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快讯 | 2月11日消息:上交所网站昨日公布关于终止对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同时,上交所披露,柔宇科技和保荐人中信证券在2月9日提交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上交所因此终止对其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上交所文件
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和办公教育等行业。
2020年11月,柔宇科技曾传出搁置美国上市计划、转向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去年最后一天,柔宇科技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正式冲刺科创板。
柔宇科技原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发行股数不超过12,000万股,拟募集资金144.34亿元,其中,4.62亿元用于柔性前沿技术研发项目,49.39亿元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11.24亿元用于柔性技术的企业解决方案开发项目,7.10亿元用于新一代柔性智能终端开发项目,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柔宇科技和中信证券即主动打起退堂鼓,被认为可能是财务数据欠佳、亏损幅度较大。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合计营收5.17亿元。同期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亏损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9.6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31.95亿元,亏损幅度不断加大。
柔宇科技将其归结为研发费用的增加。据悉,柔宇科技2017-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亿元、4.9亿元、5.9亿元、5.8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为247.87%、447.88%、258.25%、502.01%。其中可以看到,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接近2019年全年的研发投入。
此外,柔宇科技备受质疑的还包括产能利用率。在2018年-2019年间,按产量和同期设计产能进行测算,其全柔性显示屏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和31%,但在2020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大幅滑坡至5%。持续的亏损,是否与产能利用存在掣肘关系,不得而知。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柔宇科技与空中客车、中国移动、LV、丰田、李宁等约500家企业展开合作,相关全柔性显示和传感技术在移动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运动时尚、智能家居和办公教育等行业有所应用。
在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自鸿看来,To B和To C齐头并进是最适合柔宇的商业模式。
早在2020年,柔宇科技估值就已高达60亿美元,据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在国内前200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中,柔宇科技排名第12名。如IPO能顺利进行、拟发行新股不超过25%,其估值还将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如今,从柔宇科技的招股书中可知,其未来还将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丧失了资本市场的助力,给柔宇科技未来的发展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如今,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对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监管不断强化,令部分企业和中介机构选择及时撤回上市申请。
2月10日,深交所创业板同样有6家企业因主动申请撤回上市材料而导致上市审核终止,分别为湘园新材、恒兴科技、建科集团、贝尔生物、创智和宇、恐龙园,创下单日撤回纪录。
(钛媒体编辑陶淘综合自经济观察报、券商中国、中国经济网)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