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耽改剧”

它还能成为吸金利器吗

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田艳红,责编 | 冯羽

最近的耽美圈可谓相当热闹。

去年出演由《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而跻身顶流的明星肖战,因其粉丝举报同人作品网站AO3而被卷入风波,部分网友发起了“抵制肖战代言产品”的行动;

由小说《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改编的影视剧《晧衣行》进入选角阶段,但网友却因罗云熙与陈飞宇将出演主角的传闻吵翻了天;

网上爆出《撒野》将影视化并改名《左肩有你》,朱致灵和谭泉分别饰演主人公顾飞、蒋丞,此消息一出也引起原著粉的抗议。

如果你不熟悉耽美圈,对这些新闻或名词可能会一头雾水。事实上,“耽美”指的是男性间的爱情,是“Boy’s love”的简称,一般都是小说或漫画中的文学人物。 

喜欢这类作品的女性也被称为“腐女”,是她们撑起了这个看似小众的市场。近两年来,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似乎有爆火趋势。

然而一个令腐女群体失望的现实是,耽美题材内容仍面临不小的政策风险,各类授权作品能否顺利改编、并如愿定档上线,仍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1、耽改剧成“香饽饽”

“对于《撒野》的选角确实不太满意,这和演技没有关系,仅是因为两位演员给我的感觉达不到心理预期,即使拍摄出来上线后也不会观看。”90后女生张思琪告诉「创业最前线」,她入耽美圈已经有4年时间,读过的耽美小说有百余部。

“我在读小说时,会在脑海里幻想主人公的形象。如果明星比较贴合原著并且符合我的幻想,我会支持影视作品并推荐给朋友,比如《镇魂》。”她说。

一直标榜自己是佛系性格的张思琪表示,对于不喜欢的耽改剧她不会批评更不会辱骂,只是会选择不观看。“与其浪费时间关注无用的事,不如节省下来看自己喜欢的小说才更加明智。”

目前张思琪正在三刷priest(晋江文学城作者)的《默读》和《杀破狼》,偶尔还会边看小说边听这两部作品的广播剧。

事实上,从2014年《类似爱情》出现至今,以纯耽美、兄弟情甚至改编为BG(异性恋)感情戏上线的耽美IP有很多,但成功者寥寥,目前仅有《上瘾》《镇魂》《陈情令》,其余作品在市场上根本毫无水花。

(资料来源于网络)

不过2019年《陈情令》爆火,终于让原本“圈地自萌”的耽美文化透露出商业化的微光。

公开资料显示,《陈情令》的官方ost(影视原声音乐)电子专辑收入高达2250万。《陈情令》剧组也趁机在泰国和南京开办演唱会捞金,其中南京原价1980元的演唱会门票被黄牛炒到了15万元,可见该作品的火爆程度。

除此之外,平台方腾讯视频还凭借“30元提前看大结局”的方式,收割了一大波流量,最终超前点播付费收入高达1.56亿元。

在当前略显沉寂的影视圈,“耽改剧”异军突起,也让资本找到难得的标的。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正在拍摄、立项或筹备的耽美小说影视化作品已有56部,包括priest的《默读》、《杀破狼》,墨香铜臭的《天官赐福》,以及《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伪装学渣》和《死亡万花筒》等。

在95后女生江莱(入耽美圈7年)看来,耽改剧集中爆发是一场疯狂逐利的资本游戏,不过是看到了耽美圈女性群体的消费力,消费者喜欢什么,他们就创造什么。

(资料来源于网络)

不过市场的火爆也引起了一些从业者的担忧。

“这其实是一种不太理智的行为。”影视从业者范正元告诉「创业最前线」,现在市场上能够带动流量的剧有三类:第一类是古装剧,大制作且成本比较高,一般是头部公司在做;第二类是现代剧、甜宠剧;第三类就是耽美、盗墓这种偏小众题材剧。

“前两类是整个市场一直在做,产量比较大的一个方向。但因为《陈情令》的爆火,很多人都往耽改剧这边跑,这种行为不提倡。”范正元说。

在他看来,该剧的成功不仅仅是制作公司的功劳,它结合了平台、投资方、演员,IP本身的热度以及暑假档等因素,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盲目地把过多精力投放到耽改剧上,播放后的效果不一定能达到预期,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范正元补充道。

编剧刘芳也认可这一说法。作为《长安诺》和《大唐荣耀》这两部热门影视作品的编剧,刘芳对近几年的耽该剧热潮也有所了解,她认为耽改剧扎堆并不是好事。

“因为耽改剧本身应该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小花,如果大面积出现会令人审美疲劳,也可能会引起非目标观众的反感。如果仅是为了应景拍摄耽改剧,在耽美IP的挑选上不够慎重,失败的几率就很大。”刘芳说道。

 2、耽改即魔改?

针对大批耽美IP被影视化,很多书粉内心是抗议、拒绝的,甚至有很多粉丝直呼“耽改即魔改”,他们认为投资者只是利用耽美IP,却否定了耽美感情。

的确,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耽美小说一旦被影视化,剧中主角的爱情就会被改成“社会主义兄弟情”。但某些耽改剧为了利益又开始打擦边球,不过是为了吊足剧迷的胃口。

毕竟因为题材的缘故,耽改剧想要完全按照原著进行改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是比较成功的《陈情令》,也只能暗中撒糖,粉丝只好从各种细枝末节脑补,但这也成为许多剧迷心中的“意难平”。

江莱表示,作为原著党,很多人对于耽改剧的第一反应都是怀着质疑态度,很担心毁原著,或者说毁掉看书时心中构想的那个虚拟角色。

特别是如果出品方没有尊重原著的态度,出于各种目的大肆改编,“耽美”核心的感情牵绊会被彻底去掉,剩下的不过是借着原著的皮和热度在讲另一个故事罢了。

原著党的另一层顾虑是,看书时读者喜欢的仅仅是书中的角色,也就是现在说的“纸片人”。

而当有真人演绎时,为了宣传,原著角色常常会和演员一起捆绑销售,角色往往会沦为替演员造势的工具,而对原本书中角色的讨论空间也会被进一步挤压。典型的例子就是《盗墓笔记》书粉和某主角粉丝的舆论骂战。

“其实种种顾虑都是出于原著粉对原著的喜爱,担心被魔改和利用。对我个人而言,遇到不太满意的改编,就会避开,不看、不关注、不在社交平台上讨论……也是尊重已经卖出了版权的作者,如果他本人没有发声,作为读者就不应该倒逼作者。”江莱说。

而在刘芳看来,有的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IP改编难度很大,首先它的网络语言和网络风格特别明显,甚至很多小说里有特别恢弘奇幻的名场面,但作者笔下的天马行空,普通的特效和拍摄手法无法呈现出来,编剧首先要做一些落地工作。

另外,有的小说里情绪描写多,情节描写较少,编剧需要把情绪的内容做情节化调整。

例如有的小说里描写的“一晃几年过去”,这中间的事情小说里根本没有详细描写,而作为影视剧来说,一个情绪不可能就这么一笔带过,编剧就要把这些内容填充进去铺开来写。

还有在人设方面,小说里的主人公从头到尾可以是一个状态,但这种人设在影视剧里就会被认为没有人物弧线,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转变,这样整个戏才有张力,不过改动后就会和原著不太一样。

“所以一些小说的粉丝,抱怨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改那样改,其实很多小说不可能都像金庸的作品一样直接拿来就能用。大部分小说里有很多东西是省略的,需要编剧去填充。”刘芳介绍,还有一些内容编剧需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改编,这些都是小说和影视剧的区别。

“不是所有的耽美小说都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刘芳说。因为有一些小说只有情感线,或者全程都在“开车”。而适合影视化并且比较容易改编的小说,是那些在剔除掉男男之间情感线之后,情节线依然充盈且人物丰满的作品。

例如《魔道祖师》小说本身的情节线就非常丰富,它描写了江湖里人物的爱恨情仇,各个门派的势力和线索都十分详尽,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线,这样的小说就有很好的改编基础。“即便没有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个故事也完全可以成立。”

但具备充分改编基础的小说可遇不可求。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既消除原著粉丝的怨气,又要兼顾普通受众的内容需求,成为了编剧的“心头石”,当然这也是制作方和投资方的一大挑战。

 3、蛋糕甜而小

尽管国内耽美IP影视作品只是主流之外的一类小众文化,但资本还是不愿放过耽美背后那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实际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耽美作品于1976年左右诞生在日本,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传入中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略的亚文化——从文学、漫画、广播剧和影视剧,再到现在流行的“社会主义兄弟情”真人CP从能看到耽美的身影。

这主要与耽美文化背后的大批腐女粉丝群体有关。数据显示,耽美受众多集中在18岁-25岁之间,只要抓住了这些年轻受众,就能进一步突破耽美市场。

张思琪介绍,如果特别喜欢某一部小说,她就会把相关的作品都买了。例如她将《魔道祖师》的小说、广播剧(三季)、漫画、以及与品牌联名的彩妆礼盒等通通收入囊中,甚至还和朋友们去过《魔道祖师》主题餐厅。

她每个月在这方面的消费大概有300元,包括在晋江文学城充值看小说,在喜马拉雅和猫耳FM听广播剧,以及购买其他衍生品,偶尔也会为了追线下活动一掷千金。“一入腐圈深似海,从此节操和钱财都是路人。”张思琪感慨道。

在刘芳看来,耽美作品之所以备受追捧,是因为女性受众变多,增加了对耽美文化的话语权,但耽改剧出圈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电视剧是一个商业化大众行为,而耽美只是一个小众市场。如果资本一窝蜂涌入,很可能会导致本身出口就很窄的市场变得更加拥挤,反而会影响这个圈子发展。“其实喜欢看耽改剧的人就固定这么多,每年1-2部基本就已经饱和,毕竟是一个小众蛋糕。”刘芳说。

另一方面,优秀的耽美IP早已被瓜分殆尽,目前很难再找到像《魔道祖师》这样的顶级IP,目前在悄悄选角、秘密拍摄的IP都是几年前储备的经典作品。

不过在范正元看来,虽然纯耽美的用户基数不大,但整个亚文化圈是庞大的。

未来随着耽美内容呈现方式多元化,它会将更多人拉进圈子里,比如说肖战的“颜粉”、肖战和王一博的“CP粉”等,或许会因为主演的样貌和情感线进入耽美圈。在这一过程中,耽美圈的边界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不过仍然要警惕的是,像耽改剧这种敏感度较高的题材随时面临着未知的风险。

换言之,耽美市场这块蛋糕虽然看着美味,但想要分到一块却并不容易。

注:文中张思琪、范正元、江莱均为化名。

本文系作者 创业最前线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