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无可避免变缓时,京东的未来增长在何处?

京东这么多年亏损还没倒下,如今又盈利的原因在哪?京东的增长边际在何处,未来是否还有新的机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老铁

本文我们将重点探讨京东以下问题:其一,京东这么多年亏损还没倒下,如今又盈利的原因在哪;其二,京东的增长边际在何处,未来是否还有新的机会。

我们先整理了近年京东GMV与全国线上零售总额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2017年京东对GMV口径进行调整,使得2017年增长有较大起伏,但其后增长曲线趋于平滑,且与全国线上零售同比增速领先在8-10个百分点之间,尤其在零售业极为困难的2020年,此曲线也未有明显变化。

2020年京东GMV超过26000亿元,同比增长2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呢?我们查询,阿里在2016财年GMV超过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7%,但当期国内线上零售同比增速在33.3%。

也就说,单以企业而言,京东GMV增速略低,但如果放在行业的景气背景下,2015年前后线上零售仍处于快速增长势头,阿里成绩更似顺周期,而京东在2020年则呈明显的逆周期。

对于零售企业,无论概念怎么变换,业务形态如何调整,考虑其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无非以下几点:1.总销量,线上企业通常以GMV判断;2.年度购买用户,这代表平台吸引力;3.利润情况,代表企业经营持久性。

当我们梳理完GMV之后,其年度购买用户增长以及单用户贡献也纳入我们思考之中,见下图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京东年度购买用户都弱于GMV的增长,如2018年年度购买用户较上年仅增加1200多万,但GMV却增长30%有余。彼时渠道下沉,向下沉市场要用户几乎成为行业一种共识,京东在此反应较慢,挖掘原有客户群的购物潜力成为当时拉动GMV的主要手段。

2019年之后,年底购买用户表现转好,2019年同比增长19%,但仍然弱于GMV增速,当期为单年度购买用户消费峰值,但在2020年,年度购买用户增长了30.4%,成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年份,跑赢GMV,也就是说在2020年,用户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单用户消费潜力挖掘的贡献。

从GMV=年度购买用户*单用户贡献量,这一公式入手,对于京东而言,深挖单用户消费其边际收益是越发收窄的,要确保GMV的平稳增长就要在年度购买用户处下手,且能确保用户的购买欲望不会衰减。

当2018年京东年度购买用户增长乏力之时,市场中弥漫消极情绪,也是在情理之中,那么又为何在随后两年走出低谷呢?此前我仅将注意力放在了京喜上,作为一款目标为下沉市场用户的产品,京喜却确实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仅是如此吗?考虑到京喜的客单价较低,如果大量下沉市场用户涌入,必然会拉低单年度购买用户对GMV的贡献,但在2019-2020年该数据又未发生太大变化。

我们用市场费用的年度增加值,除以年度购买用户的净增量,大致测算京东在年度购买用户方面的获客边际成本,见下图

除2018年以外,京东年度购买用户的边际成本大都在50元上下,为什么2018年会有此情况呢?我们认为:

其一,2018年高层危机之后,为平息舆论以及应激性措施,可能会占用部分市场费用,且内部管理出现变动之时,投放和运营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加之当时下沉市场成为主要行业分氛围,也会分流一部分注意力;

其二,2018物流独立之后,也占用部分市场费用,创新型业务在当时也比比皆是,占用市场费用较多。

但剔除2018年突发情况,由于其他年份都在50元上下,也就是说:照此趋势下去,京东年底购买用户增量的多寡将主要取决于市场费用的投入力度。 

花钱买用户对京东仍然是个好生意,那么年度购买用户指标的长期增长就要看损益表了:企业能否为市场部门创造良好的预算基础。

我们又整理了多年来京东的经营性利润和经营利润率情况,见下图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京东经营性利润率一直在改善区间,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到2018年略有下滑,导致当期市场费用支出相对保守,但整体判断,经营性数据的持续好转给了市场费用较为充裕的空间。

这自然就引起了下一个问题,此局面能持续多久呢?

2020年曾被舆论认为是电商业最好和最坏的一年,最坏可以理解,疫情最为严峻的第一季度,发货,物流,配送障碍重重,但最好一年其原理则是,特殊时期培育和加强了电商业的受众程度,甚至原有线下零售业态会加速向线上化迁移。

但我们并不如此极端的乐观和悲观。

2020年固然线上增长提振了整个消费市场的信心,但不可否认10.9%的同比增长也属于历史低水平,线上零售增速逐渐衰减的趋势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零售企业,身处于一个行业外延速度放缓的时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结合前文分析,由于线上零售增速仍然会放缓,对于京东,未来GMV增长也会放缓。 

当市场费用扩张之后,要么获客边际成本飙升,要么下沉用户的涌入会摊薄单用户购买金额,这几乎也是明确的,换句话说,市场费用对于获客而言总有边界,GMV的无限快速膨胀也是相当之难的。

对于京东,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认为,对于零售企业我们一方面要看GMV的增长,这代表平台对零售资源的撬动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更看营收质量,对于京东从存量GMV中获取更多的利润是可取的。

比如开放平台,此前有评论认为京东开放平台或许已经到边界,否则可能会挤占原属于自营业务的流量资源,是这样吗?

我们整理了近两年以来京东广告和自营的业务的增长情况,见下图

受开放思维影响,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市场和广告收入增长几乎都大于自营业务,但在2020年,可能由于京东为商家主动降费用,并给以流量倾斜,且自营业务又由于物流等优势获得快速增长势头,但在Q4,广告收入在外部环境好转之后,随即快速增长。

但我们也在上图中发现,自营业务和广告业务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大多数时间乃是同进退,由于广告业务大多为开放平台商家投放,很容易得出:目前开放平台尚未到挤占自营业务资源的时期。

在市场费用仍然在大量支出之时,外采流量和用户还在增长周期内,GMV的大饼还在摊开过程中,自营也好,开放商家也罢都在享受此红利,不到资源内卷的时候。

2020年Q4,京东仓储周转周期降到了33.4天的低点,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仓储管理做的好,如用数据化管理,降低了仓储规模,节省现金流,这固然是值得夸奖的,但考虑到2020年Q4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仍接近30%,我们隐隐觉得:这是不是京东在有意控制自营扩张的结果,而一部分业务转由第三方服务。

以上只是猜测,但事实上,在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定位,第三方企业将产品全链路托管于京东,用户理论上也可获得与自营同样的服务。

在京东物流招股书的分析文章中,我们曾预测京东物流2019年大致承接了开放商家100亿元的业务量,且未来潜力会在300-400亿元区间,若是如此,对于京东商城就可以将一部分自营业务腾出交由第三方。

目前尚未有官方信息披露,但我们认为中短期内此趋势是相当明显的:京东用物流承接第三方商家,自营只负责核心主要品类,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性。

在过去今年时间里,京东之所以能盈利在于开放平台的利润率,GMV的利润含金量陡增,而之所以在2018年之后开放平台还能持续进行,主要原因是物流资产进行ABS之后,资产被盘活,解决了现金流问题,企业不再以客户账期来充盈现金流,事实上此后京东应付账款账期一直在下降区间,这也都在降低部分自营品类的重要性,提升开放平台的权重。

总结全文:1.京东的盈利性还在改善区间,其重点在开放平台的持久性,以及物流业务“一体化供应链”对开放平台的获客能力;2.由于盈利还在改善,市场费用的预算空间就较大,只要企业不发生黑天鹅事件,用户基数应该还会增长;3.总GMV还会增长,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京东要调整预期,从GMV数据增长向盈利性增长转移。

本文系作者 思辨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8:21

永安药业: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勇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08:20

罗曼股份:中标4.03亿元光伏电站项目

08:18

江苏吴中:控股股东关联方资金,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08:13

艾罗能源: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08:11

中微公司:董事长及财务负责人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40.5万股公司股份

08:11

中航机载:中航投资拟向实际控制人转让公司2268万股股份

08:11

宏盛华源:预中标约6.16亿元国家电网项目

08:08

金价大跌,部分品牌首饰金报价重回“8字头”

08:07

兴业银锡:拟4.54亿元收购大西洋锡业有限公司

08:05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类股美股盘前交易中下跌2.4%

08:03

上汽集团:4月整车销量为37.7万辆,同比增长4.6%

08:00

电投能源: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股票停牌

07:59

仙琚制药: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没1.95亿元

07:53

张小泉:特定股东金燕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

07:53

软通动力:股东CEL Bravo Limited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07:52

欣天科技:持股5%以上股东薛枫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07:52

银之杰:持股5%以上股东何晔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07:51

*ST万方:持股5%以上股东双阳农商行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07:50

东威科技:董事及特定股东拟合计减持0.86%公司股份

07:50

楚环科技:股东计划减持不超总股本的3%

51
12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