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格布
最早在2009年,Facebook推出“like”这个功能后,用户活跃度飙升,这是点赞功能第一次登上社交产品的舞台。
在随后的设计中,点赞几乎成为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标配,微信更不例外,朋友圈里面的点赞,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过。
你们有没想过,既然有了点赞,为什么没有踩这个功能?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反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总是多面性的,既有善良,就有罪恶,既有保守,就有开放,既然有人赞美,就会有人唾骂,我习惯把这种充满对立面的行为称为:永恒的冲突。
毕竟只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冲突,不随时间流逝而转移。这当中没有谁对谁错,有时候大家的目的或许是一样的,只是行为表象让我们感到是截然相反的。
朋友圈的内容值得踩吗?
微信目前的日活已经去到10亿之上,妥妥的国民产品,假想一下,如果微信有“踩”这个功能,又会如何?
首先,踩是一个表达负面情绪,表达厌恶和排斥的行为,按照我国“好事不留名,坏事传千里”的传统,匿名的“踩”,可能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毕竟大部分人,尽管心中有怨言,但你提倡让他实名去指责和批判某件事时,他是退却的,这也验证了另外一个观点:言论是廉价的。
对于“杠精”来说,自从有了匿名踩,朋友圈就活生生多出了一个发泄的功能,看到不合意的分享,匿名踩一个,看到不喜欢的微商,匿名踩一个,看到画大饼的老板又在倡导996,匿名踩一个。
一套组合拳下来,踩了身边十几个人。在别人春风得意之时毫无防备地划上一刀,不露痕迹,深藏功与名。
有时候,摧毁别人,扭曲事实,浇湿别人的希望,是会上瘾的。“杠精”往往需要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言语和态度上,更是需要战无不胜。
对于“理性”的用户来说,有了匿名踩,就像点赞一样,多了另外一套内容的筛选器,他们会善于利用踩的数量和赞的数量作比较,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这个内容是否值得花时间去看。
当然,有时候遇到让人恶心或者不认同的观点,也恨不得立刻给他一个大大的踩。这种反对是单纯的,没有目的性的,而且还是匿名的。
似乎这样子会更有利于内容消费者以最低的成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但在内容生产者这里,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原本那些喜爱发牢骚,分享自己观点的朋友,因为害怕被踩,继而欲言又止,便会少发了很多朋友圈。
这部分内容大多充斥着强烈的个人观点、推销信息、负能量抱怨等。除了增加朋友圈内容的多样性,内容本身似乎没有太多的消费价值。
更何况,大部分用户早已手动屏蔽了身边的这些“噪音源”,让自己享受清净。
如果有了匿名踩,这部分用户在发朋友圈之前,大概率会三思而行,确定自己发出的内容具备了一定价值时,才敢发布。毕竟按他们以前的尿性,匿名踩到头上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他们从此谨慎、焦虑,害怕人设一夜坍塌。
最后一种,也就是第三种,对于原本什么都不会做的用户,匿名踩就像点赞一样,都是一个摆设而已,该怎样还是会怎样,这部分用户的占比会较大,每个群体里面,沉默往往都是绝大多数人的表现。
从表面上看,赞和踩似乎只是一套简单的组合功能,但从平台生态的角度出发,这却是一套用户的鼓励机制。
有实名点赞没有踩,是一种鼓励内容生产的行为,只要有好的内容,就能获得好友的一致好评,但微信朋友圈资讯产品不同,这里是记录生活的地方,而生活的无聊更是常态,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永远充斥着有趣和新意。
更多时候,点赞是一份鼓励、一份问候。
而增加了匿名踩的朋友圈,会更强调内容的消费方面,通过某种手段给内容输出有效评价,同时筛选出好的内容。
对于一个熟人社交的产品,我们是需要好的内容吗?朋友圈的使用,和我们平常用的即刻、今日头条和知乎会一样么?
似乎不太相同,在以前的文章《为什么微信也有做不好社交产品的时候?未来的社交新机会在哪里?》里就有说过,社交和社区本来就有本质的区别,我无需在社交产品里通过内容去认识某个人,我是因为在意这个人,才会留意这个人所说的东西。
也许我更在乎朋友圈里面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而这里的内容,并不太适合用来过度消费,熟人朋友之间需要更多的也许是鼓励和问候。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是不赞同加入匿名踩的。
朋友圈的内容值得踩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什么样的社交环境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什么样的社交深度才能让我们感到舒适的?
思索了很久,我给出的结论是:良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强弱之分,亲密疏远程度各不相同,但一个人大部分的强关系社交只是占极少数部分,看看你经常联系的那几个微信好友就知道了。
除开部分特殊职业,正常人在生活中能经常交流、紧密沟通的,不会超过9个人,并不是这个社会流行点头之交,而是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维系更多的关系。
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是很注重成长环境的,很多人一直认为自己的BVR(Believe信念、Value 价值、Rules行为规则的合称)是由父母传递的,是由环境传递的,是有强关系人群所传递的。
但随着信息网络的进步,很多人的BVR是由他们的弱关系人群所传递的。试想一下最近几次,那些让你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启发性内容提出者,大部分和你都处于弱关系。
从社交趋势来看,强关系的人数量会恒定在一个范围里面,而弱关系的人群占比却会越来越多,而你可以把这些弱关系看作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触点,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帮你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的目的很简单,通过这些弱关系的触点,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他们的一些表态、观点、分享和点赞等,来做一个有效的筛选,获知有效信息。
这当中有效的信息包含很多方面,并不仅仅限于干货和知识,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别开生面的理解、一语中的的观点和吹毛求疵的分析。
毕竟天天干货知识,谁也受不了,谁也不好受。
所以,良性的社交关系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而所谓的良性社交指的是具有正反馈能力的圈层,具有自我修补、自我提升的功效。
有谁会不想进步呢?是吧。
我们需要良性的社交环境,因为这样子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成长,大家对于信息网络上每条内容的点赞、好看和评论,除了抒发部分个人的情感外,更多时候,是在向外界传递有效信息,大家不应该吝啬每一次的传递行为。
有效的信息就像保险一样,事先收集好大家的闲置资金,为此时此刻最有需要的人提供有效的保障。
而在这个层面,我却是赞同有匿名踩的。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