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连演 50 余场,观众评价“唤醒红色记忆”

城视
《再回延安》打破了镜框式的“坐着看”的剧场设置,而让观众随着剧情“行进式”观摩,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红色旅游的产业化、系列化和IP化,未来或将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全新方式。

《再回延安》演出剧场

《再回延安》演出剧场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17岁的红军战士刘宝顺,带上牺牲战友的祝福,念着班长绣在红旗边缘的这句话,撑着红旗班那面旗帜独自走出了草地……

这反复演绎的一幕,出自6月11日开演的红色沉浸演艺剧《再回延安》的表演现场。而剧中角色“班长”刘宝顺口中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热风》。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再回延安》红色沉浸情景体验剧背后的操刀手,是“印象系列”、“又见系列”的国内知名文旅创作导演张冬、丛明玲,于6月11日首演。两位导演告诉钛媒体App,“打造这样一部戏剧,是为了让观众在建党百年之际,抛开宣教式的被动红色教育,沉浸式地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

摄人心魂的“行进式”表演观摩体验

《再回延安》独具口碑的沉浸式体验感,来自其行进式的观演方式。

近年来,随着观众对剧场互动式体验度需求的跃升,许多情景剧都试图通过打开观众与演员间的藩篱,也就是戏剧术语的“第四面墙”,将观者更好地转变为体验者。

最早,海外著名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将莎翁的经典戏剧《麦克白》重新演绎,观众可以随着自己的步调穿梭在这个史诗般的故事中,零距离感受故事的魅力。

与此类似的,作为国内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不同于以往镜框式的“坐着看”,而是如《不眠之夜》一般,采取了行进式的观摩形式,让观众在声光电、真实风雪等科技手段中,打造了多重体感的互动式体验。

譬如,爬雪山场景中,四周温度随之下降,在气温的变化中,观众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红军们在雪山峭壁滑落、摔倒、又不断攀爬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揪心;过草地的场景里,空中展开的舞台需要抬头仰望,看见战士们被困于饥饿、伤病之中,更令人倍感征途之艰……

《再回延安》演出画面

《再回延安》演出画面

不同于大量大型舞台剧多采用室外表演的形式,《再回延安》的室内表演,在空间的延展方面缺少了先天的优势,但这部红色沉浸式戏剧的舞台设计,采用声光体验和虚拟现实等布景方式,并不会给人以逼仄感,导演采用了自己独特的安排空间的方式。

在采访中,导演丛明玲对钛媒体App表示,

“作为室内剧,我们用一间记忆的博物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一面不朽的旗帜组成四个室内演艺空间,拓展了室内场景的时间长度和空间维度。

此外,每一位观演人都是戏剧的一部分,观众可以用第一人称亲历红旗班的那段曲折故事和真实岁月,穿梭于南泥湾大生产中,感受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置身于冰冷的长征路上,体会冷风刺骨的艰难。室内相对狭小的空间,反而会让整部戏剧可触摸、有温度,直击每位观众的心灵。”

主角“刘宝顺”的诞生:大量的采风和体验

比起科技的戏剧外壳,故事内涵更是戏剧之魂。对于《再回延安》来说,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用凝练的故事打造了一部年轻人喜爱的红色演艺作品。

《再回延安》以角色“爷爷”刘宝顺的抗战日记展开,从聆听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开始,用倒叙的方式将观众拉回战火纷飞的红色年代。
剧中爷爷形象(钛媒体App编辑拍摄于现场)

剧中爷爷形象与舞台背景(钛媒体App编辑拍摄于现场)

“我叫刘念,是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在遗物中,我发现爷爷留给我的一本日记,里面断断续续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和感触……” 

在刘念的讲述中,人们漫步迈进一座窑洞状建筑,三位红军老战士默默独坐高台,在记忆博物馆中思念牺牲的战友;接下来,观众分别见证了燎原星火、长征路和不朽的旗帜三个与之相关的内容场景。

《再回延安》的创作班底向钛媒体App介绍,整部沉浸式演艺作品的内容来源于一次次的延安采风,将一个个老红军的故事进行整合和淬炼,刘宝顺是千千万万个红军的一个缩影,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

“我们想让红色文化更有活力,想把革命故事讲的更生动、真实,所以剧中的很多桥段都有史实支撑。”导演丛明玲谈到。

值得注意的是,《再回延安》首演在6月11日举办,演出地点也正是在刚刚开幕不久的延安红色旅游新地标——延安红街上。自首演至今已演出 50 余场,观演人已破万,以独特的感官体验与匠心制作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再回延安》沉浸式演出获得的广泛关注,是近年来红色文化热的一个缩影。

据同程旅游的调查显示,22至31岁、42至51岁和21岁以下三个年龄层对红色旅游的偏好度高于其他年龄层人群。特别是在“Z世代”群体当中,红色演艺已经后来居上,成为最受青睐的红色旅游产品之一。红色旅游的产业化、系列化和IP化,未来或将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全新方式。(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陶淘,编辑/葱葱)

本文系作者 陶淘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百年华诞, 告慰无数的英勇牺牲 和, 无私奉献! 民族砥柱, 世纪奋斗之御辱自立, 与, 富国兴邦! 这功绩, 彪炳千秋! 这豪迈, 举世无双!

    回复 2021.07.02 · via iphone
  • 回复 2021.07.01 · via pc
  • 在打卡的路上了

    回复 2021.07.01 · via android
  • 是又见平遥幕后的团队?

    回复 2021.07.01 · via pc
  • 这种新颖的课应该去上一堂

    回复 2021.07.01 · via pc
  • 用好红色资源

    回复 2021.07.01 · via pc
  • 红色文化以沉浸式演艺为载体,体验太棒了

    回复 2021.07.01 · via iphone
  • 沉浸式演出这种形式真好

    回复 2021.07.01 · via pc
  • 很牛的演出!这时候推出恰逢其时

    回复 2021.07.01 · via android
  • 看了文章真想去延安看这个演出!

    回复 2021.07.01 · via h5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2025-07-03 23:03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铁矿石涨近1.5%

2025-07-03 22:58

美日贸易谈判陷僵局,汽车、农业成谈判难点

2025-07-03 22:49

脑再生科技再度暴涨逾120%

2025-07-03 22:48

美制裁多个协助伊朗石油贸易的网络

2025-07-03 22:47

波士顿咨询高管看好中国市场消费潜力,希望国补政策延续

2025-07-03 22:41

泰嘉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2025-07-03 22:40

充电宝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曝部分产线停产,公司暂未回应

2025-07-03 22:39

澳门与泡泡玛特合办文旅项目首阶段吸引逾15万人次

2025-07-03 22:33

美国上周EIA天然气库存为550亿立方英尺

2025-07-03 22:31

韩国来沪游客暴增近150%,东南亚人爱上周五下班去重庆

2025-07-03 22:30

*ST摩登: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5-07-03 22:29

比特币概念股延续本周涨势,Circle涨超4%

2025-07-03 22:27

市值突破3.92万亿美元,英伟达有望成为历史上最具价值公司

2025-07-03 22:27

韶能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亿元,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韶关市国资委

2025-07-03 22:23

国投证券迎来新董事长,原董事长已升任央企高管

2025-07-03 22:23

青龙管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025-07-03 22:17

亚马逊全球机器人部署达到100万台

2025-07-03 22:15

美股太阳能股冲高,第一太阳能涨超10%

2025-07-03 22:10

南共市及伙伴国首脑会议在阿根廷举行

2025-07-03 22:07

水利部: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1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