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开放平台,除了腾讯。” 一位开发经验接近10年的创业者曾在一次采访中对钛媒体编辑如是说。
这位开发者,曾赶上了自2008年由人人网引爆的第一拨开放平台热。不过最初是出于兴趣练手,并没有赚钱的概念,当时开放平台不够成熟的环境也使得“赚钱无道”。而直到加入腾讯平台,他才复燃创业的激情。白手创业两年之后,其十几款平台项目赚到的收入,已经足以不靠投资来养活四十多号员工的团队(见钛媒体此前的报道《欢乐淘吕晋杰:电商导购做内容重于做流量》)。
客观看来,好运气为这个故事加了不少分。数据可以说话——以腾讯开放平台公布的公开资料为例,已经有85万注册开发者,以及40万款注册应用(统计截至2013年4月),而其中,并非所有人同样接近成功。
有前期用户积累的开发者,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实现应用的认知度,否则项目死掉是很正常的事情,马太效应的存在,让有资源的更好做,草根级别小开发者更艰难。国内BAT在开放平台上的努力,也刚刚在探索阶段。
既然腾讯以“马八条”的高度高调制定并宣布了平台开放策略(见钛媒体文章《又一次内文外泄,看看腾讯对内部开放平台的自夸》链接:http://www.t<wbr>mtpost.com/5<wbr>5033.html</wbr></wbr>),那么怎么扶持,并且避免马太效应,扶持的方向是什么,最关心的莫过于开发者。钛媒体不久前专访了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侯晓楠,摘选部分访谈精华如下:
扶持,从游戏规则开始
侯晓楠表示腾讯一直把开放平台当成一个示范系统来看。那么,整个示范系统中,如何针对不同级别的开发者制定合理的规则?具有导向作用的,当属腾讯开放平台的“分级制度”。
钛媒体:腾讯开放平台的优势有哪些?分级制度的细节是什么?
侯晓楠:开放有三个基础,第一个是用户,第二个是比较好的规则,第三个是要有强的变现能力。腾讯在这三点比较具备,相比于其他的平台,有的平台不一定三点会兼顾,有的平台流量比较大,但是它可能不能够完全有变现的能力,有的平台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它的流量比较小。而且我们的流量,不仅是入口性的流量,主要是集中在社交关口上。用户之间、好友之间的传播,会使流量成几何级的放大,这几点,相比于其他平台,我们的一个优势。
说到分级制度,是针对平台上超过80万个开发者进行分级。这里面,最小的开发者很多是个人、或者是学生;而最大的开发者,他们的公司可能规模是超过上千人开发者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另外,还有一些地域上的差距和经验上的差别。
我们的分级策略,会依据开发者在我们平台上的收入,以及在其应用中的用户活跃程度和用户量,一起来衡量他在我们整个开放平台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对于一些比较高级别的开发者,我们会有一些更重点的优先使用一些API,包括做一些相关的服务上面,可能会有一些经优先的策略,现在我们是这样一种方式。
钛媒体:对于中小开发者,是如何扶持的?
侯晓楠:目前来讲,我们更多的需要扶持一些更多的中小开发商合作伙伴,包括一些新起步的合作伙伴,因为其实很多新起步的团队,比如几十个人,他们在起步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最多,不管是租金上,或者经验上,还是各种CT渠道上,在各种规则上,会偏向中小的创业者。 从分成比例上,也是制定了有利于中小开发者的规则。比如,每月的收入十万块钱以下的项目,全部分给开发者;10万到100万收入规模的,是将70%分给开发者。就是在开发者收入比较小的时候,尽可能的去扶持。
我们正在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其实也是面向很多中小的开发者的。包括《创业公开课》一类的训练营活动,也是希望在创业公司刚刚有一个点子的时候,或者产品刚刚出来的早期,通过邀请不同的导师,来给创业者做相关的辅导。腾讯希望借助《创业公开课》的形式,做成对创业者的早期训练营,并且引入场上场下互动形式。
当然,目前开放平台里实际上是大的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存的。未来,我们会更多的扶持中小企业。而且,更多的扶持非游戏的应用(电商类、娱乐类应用的福音啊)。因为游戏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而非游戏类的还不是很清晰。但这些应用的需求很大,类似“车托帮”这类的通过微信提供路况查询(刚刚获得投资的一个微信创业项目)这样的项目,我们这块提供很多盈利的一些手段,比如说我们可以有广告联盟这种方式,可能这个应用本身不收费,但是有很大的流量,我们可以通过广告联盟的方式,让你的流量,可以通过广告方式来变现。
所以我们实际上是维护一套系统,保持它一个平衡,不要成为一个马太效应,这是我们在着力提高的地方。
开发者需要移动端,平台重心也将转移至移动端
钛媒体:我们在对一些开发者的访谈中发现,如今开发者也不满足于平台本身了,他们面临PC市场和移动终端市场之间选择的一个局面,也希望能独立做移动端App。在这个情况下,腾讯会有相应的扶持吗?
侯晓楠: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腾讯的优势不只在PC上有海量的平台,在手机件上也有海量的产品,比如微信,还有手机的QQ,手机QQ空间等。
微信是纯手机的产品,尤其这两个产品,它是一个真正跟手机打通的一个跨平台产品,所以未来我们的方向,就是打通一个跨平台的开放平台,我们有一款应用,它可能有一个PC版,也可以有一个手机版,那么用户不管是在手机上,还是PC上,它的用户体验是一致的,用户数据也是一致的。我们的判断是,未来并不是说大家全都用手机,而不用PC上。实际上,以后是一个跨屏的世界,会有很多屏,可能有电视屏、电脑屏、iPad、手机,未来这个应用能否跨屏,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腾讯是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跨屏的问题,这个是我们重点去发展的。
包括我们现在做的PC Push,未来可以让用户很方便的转换使用场景。比如,用户在PC看到一场应用的时候,通过离线就可以Push到手机上,因为手机在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收到消息,把这个应用下载安装完成,这个就可以有效的把我们PC上的海量的用户,以及我们PC上应用的场景,能够把它转化到手机上面来。
钛媒体:微信是个比较特殊的平台。从战略上看,微信是相对独立的,还是说全部打通到一起的?
侯晓楠:我们开放平台,实际上是整体公司大的一个战略,在PC现在目前来讲,已经打通了。包括我们的QQ、Qzone、朋友网,还有QQ游戏。微信对我们来讲,之前是孵化性的一个产品,因为在广州(腾讯广州研究院)这边。目前来讲比较独立。如果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有一个Open.qq.com这样一个官网,我们希望说,有一个统一的官方总入口。因为腾讯部门业务比较多,我们开发者面临一个混淆的问题,想做项目却不知道找谁。未来,我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门户。
其实,具体到门户,我们会有各自的模块,可能有不同的团队来去支持。比如说QQ和Q空间可能我们团队来支持,微信可能微信团队支持,还有QQ游戏,是QQ游戏来支持。我们是这样一个大的思路。所以腾讯是一个大的战略,具体里面的平台可能有相对不同的团队来支持。
时间表上,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从2012年开始,腾讯内部不同平台之间就已经着手开始”打通“,这一过程逐步完成还需要时间。
创业大赛“不是选秀”,更欢迎移动端项目
以上文提到的“车托帮”为例,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微信移动端项目,即一款“十分简单”的微信路况平台。该项目投资人曾对钛媒体表示,十分看好微信提供的本地化生活服务。有投资者认为,“微信能够带来的就是生活,细节的品牌,越是细微的需求,我觉得越显著。”
腾讯未来的开放策略上,同样对移动端项目更加青睐。过去的几个月,侯晓楠分别在不同的场合,都极力的向媒体推广腾讯今年正在筹备的互联网创业大赛。他说,这一届大赛,会鼓励移更多动端应用的加入。
举办大赛,对大公司腾讯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树立标杆的方法。侯晓楠介绍说,对于中小开发者,大赛的奖金多以资源的形式兑现。
钛媒体:兑现的资源都包括哪些形式?
侯晓楠:就像我们已经做过的,刚开始,会给中小开发者一定价值的云的服务,还有一定价值的广告的服务。不用考虑租机房、买带宽、买机器,腾讯就是强调一个“拎包入住”的概念,就是你有一个产品,把程序直接注入就可以了,我直接给你开一个多大的空间,把产品放上来,这是部署上的问题。另外,我们的流量有一些货币化的,广告是我们的商业模块,但是我们对于初期的开发者,会有一些免费的试用金额,这样的话,他可以用这部分钱,投放广告,做成这个项目启动的一个资金。
钛媒体:有一些相对成功的开发者,已经在PC端打出了品牌。但“翅膀硬了”之后,也看到趋势,想要自己布局独立移动端App,但是经验和推广上又是从零开始,这块腾讯会有什么样的扶持?
侯晓楠:其实它是否有一个独立的东西,这个可能需要创业者本身有一个平衡。其实在手机这块目前来讲。我们能够支持的是从PC到终端的复制能力。可以直接从PC复制到手机,到手机实际上是独立的CPU,可以复制到桌面上面,因为PC跟手机有点不一样的是,PC可能是在我的QQ或者Q空间里面的框架里面去玩。到了手机端,实际上是每一个应用,都是以一个独立的APP来存在,实际就是到用户的桌面,所以不用担心品牌的一个问题,只要有用户在,用户一定会了解它的品牌。
钛媒体:选秀类的节目正是当下潮流,选秀节目的机制也饱受观众诟病。腾讯为什么想要把“创业“这件事也做成选秀类的大赛?
侯晓楠:其实我们没把它定位为选秀类的节目,我们还是希望变成一个节目,可以称作“创业真人秀“吧。在2012年上一届去大赛里面,我们看到不少打动人的创业故事。比如说很多创业者身患重病,甚至把一些医药费省下来,完成创业梦想;还有很多高校的学生想创业,但大学毕业以后,又面临着不小的就业的压力,由于有了很好的同学、兄弟之间互相扶持,便咬牙不考虑工作直接去创业,最后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我们在做开放平台的两三年中,亲身和创业团队打交道,感触很深。很多小团队,从开始草根创业,慢慢规模增长到四五百人。我们能亲眼看到每个团队的成长,每一位80后创业者甚至90后创业新兵的成长,这里面是有很多正能量的、励志的东西,非常有价值。
如果能有这么一个节目,把这些东西能够呈现给更多的人,不仅对腾讯,其实对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包括对中国的创业,有很多正向的能量,这个初衷,是把我们的创业,整个的大赛,最后能够以电视节目呈现给大家。
另外,电视类节目观众毕竟更加大众化。现实中,对于老百姓来讲,创业感觉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包括很多人觉得互联网也是一个很远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觉得,互联网就在大家身边,每个人都在玩儿微信了,还能有什么惊喜出来?第二个,创业离你也不远,可能很小的一件事情,你就可以去创业。还有没我们希望让公众通过节目了解到,什么是天使投资,什么是风险投资?我创业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总之,通过它来掀起全民创业的一个潮流和影响,主要是这样的一个举动。
BAT不是三座大山,是三座金山
钛媒体:如今国内的创业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创业者们头上有了三座大山BAT,腾讯也是其中之一。很多创业者认为,最幸福的就是被巨头们收购,您怎么看这种说法?
侯晓楠:我觉得其实从腾讯来讲,我们在三年前就是这个开放平台,现在累计已经分出了三十个亿,其实这个应该不算三座大山,应该算三座金山。至少腾讯这一座是金山,给到创业者,不管是从流量上,还是从收益上,应该都有很客观的一个方式。
趋势大家都很清楚,大公司未来更多的还是做平台。因为一家公司其实很难去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而且,用户的需求会越来越细分。那么,在很多专业的领域,都有很多做的非常小的团队,他们的这种创意其实是非常好的,而且他们的体验也很好,他们缺乏的往往是平台、用户、流量等资源。而大公司的开发,就能够搭建这样的一个生态环境,能够让小公司,或者是小的团队在这里面获得快速的成长。
腾讯已经看到过很多样板类的公司,从十个人到一百个人,再到五百个人,得到快速的成长,甚至有一些公司都准备上市了。至少,让更多的人相信,创业可以作为一个值得的选择。这个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更关注的还是说怎么去营造更好的一个创业环境,公平、公正,让大的创业者可以做的更好,甚至是上市,做到市值更大。让中小的开发者,怎么快速的走上创业这条路,从小慢慢变成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大部分开发者 能在平台上赚到钱 能够生存,才是硬道理。<br/><br/>腾讯 40万款注册应用 3年 分账 30多个亿 漂亮的数字啊 希望没水分 那些苦逼开发者不知道看到这个数字会不会骂。。。。
BAT 的平台生态 是给后来者筑的高墙, 从商业竞争上来说无可厚非。
BAT 的平台生态 是给后来者筑的高墙, 从商业竞争上来说无可厚非。<br/>但作者不要在这自吹自擂吧 毕竟至少谈到腾讯,创业者都是一把辛酸泪的。它的原罪是摧毁了许多互联网人的中国梦
配图很专业哈 平台更加助推了这种马太效应。 平台维护了 bat 的霸主地位 。
“中国没有开放平台,除了腾讯。” 一位开发经验接近10年的创业者曾在一次采访中对钛媒体记者如是说。<br/><br/>嚓 明显 对 百度 阿里的无视。<br/><br/>真没看出除了没有考究的30亿,腾讯哪里做的比较出众。
bat 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只需要专心做自己的开发就行了,从环境到测试为开发者们节省了很大成本。
bat把赚钱的领域都占了,平台机制决定了创业者参与是否获利,这种机会对于技术型创业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