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推广背后的黑暗食物链

这是一个属于“媒体”的纷乱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体”扎堆的悲惨世界。微博的兴起,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催生的官博外包和微信托管,业态呈现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并结合着令人乍舌的黑暗食物链条。

这是一个属于“媒体”的纷乱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体”扎堆的悲惨世界。

我,为什么要用引号?我想不用解释,你我心中已有答案。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背景:

微博的兴起,带来了第一波新媒体浪潮,企业不论大小,不分行业,一窝蜂的涌进来,挤进去,并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博外包

很快,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带来了第二波新媒体浪潮,并由此产生了自媒体推广形态,企业依然不分规模,行业依然一团乱麻的,冲进来,杀进去,并再次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微托管

正因为,来得太快太猛太急,所以这个业态呈现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并结合着令人乍舌的黑暗食物链条。

 

90% ,中间商的“无本万利”

用一句话形容一下官博外包:粉丝很丰满,效果很骨感

看似风风火火,异常活跃的众多官博案例中,其实真正出采,真正传递着企业自身价值观和理念的少之又少,仅从活跃度和曝光度上来看也不过能点出“杜蕾斯官方微博”等少数赚走了眼球的个案,更何况,杜蕾斯也只能算是一个官博外包的成功典范。

官博外包,这里面的利有多大,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供职于国内某著名公关公司的朋友跟笔者谈到了一个案例,一家国内响当当的大企业,每年的各种市场推广费用也是高得离谱,仅仅一个官博推广,就给开出了N十万月费的高价。其实,按照企业的逻辑,N十万也不过是垂直网媒上不到一个月的投放,或者几个平媒的广告版面而已,分割下来的钱以此来投放到官方微博,不仅反馈的数字好看,报告花哨又漂亮,对于盯着推广创新的老板也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这笔帐,其实算得没有错。外包之后,或转包,或分包,这本身也是公关界的常识。可是,日常的公关推广和官博推广比起来,利润可就差得远了。正常来讲,日常的公关推广利润很低,甚至有的公关公司在只能获利10%的情况下外包推广业务,同时还得冒着瞒着客户的风险。而且多数重要的媒体维护和推广都是由公关公司自己完成的。

而官博外包则不然,N十万的月费单子,签单的公关公司直接去掉一个零转包给做执行的公司,也就是说,直接吃掉90%的利润。而余下的10%给到执行的公司,还有不小的盈利空间。这几乎就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食物链上,谁是最后的输家?

我的一位媒体朋友,两年前辞职去做了一个公司,专门做微博推广,生意出人意料的多。他本来是一个IT圈的记者,但是他接到的客户五花八门,既有国有企业的地方分支机构,也有网络公司的地方分站。每个客户的月费并不高,2万的,3万的都有,这个价格体系也是这种食物链末端做执行的小外包公司比较标准的行情价。

但是,对于他的小公司来说,美编可以共用,策划可以共用,文案可以共用。用他的话来说,“官博这个东西,看着行业差很多,但其实还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类似的活动可以推给每一个客户,同类的文案稍微改改还可以通发很多官博”。所以,尽管他作为食物链的最底层,但他公司的收益却不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些客户,都是来自于大公关公司或者广告公司的外包。显然,最大的蛋糕已经被切走了,但和他一样的很多个做执行的微博外包公司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他们都是食物链上的赢家。

说到底,在官博外包的食物链上,花钱的企业成了最大的输家,而赚钱的公关公司和外包公司却成了吸附其上的寄生虫式的赢家。其乐融融的背后,决定企业败局的关键是企业的心态。说白了,从众心理的作祟,和外部虚浮的营销环境逼迫着企业一步步的走出这条路。

 

谁更适合做这只推手?

当然,话题回到最初。面对新媒体推广的诱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想当然的置身事外,毫不关心。新媒体的推广形态也确实能够形成企业品牌的第二次传播,甚至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在行业里的影响力。

问题是,谁来做这支推手更为合适?目前,业界普遍的做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企业自己操盘,优点是只有企业最懂自己,缺点是专业的人不一定懂传播这档子事,属于外行人干内行事,另外,细嚼慢咽的推广也会增加一些时间成本,同时造成较高的人力成本。著名的企业当中,像IBM就属于这个类别。而严谨的,循序渐进的作风也符合一向稳健的IBM企业特征。

第二种,也是最为普遍的形态,是外包给公关公司或者已经成长起来的较大的微博推广专业机构。优点是策划能力强,懂的传播的内含,会在最短时间内造成最佳的效果,报告也漂亮,短时间看比企业自己来做实现的效果更显著。但缺点也依然明显,对于企业产品线,企业价值观,企业要实现的核心理念的不了解,导致推广的层次只能局限在眼球和外围层次上。这类企业当中,杜蕾斯的外包效果是最佳的。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泛泛的层次,更多的都只能沦为食物链顶端的悲剧化身。

第三种,是目前开始流行起来的,通过一些商业媒体外包实现微博推广的企业。通过媒体来管理官博,其实是前两种的一个折中的效果。相比而言,媒体即了解企业,又了解推广。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毕竟媒体不如企业了解自身,毕竟媒体不是专业的推广公司。两方面的折中之后的局面,效果也仅仅处于前两者之间。但是在食物链当中,媒体的身份并不强势,有些媒体的官博维护并不会实现经营的业绩,也可能会作为一些广告和推广的副产品。

 

外包等于欺骗吗?

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食物链之外的最主要养分:用户。

官博的外包和官微的托管,意味着欺骗吗?官博和官微与传统的媒体推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不是一个第三方的出口。这个新媒体的信息,已经被用户想当然的认为是企业自身的发布,官博乃至官微对于用户信息的交流,早已想当然的当作是企业对其本人的回复和交流。

有不少圈外的朋友跟笔者反馈过类似的信息:“对某些活动或者是事件,通过官博询问,得到的反馈总是很迟,而且时常不得要领”,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导致微博影响力迅速下降的一个原因之一,微博的功能首先是互动,其次才是发布。当官博丧失了最主要的沟通的功能,发布功能的价值还能剩下多少,这一点很值得商榷。

写在最后,作为企业推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在建立之初为了实现一些效果,损失一些,甚至大量的金钱是可以弥补自建新媒体推广团队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作为企业长期整体形象和品牌战略的组成部分,尽管你无奈,这件事最后还是需要企业自己来做的。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就要实现最大化的价值。

郑凯Kay

27篇资讯

粉丝

专栏作家,相信文字有能力改变世界,自媒体:科技正能量,公众号请关注(pp_tech)

本文系作者 郑凯Kay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这个现象很普遍。 因为官方围脖不像个人围脖,可以随心所欲: 1、得有鲜明的形象,让用户知道你,形成一个条件反映,类似于买东西上淘宝、买3c产品上京东等等类似的反映。 2、得有固定的栏目,让用户形成收看习惯。 3、得有精彩的原创内容,围脖水货太多,容易视觉疲劳。

    回复 2013.10.10 · via pc
  • 人们总有看背后背后信息的好奇。。。生态如此,也不见得是黑暗的。

    回复 2013.10.10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25-05-01 14:48

港铁“猫狗同行”轻铁试行计划正式上线

2025-05-01 14:41

国际油价持续回升,WTI原油日内涨幅达1%

2025-05-01 14:40

中国一汽:4月销量突破23.87万辆,同比增长3.5%

2025-05-01 14:40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突破41000点关口

2025-05-01 14:12

美洛杉矶港负责人:受关税影响,航运量将大幅下降

2025-05-01 14:11

美国4月份ISM制造业指数降至48.7

2025-05-01 14:00

深圳北站单日客流量突破11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025-05-01 13:47

美国4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为50.2,低于预期

2025-05-01 13:42

微软重夺全球市值第一

2025-05-01 13:32

美股开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纳指涨2%,微软绩后大涨9%

2025-05-01 13:22

新能源汽车4月交付情况速览:4家交付量超3万,5家同比增超50%

2025-05-01 13:21

长三角铁路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达426.8万人次

2025-05-01 13:03

“五一”假期首日,两岸“小三通”航线迎客流高峰

2025-05-01 13:00

女性对新能源汽车偏好高于男性,四线及以下城市对新能源车偏好较低

2025-05-01 12:49

谷歌CEO证实与苹果洽谈,Gemini有望整合进iOS系统

2025-05-01 12:45

5月1日美股盘前要闻

2025-05-01 12:40

“五一”首日“三船同靠”,邮轮出游迎高峰

2025-05-01 12:38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4.1万人,创2个多月以来新高

2025-05-01 12:30

特朗普承认了:以前能买30个玩具,现在只能买俩

2025-05-01 12:13

福建:要更大力度扩大内需,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

68
3
7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