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不是我一个人说的,所有在移动互联网里“有梦想”却“还没梦到”的人可能都这么想。
如题所见,本文是为了辩驳昨天看到的《微信们,少做平台白日梦了》一文。
科技媒体提供的福利之一就是你能在这里看到各种“梦话”,有的很靠谱,有的是臆想,还有的很二,但起码是很多人追着事、花时间钻研的结果——这种讨论氛围很重要,尤其是当现实情况有些糟糕,需要你重新寻思方法的时候。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现在就处在这个时间点上,两年狂潮平静下来后,大部分人过得并不算如意。就跟社会形态类似,理想的移动互联网格局应该是“橄榄式”的。很显然,目前国内的业态离这个还差得很远——长远来看这对谁都没有好处,包括最顶上那些所谓日进斗金的大佬们。
所以产业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伸出来,戳一下每个决策人的脑袋,于个体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大佬们想赚更多,创业者想更高效地上位),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秩序就出现了。不管你认不认可,这就是规律。
在移动互联网,各方势力权衡之后最新的共同走向,就是基于App的开放平台。需要强调的是,这首先是整个产业高速发展中遭遇瓶颈以后(马太效应增强,普通App到达率、使用率大减等),在探索解决方案时自然选择的一种结果,而非某一势力单方面的强行灌入。大势如此,细化到产品、技术层面的解决,长远看就都不会是问题了。
《微信们,少做平台白日梦了》一文中所述App平台化的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了,这些在移动互联网早期,甚至回退到PC时代从来都是问题,看上去说的人有理,做的人很二。但对于具体的事儿能不能办成,还是应该摆出更可靠的论据,而不是一味地在岸上唱衰。
针对该文作者的质疑,在此做出回应(加粗部分为其观点)。
1. 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平台难,核心原因是碎片化,对用户来说,同样是在线,使用PC和使用手机的状态完全不同,同样的软件,在使用深度和依赖程度上,手机都比PC要浅得多。
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PC不再成为访问互联网的最核心设备。上文作者提到“手机的深度和依赖程度比PC浅”的观点,早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艾瑞咨询最近刚好有组数据,PC的人均每日使用次数是2.77次,人均每日有效使用时间为11.13分钟,相比之下,手机和平板所对应的两组数据分别是21.37次、41.6分钟和10.33次和48.13分钟。使用深度和依赖程度的差距,一目了然。
落实到具体软件,作者说微信之于手机的重要性,远远不如QQ之于PC的重要性,因为微信的功能可以被通讯录、短信代替——这个逻辑的匪夷之处在于,大家现在不都是反过来说的吗?
“浏览器对用户的吸引力因为屏幕小所以下降”的论点也是老掉牙的,屏幕小是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而不是缺点,每一种媒介载体都有自己的特点,适合的应用场景和传播内容都由这些特点决定。因此,只要浏览器把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做到实处,便携的优势加上更加突出内容本身的交互,对用户的干扰少了,体验提升了,使用黏度谈何减弱?
在以上艾瑞的那份报告中,2013年5月,微信和UC浏览器的日均覆盖人数分别排在数十万种App中的第1和第3位,流量集中度还是非常高,平台化的先决条件完全已经具备了。
工具类应用盲目地平台化是非常危险的,你首先还是要符合用户的某种 核心诉求,可以是交流,可以是娱乐,在满足核心用户的诉求之后,把相应功能做到极致,不要变得越来越臃肿。
这个观点里,最核心的点在于用户需求、体验和习惯之间的博弈。产品,尤其是手机App变臃肿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背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影响了体验和满意度,但不意味着平台化就一定是变臃肿的过程。
苹果开创的“App生态”的确在先期建立了这样一种用户意识,即每个App就是一个功能,在桌面上一字排开,简单明了不臃肿。但问题是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不臃肿感”仅来自于单个产品本身——一旦“简单明了”的App堆满了桌面,并且考虑到下载每一个App的流程路径(搜索、点击、输密码、等待)和是不是弹出来的升级提示,你就知道什么叫压迫感了。
在实现一个用户需求时,当某环节体验出现问题,如果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么用户习惯就可以被改变,即使这是一个很牢固的习惯。
App的平台化就是这样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解决的核心矛盾是用户到达和升级的高成本——对于大部分的服务来说(比如视频和银行,游戏之类重体验的应用不算),用户并不需要耗费相对比较大的精力去维护一个App,完全可以用更轻量级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微信+公众账号,以及UC最近推出的UC+开放平台中,浏览器+插件的组合拳。
对于用户来说,几个高频App+一堆轻量级服务(插件或Web)的使用和维护压力,远远小于满屏的App,习惯可以通过教育慢慢培养,但势头肯定是会往好的方向走。
当然,即使采用开放定制的形式,App在平台化过程中,也需要时刻注重交互设计和功能添加的合理性。平台向左,臃肿向右,决定走向的根本因素就是平台化过程是否尊从了产品主基因,提供目标用户群需要的周边服务,解决与核心需求配套的周边需求。否则,就是无意义的功能堆砌。比如,墨迹天气加入“穿衣建议”功能就非常合理;但如果加入游戏频道,那就是“臃肿”。这也是为什么主功能更加私密的微信,在平台化过程中如此谨慎的原因。
而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得到更多的用户。在App Store模式几乎彻底沦为“刷榜者为先”的背景下,平台化的App,或者说超级App能否成为另一个有价值的分发渠道,是他们入伙的关键因素所在——至少从目前一些创业者的反馈来看,在高频、大用户量超级App做推广这种形式,还是值得一试的:景点门票打折这款应用,看名字就知道并不算是使用特别频繁的应用类型,接入微信和UC+平台后,全网超过8%的订单来自微信,而UC插件的激活量也超过了其自身开发的App。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还是一个:无论从用户还是开发者角度来看,App的平台化都是产业规律下的一种自然选择结果,虽然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从长远走势来看,是符合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特点的。
最后引用冯骥才的一句话:评说一件事,最好的位置是站在门槛上,一只脚里边,一只脚踏在外边。是不是白日梦,得换着角度看。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