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详情顶部

案例分享:创业公司“出海”,热身三大关

以中国租车市场创业者们的海外试水为例,看看创业者的必考题。

钛媒体注:业内皆知,从移动终端到移动应用,海外市场早已经走在本土市场前面一大步。拿联想来说,其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前不久同钛媒体聊到对新产品销售业绩的展望,他表示对海外市场的信心远远大于本土市场。为什么?“因为海外市场更加成熟”;而最近一个月,58同城和去哪儿相继在纽交所IPO至少让本土企业看到了海外资本市场的诱惑力。

跨出国境,境外淘金,在众多创业者眼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钛媒体作者、财经业从业者@无谓君就曾在一篇雄文《互联网创业抢滩海外,航海图在此》(见钛媒体链接:https://www.tmtpost.com/71865.html)中不无遗憾的指出国内创业圈儿的现状:

日渐成熟的海外市场资源对于成熟的创业项目来说,就相当于探险小说中的“金银岛”。然而,对于大多数本土创业者来说,“出海”差不多是BAT巨头的专利,离自己很遥远。国内创业者少有敢于利用现有的社交网络资源去抢攻海外市场的。寻宝并不难,难的是破冰的谋略和勇气。

 

如今,移动互联网创业门槛降低,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基本扫遍大陆市场,还能否继续扩张?如果说微信海外版WeChat的风靡,提供了大公司App出海的样板,新兴的创业公司有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呢?今年10月,由民营企业家周航(钛媒体此前对周航的人物专访还可移步这里)在2011年创办的易到用车,开始尝试拓展香港市场,万事开头难。来看看一线租车行业从业者的案例分享:

写下这个标题之时,正值神奇的58同城网站在美IPO,且不谈58海外上市和本文内容的直接连系,境外市场这块蛋糕才是关键所在。

托马斯·弗里德曼早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阐述的全球化浪潮,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愈演愈烈。世界是平的,互联网也是平的、没有边界的。不可否认,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看准了“平”的互联网生态,始终保持着向海外扩张的紧凑节奏,但大佬们怎么做是一码事,新兴的创业者怎么做又是另一码事。

当技术和产品条件完备,本土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究竟该如何探究境外市场?

租车市场的创业者们已经开始试水了。市场需求的同质性,是租车服务行业迈出“跨境”拓展市场的一个前提条件。

 

第一关:“试验田”的选择

我想先举一个洋和尚的例子:来自美国的租车应用Uber,服务范围从美国辐射至欧洲、再到亚太地区的台北和新加坡。值得注意的是,Uber如今已经正式开通上海市场的服务。

Uber是怎么做上海市场的?笔者得到的反馈是,Uber立足点在上海的外国人群体,而且只支持高端车型和美金支付。这就有意思了,Uber尽管估值称达到近40亿美金,但其体量毕竟还只是一款智能手机应用,适应市场和规避风险才是试水初期的正经事。Uber进军上海的策略,可以归结为“用户”和“模式”的转移,看上去更像是上海外国人圈子的应用。

提供类似服务的本土App易到用车,也不安于本土市场了。据媒体报道,易到用车开通香港站服务似乎在表明这家公司的态度:布局海外。先来看看这家公司的背景:

        成立时间:3年

        主要的用户群体:商旅人群

        市场规模:国内业务扩展到49座一二线城市;用户规模百万级(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

香港,只是易到用车在大陆以外的地区试水的第一站,按照其CEO周航的说法,“香港站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易到将会更快速地覆盖到其他商务活跃度比较高的世界城市,比如东京、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甚至美国的城市。”

选择香港地区,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城市发展程度高低。易到选择香港市场同Uber进军上海,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上海作为东亚金融中心之一,具备足够的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生态基础,而香港作为亚太国际化大都市,也非常适合易到积累海外市场运作经验。

 

第二关:怎么解决差异性问题

马云曾说过,将淘宝带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的麻烦“超越最初的想象”。移动互联网海外市场的差异性,在用户习惯、行业生态环境乃至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都与国内大不相同。

对任何谋求出海的企业,研究海外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是首当其冲的功课。

首先,海外用户不喜欢冗杂功能的App,他们更倾向“小而美”的应用。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的功能,就可以解决最直接的问题。易到用车App集成了时租、接送机、随叫随到等多板块用车服务,用户使用便捷,App后端的平台可以最快响应订单并对需求进行智能化处理,最终由用户自主选择“他所认为”最佳的服务车辆。

而最被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支付,易到采用“先用后付”的类淘宝支付方式,并有信用担保的功能。所谓用户体验,可以在本土市场逐一进行充分验证。

 

第三关:出海前先要本土深耕

本土公司开辟海外市场,往往是仰仗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产品技术创新力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去耕耘运作。

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有了表现足够优异的本土市场,这样打磨出的产品,才有可能拿到海外去复制。易到的平台从需求分析、车辆资源调配到自动跟踪定位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而多省市的运营经验,对于一家中期创业公司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行业积累。

另外,作为创业项目的运营者,必须考虑的一点是:你在本土市场的运作模式中,哪些是可以直接移植的?

以易到用车为例,其产品模式上有一点值得肯定:即易到做的是“平台化”业务,并没有在每一个业务开展的省份单独建立团队来运营,这也从侧面给出了互联网企业涉足海外的一个建议:

本土公司如果想去海外,特意建立团队去做并非明智,以香港市场为例,市场规模不会比广东、江浙地区更大,不值得单独运营去做。因此,培育出一体化的业务辐射能力才是王道。

再者,互联网是一个连贯的服务体系,开发产品、运营、客服等等,更需要运营服务平台的完善。

 

从宏观上来看,互联网公司的境外生存,如果套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可归纳为三点:

用户基础即底层的“生理需求”;

商业模式是“安全和社交需求”;

品牌树立则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那么,移动互联网公司如何初探境外市场的话题,就可以更直接的转化为本土公司如何在海外实现马斯洛理论。惨烈的本土竞争中能够走出去,能不能让Made in China模式成为褒义词而推广至境外?未来,突破口很有可能就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盛京大志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本土互联网小企业出海是个不错的方向。只要经受住做空的考验,未来会是很好的。大企业出海基本上赔本也赚不来吆喝,最后就是白交学费,学不到东西,丢了面子,更丢里子。

    置顶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 (呲牙) 至少不会被政策玩残。。。 文中的三大关走出来 至少得一年 还得少说着。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 规则允许的话,能否解决用户痛点研究用户体验是根本。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 雅典娜竞技户外联盟 销售进口复合弓,反曲弓,品牌包括PSE。美国巴力。霍伊特,马修斯,使命,博泰克,马丁,熊牌,钻石,雅典,追求,精华,概念,HCA,国产神点,三利达等系列产品 在线咨询QQ37225258 射箭商品 http://user.qzone.qq.com/37225258/main

    回复 2013.12.06 · via pc
  • 先在本地 多做一些事实出来 然后出海比较稳妥 根据地很重要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 既然是海外创业,深耕本土对于海外创业意义不大吧。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 嗯 走出去是条路

    回复 2013.11.07 · via pc

AWARDS-文章详情右上

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