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这是钛媒体在10月8日改版后,隆重推出的首个独家公司人专栏 【我在硅谷做码农】 ,操刀者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八年前移民美国,目前在一家国际最著名IT公司硅谷总部担任工程师。每篇专栏将奉献作者有趣、有料的硅谷见闻、职场和情感纠葛,各种工作生活感悟。
上两篇分别是《【我在硅谷做码农】大喊一声,“狗日的”老印》(链接:https://www.tmtpost.com/69378.html);和我在硅谷做码农之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都嫁给了老外》(链接:https://www.tmtpost.com/70164.html)趣味横生的讲了硅谷的职场与情感。今日,我们的作者,国际大型IT公司工程师,左右麻花人又出大作,这一次讲讲中国码农跑到硅谷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搞绿卡?”,这也是他们遇到最多的问题。
既然是吐槽就必须一吐到底。
国内的亲们,你们知道吗,很多事情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拿人才外流这件事来说吧,你们关心的大多是每年清华北大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状元都赴美深造了,从而对国内人才状况各种唏嘘、感慨、担忧……但有谁真正关心过我们这些所谓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天之骄子们出国后的真实生活呢?难道,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全奖赴美读博便是最终的happy ending,从此“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NO WAY!
让一个资深猥琐男告诉你:国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出国后同种族精英之间的“惨烈肉搏”。而最能现这一点的莫过于北美华人在申请“命根子”绿卡中的角逐。
“流落异乡愁断肠”,在异国他乡哪有那么好混,手持随时可能过期的VISA,北美码农们最迫切的就是解决长期居留权问题,于是申请美国永久居民卡(俗称绿卡)就成为了人生的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华人最常见的几种申请方式通俗来讲是婚姻绿卡、政治避难、投资移民以及技术移民。
具体到选择哪种方式上,不同的华人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容易的当然是婚姻绿卡,在这一点上,猥琐男们要小小地羡慕嫉妒恨一下女同胞们,同样是国内精英,同样是全奖PHD,她们可以通过在上学时找个白人男友结婚而后轻松解决绿卡;同样,猥琐男们也要累觉不爱地鄙视一下土豪们,他们可以用动辄上百上千万的美刀砸晕移民局面试官,弹指间通过投资移民搞定绿卡;但哥呢,只能在祈祷下辈子做女人以及默念“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中悲壮地把目光锁定在竞争最为惨烈的技术移民这一方式上。
婚姻绿卡拼美色,投资移民拼Money,那技术移民拼什么?当时是智商和实力了!
这是一场天才之间的竞争。美国移民局政策制定者相当的狡猾,其将每个国家的技术移民申请者分为三六九等,而中国码农通常通过EB1、EB2以及EB3方式申请。
在这里,猥琐男要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所谓EB是employment based的缩写,意思是绿卡允许持有人在美国境内自由工作,这意味着移民局每批准一个技术移民绿卡,就有一个潜在的国内职位被外国人占有。在目前美国经济尚未完全回暖、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可以想象,仅有真正高学历且在学术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才能被美国政府视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人才从而获得绿卡。
因此,美国移民局根据每个码农不同的背景与情况将其大体归入三类:通常来说,EB1申请人视为不可或缺的杰出人才,有人形象地称“美国认为这些人只要不去别的国家做贡献就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他们通常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审核他人论文数量、荣誉与奖励以及专业组织与协会贡献等多方面都成绩斐然。由于这些人比同专业的申请者都明显出色,美国移民局对此并没有名额限制,并且在批准时间上也大开绿灯,一般半年到一年便可拿到绿卡。
而EB2被定义为美国绝对需要的人才,对码农群体而言,申请者一般是硬数据平平的博士以及硕士(非必要条件),这些人在美国干够廉价劳动力之前是不会给绿卡的,因为EB2申请者人数众多而名额有限,有很大可能还会抢美国人的饭碗,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加入到漫长的绿卡排期当中,我周围排了五六年还没拿到卡的博士码农比比皆是。
最后,EB3申请者一般被要求有本科学历(非必要条件),这些人被定义为直接同美国人竞争的外国人,也想拿卡?先工作个若干年再说吧!
对于陷入遥遥无期等待的EB2、 EB3们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失业,如果不能立即找到给H1B签证的工作便会被遣返回国,因此他们并不敢轻易跳槽,即使工资福利待遇不是很满意也往往只能默默忍受。并且,由于H1B工作签证三年后便需要一年一续签,配偶无法工作,并且父母探亲也仅能停留短暂的时间,因此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相当的不方便。
所以,对所有华人学子来说,跻身成为EB1候选人变成了最佳选择。但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在发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审核他人论文数量、荣誉与奖励等方面成为同领域华人娇子中的佼佼者。
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激烈的竞争从博士期间已经开始,这是技术牛人们积累硬数据的关键时期。只有首先申请到牛的学校才能遇到牛的老板(导师),然后要通过自身努力及利用老板及实验室的一切资源发表比同领域学生更多的论文,形成自己的学术影响力,然后随着你的引用数量的增多以及名声的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期刊及机构邀请你审核相关的论文,或者颁发专业荣誉与奖励,以及邀请你在专业协会中担任成员等。
当然,毕业后拿到知名企业的offer也对硬数据的积累大有裨益,你可以在工作中继续结识专业大牛,然后参与他的研究与论文项目从而获得经验。甚至还可以让他给你再添一封有说服力的推荐信。
总之,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体现在申请材料之中,盲目的吹嘘是无力且无用的,移民官会咬住你的各个弱势把你拒的无话可说。他们需要的是一针见血的硬数据以及无懈可击的实力。拿我们专业来说吧,一般博士发表3-4篇论文便可毕业,但我足足发表了14篇的论文才达到了EB1申请的条件。在论文引用方面也不例外,引用数量不超过同专业平均水准几十次根本无缘EB1。
事实上,EB1还分为EB1a和EB1b,前者不要求申请人有工作,但对硬件数据的要求就更加苛刻;而后者虽然相对容易一些,但要求申请人所在的公司愿意为员工办理EB1签证,而这些公司往往是谷歌、苹果、微软等业内领先企业,这就意味着你必须首先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拿到这些所有码农都梦寐以求的公司的offer。
看到这里,国内的亲们是不是有点开始理解我们码农想要在美国生存下去有多么不容易了吧?要么,在牛人的血拼中硬着头皮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只能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陷入漫无天际的等待之中。
据说,随着华人拿到工作签证数量的增多,工作签证也要开始实现抽签制度了,所以亲们,别再给我抱怨北京车牌摇号有多难,什么时候在北京工作也需要摇号,你们就理解我们异国他乡码农们的真正苦衷了!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耶!(本系列文章均独家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拿EB1必须是人才而且前期投入也是巨大的……就找工作而言,码农已经是在美帝生存状况最为乐观的工种了……
牛掰的人,牛B的文章。哥,急不可耐的等你下次吐槽硅谷码农精英,“既然是吐槽就必须一吐到底。”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了是小狗!谢谢钛媒体提供这样耐读有趣的好文章。
EB1,在中国谈硬件和在美国谈硬件完全是俩回事。
苦逼的码农,到了美帝就解脱了么。。。
生存,哪里都一样。。
期待!期待!
活该
写的很好(强)
好苦啊,到处都很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