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最极客,作者|东方亦落
又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日,从七夕的前一天开始,笔者的朋友圈就被秀恩爱的刷屏了:送花的、送钱的、共进晚餐的...内容五花八门不尽相同。而单身人士在狂吃狗粮的同时大概也不会委屈自己,逛个街、吃点好的、买些昂贵的东西安慰一些孤独的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今时代,什么都讲究个“快”,就连找对象也是。但婚恋并非儿戏,所以想要高效又可靠地找到另一半,相亲就成了颇受单身男女青睐的方式。
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是将双方的各项条件摆在明面上,然后再谈其他,效率还是比较高的。但相亲碰见“奇葩”的概率也很高,即使介绍人口中将对方夸成一朵花,可那并不客观,很多时候见了面相处之后才发现双方在精神层面不合。说到精神层面,很多人又开始研究八字、星座是否相合,颇具“玄学”色彩。
由于婚恋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基因相亲”、“AI相亲”应运而生,并且已应用于婚恋层面。对于婚恋方面存在着诸多痛点与难点的中国市场而言,这些加入新技术的方式也许能帮助到许多深陷婚恋烦恼的男女。但是“基因相亲”、“AI相亲”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并非无往而不利。
基因与AI为“脱单”助力,产生显著的实际效用
最近,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调查了近4000位20岁~40岁的单身男女不结婚的理由,其中“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比率最高,占46.8%。在被问到会不会为“脱单”采取一些行动时,有61.4%的受访对象表示“不会采取什么特别行动”。
由此可以感受到日本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婚恋没有太过强烈的渴求,但是这种风气造成新增人口下降,老龄化愈加严重,导致国家竞争力下降,中国现在开放生二胎,个中原因也与日本有相似之处。
在生活中,“单身”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有不少人是主动单身,但也有许多人是出于各种现实因素而被迫单身。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理应尊重不同的选择,但也要对“单身一族”给予帮助。
于是,日本出现了“基因相亲”项目。参加者需先缴纳中介费和几万日元的基因检测费,在匹配到基因最合适的那个人之后就会安排见面。见面时双方不知道对方的一切个人信息,只凭借一张“速配卡”交流。速配卡上的数值如若大于70%,表示两人相似度高,相容性低,如小于70%则相反。
这种标准依据的是怎样的原理呢?早在1995年,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生物学家Klaus Wedekind做了“汗味T恤”实验:让44位男士穿上新T恤,再让49位女士闻这些T恤选出她们喜欢的味道。结果表明女士们更喜欢与自己HLA遗传基因差异大的男士T恤上的汗味。
在人类的免疫系统中,有一组名为HLA(白血球抗原)的基因,负责识别外来细胞,同时也决定身体发出的独特气味。HLA基因差异大的男女更容易相互吸引,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在已有的HLA基因库中进行搜索,就能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此外,男女HLA基因差异大,能够刺激孕妇和胎儿需要的抗体,最大限度降低母体免疫系统攻击胎儿的可能性,让生产更加顺利,而这样的孩子更加健康,各方面素质也相对较高。
这并不是板上钉钉的结论,但基因配对之风已然兴起。在瑞士,基因测试公司GenePartner在2009年就已推出类似的服务,该公司表示如果基因匹配的好,那么伴侣之间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出轨几率大幅降低,后代也更加健康。
在中国,复旦大学与上海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在更早的2004年就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人类基因组测试结果,针对中国人的特殊基因推出了“基因相亲”服务,当时还与不少交友网站有相关合作。
然而人是高级动物,人类找寻伴侣并不只是简单的基因配对,我们有复杂的情感,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否则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了,而这些需求都是基因配对无法满足的,此时就轮到AI“大显身手”了。
在日本的《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希望年轻人能够通过AI匹配等方式提升结婚率。目前加入AI技术的婚恋软件已然在日本流行开来,用户只需提供一些基本资料,AI就能从大数据中找到匹配者。
当今社会,“忙”是显著特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渐趋冷淡,交个朋友尚且困难,更遑论婚恋。与此同时,线上相亲成了一种新风潮。2012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明,线上相亲已成为热度仅次于熟人介绍的婚恋途径,而AI匹配机制恰好可以与对人们极具吸引力的互联网中的“社交”元素相结合。
例如一款名为Dating AI的软件,可以在获取用户对相貌的偏好之后,通过图像识别与算法找到最佳匹配者;
2017年8月,谷歌推出了AI相亲应用Belong。通常在社交软件中,用户需要与多个人聊天之后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而Belong中的AI与机器学习技术会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之下自主分析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互动情况等数据,并为用户推荐与自身喜好相契合的线下活动,大幅提升“脱单”几率。
在生活中,许多自认为是“恋爱废”的人缺乏交际能力与主观能动性,通俗地讲就是“懒”。针对这个问题,一款名为Connectidy的相亲软件甚至可以帮助用户检测聊天语气是否合时宜。Connectidy中的AI助手Tone Analyzer会探寻不同情绪的句子,然后根据用户自身的特质,向用户展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这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一些不擅社交的人把天聊“死”。
在基因、AI这类先进技术的加持下,找对象准确率更高、耗时更短,在实践中也收获了正向的效果。例如日本爱媛县从2011年起在集体相亲活动中引入了AI技术对参与者进行筛选与匹配,而后相亲成功率提升了16%。
基因与AI相亲并非无往不利,可借力但不可盲从
以基因与AI为依据的相亲,比八字、星座之类的“玄学”要靠谱,起码它们基于现代科学,更加有迹可循。与其到现在已经泛滥的网站上输入自己的生辰和星座做一些爱情测试,或匹配到另一些固定生辰和星座的人,还真就不如测一测自己的基因,或者把与自身相关的数据拿给AI分析一番。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因与AI相亲的方式依然存在局限性。
要知道,人不只有基因,还有情绪、性格等等,只靠几条基因就确定伴侣这种事还是不够慎重。况且基因技术及实际应用层面尚不算成熟,许多理论也仅仅是停留于“理论层面”,仍需事实加以印证。
在价格上,基因配对也需几千上万乃至更高。这价格虽说不上是“天价”,但也绝不算亲民,所以普及率不高,况且中国的人均经济实力不及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所以基因相亲尚且不是可以倚重的方式。
要说比基因相亲更流行的应该是AI相亲。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在中国的高速发展给这样的相亲方式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条件,用户在各类软件平台中也积累了足可供AI分析的个人信息。按照AI技术目前的发展速度,精准匹配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AI认为的“合适”未必适合人类。
诚然,AI能通过海量数据不断学习,为不同的人设立不同的标准。可在婚恋这件事上,“爱情”是基础,而爱情更多的是产生于情绪、精神层面的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反应成因复杂且难以预估。
AI对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客观理性的,可爱情偏偏是主观感性的。况且在提供关于自己的信息时,人们往往出于自我美化和修饰,提供的信息通常失真,看看现在多少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张照片都得经过10级美颜加滤镜,就可想而知为了找对象而提供的个人信息在可信度方面有多少了。
即使人们上传的都是不加矫饰的真实信息,AI能够分析出的也只是基于这些信息之上的形象,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人品、心性、精神层面的特质是AI无法获知的。而且用AI来进行匹配相亲,就好比现在相亲市场上有些大爷大妈为儿女找对象列出的那些硬性条件:身高180、博士、公务员等等。
就算是找到了所有硬性条件都符合的那个人,恋爱和婚姻就一定会幸福吗?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人对另一半的需求也千差万别:有人在乎容貌,有人在乎物质,有人在乎人品...但真正能令你心动的未必是对方有多成功,或许仅仅是“那天下午阳光很好,你穿了一件白衬衫”。而能够维持婚姻的也不完全是那些硬性指标,更多的是双方的生活方式合拍、性格互补、价值观一致与真心相待。
反过来说,就算对方是条件优质的成功人士,你也可能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者对方的一些坏毛病而无法忍受对方。所以就算AI当初的匹配率是99%,最后导致婚恋关系不可挽回的导火索也许恰好就在那不匹配的1%中。
诚然,恋爱与婚姻需要看硬性条件,古代讲求“门当户对”并非毫无道理,但一切向标准看齐的婚恋方式注定弊大于利。基因与AI当然可以给出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由于人不可能如研究数学问题那般严谨地对待婚恋,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情绪变化等因素是基因不能决定的,也是AI不可预料的。
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往往最后能成为夫妻的未必是各方面条件都最合适的,许多时候两个外人看着极不合适的人却能过一辈子。因为感情这东西委实无法预料,更无法用所谓的“指标”去框定。
总的来说,基因和AI在当下的婚恋依据中还是比较靠谱的。但人不是摆设,不是机器,不是可以直接下定论的生物。基因和AI当然可以作为婚恋的参照,但完全依赖几条基因或AI则不可取,命运是注定还是偶然?也许两者都有,但在这交错的命运中,唯一不改变的,就是不停改变,故而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盲从盲信”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关键是要有相亲的意愿啊!
基因与AI可以有助于开始,但是,并不能对此后的过程和结果有 “特别大” 的保障。换句话说,基因和AI会有助于决策,但是,此后的实施却基本是另一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