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针孔摄像头,人们一直不堪其扰。
不久之前,有网友就在微博爆料称,10月17日自己入住速8酒店潍坊学院北门某店房间时,在正对床铺的桌子下面,发现了一个针孔摄像头。从视频上可以看出,摄像头被安装在桌子背面的穿线孔位置,不留意很难察觉到。
近些年来,酒店中被安装针孔摄像头的事件越来越多,由于体积小、易安装、价格便宜等特点,绝大多数入住者,很难察觉到个人隐私已经暴露到光天化日之下。
更可怕的是,从摄像头买卖,到悄悄安装在酒店房间进行偷拍,再到出售账号或者付费观看,已形成了一条完整地下产业链,公众面临防不胜防的隐私泄露风险。
据《新京报》报道,一位从事该黑产的人士表示,只需288元,便可以得到8个酒店房间监控,12个家庭房间监控;某街拍网站更是有网友声称,可以20元一条的价格收购偷拍的女性裙底视频。
偷拍行为不分国界,今年3月韩国爆出大规模的酒店偷拍事件,大约有1600人在投宿韩国各地10个城市的约30家酒店时遭到偷拍,并且内容还在网络上进行直播,供付费的顾客观赏。
偷拍不法行为猖獗,与这类“作案工具”购买便捷有着密切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就颁布了《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禁止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但这项规定也没有令商家彻底停止对针孔摄像机的售卖。
目前市场上的针孔摄像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带红外功能的针孔摄像头,可在光源不足的情况下正常拍摄,一种则是普通摄像头,光源不足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清晰影像。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微型摄像头”,随即出现不少商品,打着“无声无光拍摄、超长待机”等宣传语,其中销量过万的产品不在少数。购买者用于家庭正常监控倒也无可厚非,但这类产品的隐蔽性和实用性显然超过了家庭监控需要,虽然部分商家将其功能定位为现场取证、金钱交易等,但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后果就很难预料。
其次,各种“变装”摄像头更让人们防不胜防,蓝牙音响、路由器、插座、电视遥控器、纸巾盒……可以说,无处不在的生活用品,都有可能暴露人们的隐私。
那么,在此类事件频发的酒店,该如何有效预防被偷拍呢?
此前,钛媒体曾在《反窃密猎人》一文中揭秘,装在酒店的针孔摄像头,绝大部分是定时的,固定在晚上某个时刻开机偷拍。还有一种针孔摄像头伪装成螺丝钉,这类偷拍设备比较容易出现在酒店淋浴间。
常见的做法是,住进酒店后关上灯,通过手机的摄像功能看周围环境,尤其是床头柜、插座、空调、天花板、路由器、花瓶等各种可能藏匿摄像头的地方,如发现红点,大概率就藏有针孔摄像头。
不过,这种方法对于不具备夜视功能的摄像头无效,所以如果手机检测不出来,想防止偷拍最好把灯关掉,只留一个非常微弱的灯,这样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会比较模糊,由此达到防偷拍的效果。
针对普通摄像头,也可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寻找反光物,来确认摄像头的位置。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带有红色玻璃镜片的光学反偷拍检测仪器,可以识别摄像头发出的红外补光,来定位摄像头的位置。
利用无线电波信号探测仪也能检测针孔摄像头位置,不过此类设备有灵敏度高低之分,找到一款好用的探测仪也不太容易。
此外,还有一些通过WiFi网络分析识别偷拍设备的App,其工作原理为,当装有反偷拍App的智能手机与隐藏摄像头连接了同一个无线网络,该App即可综合分析网络内设备节点的各种特征,判断是否有可疑摄像头。
不过,这一检测方式对不联网工作,以及不处于同一个WiFi环境下的隐藏摄像头不起作用。钛媒体注意到,现在不少摄像头支持WiFi热点发射功能,即使没有网络,也能通过摄像头发射的热点实时监控。
针对一些购买智能摄像头的用户,被黑客破解密码、侵入相关系统,偷看或直播智能摄像头监控内容的情况,除了定期更换密码、还要将摄像头安装远离隐私地带等,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视频流出,要立即联系平台方进行维权。
偷拍现象愈演愈烈,也引起了一些互联网大厂的注意。
前几日,国内两大移动软件巨头360、百度先后推出“偷拍检测”应用。据悉,该应用专为普通用户设计,通过分析WiFi环境下的设备连接情况,来判断有无微型摄像头。不过,针对更加先进的针孔摄像头,还是需要借助更加专业的设备。
当前,市面上已有多款同类App,技术原理也大同小异。此次360、百度推出该类应用,基于大厂强大的云计算、数据分析等能力,或将提升检测效率,但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防范被偷拍。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这些大厂的跟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反偷拍技术革新。
在现阶段,百分百杜绝偷拍不太现实,需要从技术、法律等层面寻找解决方案,如确立摄像头产品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厂家一律禁止生产及销售,同时加大对偷拍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才有可能从根源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本文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