术家郭警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说起入驻这个Artand之前的生活。

郭警最后决定辞掉工作,选择在自己工作室搞创作。

但从开始创作,到作品被大众认可,必经一段漫长的过程,更多靠机遇。

一般情况,和画廊签约是艺术家们的出路。“但传统的画廊有着一定的垄断性,和它们签约很难。” 郭警表示,“因为线下画廊需要对艺术家做更多的管理,试错成本太高,需要有中间人推荐,这提高了新人进入艺术圈的门槛、影响了入圈的公平性。”

Artand艺术家不仅发布画作,还会发表一些心路历程

中国的艺术家群体逐步年轻化,类似Artand这种扮演了传统画廊功能的线上平台们,帮他们找到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出路。Artand在创办之初,产品模式很简单,其实就是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低门槛注册、可以发布作品的个人管理工具,用户则可以点赞、评论、分享。

直到积累了足够量用户,才开始加码艺术品交易功能。

从消费端用户的购买力来说,有这样一个国际通行理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启动;而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出现繁荣。以2016年为例,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艺术品市场已初具繁荣发展的经济条件。

与此同时,80、90后的审美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普及而普遍提升,不断壮大的、有着一定艺术品位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同样为缺少一个初具规模的轻量级艺术品交易平台而苦恼。

淘宝上几十元或是百余元的、渠道来源不明的作品,无法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线下拍卖行上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余万的艺术品,他们又望尘莫及。

于是,Artand成为艺术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撮合人,成为一个满足轻量级艺术品交易的平台。

创始人刘强,因为同时拥有互联网公司和雅昌艺术网的工作经历,在互联网运营方面颇有心得。8、9年前,刘强为了让自己爱人(现知名油画家孙莹)的作品走入大众视野,帮助她经营豆瓣小站,为其吸粉数万,引来了画廊的关注,并得以筹措线下画展,全部作品成功出售。

这件小事让刘强窥见了线上艺术社区的价值。他发现,在中国,艺术品消费链存在着的明显断层,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市场。

2014年5月,Artand产品上线并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2015年,Artand iOS版本上线,向移动端发展。

艺术家用户的“网感”普遍不高,他们甚至“不会把作品集转换成PDF”。针对这些人群的通用需求,刘强团队的技术合伙人,开发了一个可以兼容手机、可以在移动端传输作品的功能,解决了艺术家对外分享作品的痛点。

此后,Artand从“微信拍卖”开始试水在线交易的可行性,并确认了线上交易存在着的这个巨大潜在市场。

2015年10月,合鲸资本A轮领投Artand,融资方的倒逼,加快了Artand第二年电商功能上线的步伐。

为适应新趋势,Artand团队一直在不断的求变和迭代——这在传统的“画廊模式”下几乎不可想象。

在C2C交易模式下,Artand平台的艺术家可以直接与“粉丝”和潜在买画的人交流、或达成购买,装裱、发货及物流等由艺术家自行完成。平台会根据艺术家签约与否,分别按不同比例获得交易佣金,这成为目前Artand平台主要的收入模式。

刘强表示,平台的试错成本很低,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主页,在用户面前有着相对公平的曝光量。Artand首页的推荐模式和 App Store一样,根据用户关注的艺术家和搜索热度等算法来推荐,同时也会基于专业运营团队来人工干预——因为他们足够权威,“懂艺术品”。

目前,Artand作品库中已经拥有70万件作品(电子版)。目前,刘强团队在尝试进行大数据推荐,“Artand的媒体属性目前是第一位,因为我们必须靠这个去培养用户的审美品位。但这是阶段性的,如果算法技术提升了,运营人员就可以彻底退出。”

平台渐具规模之下,艺术家中的受益者无数。

“终于有了对外介绍的窗口,一般出去介绍给圈内人的时候,会展示我的 Artand 的主页。”艺术家郭警告诉钛媒体。

郭警的成名,和Artand关系密不可分。如今,他在一个 120 平米的个人工作室创作,厨房里隐隐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客厅中除了摆满的画作、工作台、巨大的画架和画板之外,剩余由沙发、茶几和其余空间构成的部分,举办个十几人参与的沙龙也并不拥挤。

对于郭警们来说,生活,终于可以从容不迫。

艺术家郭警的个人主页

艺术家郭警的Artand个人主页

Artand平台同时借鉴了传统画廊的签约模式,选择与平台签约的艺术家中(注:签约即指可以在平台上交易作品的艺术家,其他的注册用户只可上传、不可交易),全职的比例已高达95%。

Artand团队通过交易数据也发现,他们拥有很大比例的家庭消费者,往往在家居软装时,会在Artand上保持高频度的消费。一位Artand平台的用户告诉钛媒体,她之所以多次购买画作,是因为平台上艺术家对普通用户点赞的及时回馈,让她有机会近距离与创作者进行沟通,一方面价格低于线下,另一方面平台帮助她建立了消费过程中的信任感。

青年艺术家彼此之间、藏家与藏家之间、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桥梁,就此搭建了起来。

“画廊怎么就成了电商的敌人”?

大概从2016年开始,传统画廊开始从 Artand 挖走有潜力的艺术家,虽然可以证明 Artand 获得了阶段性成功,但这种恶意竞争曾让刘强十分头痛。

“以前,艺术家在我们的平台成长起来以后,就会被画廊挖走;2017年开始,我们做自己的线下画廊,就是为了陪身价提升的艺术家们,走得更远一些。”刘强说。

Artand的市场经理范娟娟告诉钛媒体,如今,线下布展目前是Artand的另一个营收模式。创始人刘强也提到,原来是“大漏斗”的Artand并非以一个颠覆者而存在,他们必须在面临竞争的环境下,做回传统,把收藏级的东西做起来。

“我经常拿汽车公司举例,我们要有大众汽车,但是必须也要有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

除了更好的留存艺术家,线下的布局还有诸多裨益。

大部分买家初次在网上购买艺术家的画作之前,往往会要求去线下艺术家的工作室看真品,画廊定期更新的个展和其他一些艺术家的群展,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下观摩作品的集中空间,可以与艺术家充分交流的同时,也为艺术爱好者们彼此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

此外,除了原本画廊具有的这些功能,线下画展还可以反哺APP的粉丝量,留存用户,增加用户的复购率、为平台增加新粉。

作为艺术电商领域的头部平台,Artand目前的APP安装量大约是240多万次,注册用户70多万人,其中MAU为36万人,DAU则只有不到2万人。在他看来,未来这一领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而这前景,就来自于打通线上线下。

艺术品市场,画廊倒闭早已不是新闻,这是整体行业的问题。7月初,刘强在个人微博上发表感慨,他说,

“Artand和画廊行业的关系,目前是竞争关系。画廊主虽然把Artand作为获取艺术家资源的交通要道,但也恨透了我们这种去中介化的业务模式。(画廊)挖走艺术家后会纷纷禁止艺术家继续使用Artand,所以画廊目前对我们而言是敌人......”

本是同根生,画廊为什么成了线上交易平台的敌人?刘强告诉钛媒体,一方面,确实线上交易价格偏低,“动了画廊的奶酪”(Artand收取艺术家佣金约15%左右,而传统画廊是50%起);另一方面,“画廊禁止艺术家使用线上App工具,我们只好对其经纪人、中介账号等进行封杀。”

但刘强内心坚持认为,Artand和传统画廊行业应该有一个双方适合的合作模式,海外也已经有类似的平台(Artsy)。他希望,交给时间去推动传统画廊转变思路,“脱胎换骨”。

艺术品走进大众消费,买画为“悦已”

长租画廊由于地价的飞涨和盈利模式的单一,纷纷倒闭,但是博览会和艺术地产等跨界合作的新业态,却正在逐渐兴起。

一位艺术地产商、远洋新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大波告诉钛媒体,“文化艺术给购物中心带来了人流,提升了购物品质、扩大了消费受众群,对于商场的获客、停留时长都有帮助。”艺术与其他消费业态的结合,为线下消费场景带来了新的体验。

据刘强观察,Artand上大多数的用户还是消费级用户,而不是收藏级的。他告诉钛媒体,未来对于“艺术消费品”这个市场的规模估算,应该对比家居消费的市场规模来看:

“目前家装有4万多亿的市场,如果一个人装修时,会拿1%的钱去买一张画,这样的话差不多就有400多亿。”

因此,与家居企业合作可能带来的潜在市场不可小觑。

Artand与至家合办的家居艺术展

Artand与至家合办的家居艺术展

近日,Artand与家居创业公司至家的合作,尝试把艺术与家居跨界双赢的可能性付诸实践。与常规展览不同,Artand与至家共同举办的家居软装展览,会根据至家所需的软装风格进行设计,按项目推进这种特色展览,彼此碰撞出一种新的线下体验模式。此前Artand也曾与杭州linepark线形公园举办类似展览。

钛媒体发现,另一家线上艺术品电商——宝甄网,也在线下与“月星家居”有着类似的布展合作。

让顾客在选购家居产品的同时,可以直接搭配选择购买风格统一的艺术品,成为了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刘强正在为他的Artand启动B轮融资计划,并透露,未来会将其中的70%用于做线下博览会,扩展到更多城市,打造博览会品牌。

“我们的目标是做像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那样、内地有影响力的博览会,如果我能把这个达成了,那将是一个突破。”在刘强看来,博览会是一个市场行为,它不会赚钱,但是会提升影响力。用传统业务反哺线上的技术,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谈到艺术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刘强告诉钛媒体,“中国在艺术消费方面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30年”——换句话说,至少在30年之内,“艺术市场会一直向上走”。

尽管泡沫已破,尽管前路艰难,但艺术品电商平台在推动艺术市场走向繁荣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它填补了艺术消费链的中产阶级断层,降低了艺术文化消费的门槛,使艺术品走向了更广泛、更年轻的用户群体——Artand 平台的用户画像就可以表明,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用户集中在85后和90后,年龄越小的,在购买艺术类商品时“下手越狠”、“越果敢”;年龄层偏大的用户尽管消费能力较高,但是购买时会犹豫。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从美育教育到消费理念的转变,都预示着我国艺术品市场潜藏的巨大发展空间。刘强对未来的期待是,“假如你在地铁上看到了Artand的slogan,那我相信,这个潜在的消费群体会爆炸的。”(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陶淘、葱葱,撰文/陶淘,编辑/葱葱)

艺术不仅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渐渗透,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理念

一直关注科技生活方式的钛媒体

在这个7月,邀请到了 Artand 平台签约艺术家包旭

与来自文学、教育、科幻内容行业的重要嘉宾们

在2019 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 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家长会」

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

「【T-EDGE家长会】如何让孩子充满好奇心」

7月13-14日(本周末),一年一度的钛媒体 T-EDGE 科技生活节

将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

点击链接进入活动官网报名吧!

https://www.tmtpost.com/event/t-edge/2019summer/

参与「家长会」分享的嘉宾包括:

李    蕊 | 睿艺学院院长、寸草丹心家庭教育特约高级顾问

李兆欣 | 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科幻评论家

吕默默 | 科幻、科普作家

包    旭 | 艺术家、儿童美术教育者

本文系作者 陶淘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俗话说,乱世收黄金,盛世藏古董啊!

    回复 2019.07.12 · via android
  • 我喜欢的艺术家都在这里~~

    回复 2019.07.13 · via h5
  • 喜欢孙莹,为孙莹打call~~

    回复 2019.07.12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快报

更多

2024-11-22 23:44

美国11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48.8,预期48.8,前值48.5

2024-11-22 23:30

微信或史诗级“瘦身”,内存有救了

2024-11-22 23:00

超微电脑盘初直线拉升涨超15%

2024-11-22 22:55

瑞郎兑美元下跌1%至0.8957,为7月份以来最低

2024-11-22 22:48

华芢生物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024-11-22 22:44

国内首个海上综合能源岛创新平台启动

2024-11-22 22:44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幅扩大至1%,达到盘中高点

2024-11-22 22:37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2024-11-22 22:30

亚马逊将向“OpenAI劲敌”Anthropic追加投资40亿美元

2024-11-22 22:15

何晓春离任摩根士丹利基金副总经理

2024-11-22 22:14

螺纹主连日内涨幅达到1.03%,报3338元/吨

2024-11-22 21:45

万丰奥威:百年人寿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2024-11-22 21:33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将部署直连境外的跨境数据传输通道

2024-11-22 21:31

加拿大9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4%,预期0.4%,前值0.40%

2024-11-22 21:19

周鸿祎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

2024-11-22 21:18

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商业活动急剧恶化

2024-11-22 21:11

花旗获批在沙特利雅得设立地区总部

2024-11-22 21:06

下周629.82亿元市值限售股解禁,神农集团解禁129.5亿元居首

2024-11-22 20:57

伦敦可可期货上涨超过4%,报7425英镑/吨

2024-11-22 20:50

汤姆猫:与包括AppLovin等国际主流的广告营销平台建立了良好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