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上我说打算写一篇“诸如‘专栏作者的死亡’”的文章,钛媒体的赵何娟开玩笑回曰:什么什么之死的标题最耸动了——如你所见,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篇文章的起因。
不过,我真心不是要做一个标题党,正相反,我的确认为,要不了几年,大概只有一些特别小众特别另类的媒体会有“专栏作者”,大部分媒体上,这个职业会死亡。
一个礼拜前,我收到了一家杂志的来信,说是“明年改版,取消了专栏这个设计,以后改为有话题就约稿”云云。这家杂志可不是没什么名气的杂志,可以说是时尚界的TOP1(好吧,我有时候也写写时尚话题的,呵呵,科技也是一种时尚嘛)。就在今天稍早一些时候,一家门户的编辑和我说了两件事:1、上次稿费收到没?2、以后他们可能会取消稿费。我多问了一句,是转载不给还是原创不给(嗯,这家门户的科技频道在这点上还是有些节操的),人回答说:都不给了吧。
这对我这样一大块收入来自于写专栏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少银子了嘛。但我不得不说,这恐怕是一种趋势,专栏作者这个行当,将来极有可能只是一种“虚衔”而缺少了它的实际意义。
所谓专栏,就是以固定频率用比较固定的文字长短来发布文章的一种形式。我写专栏有些年头了,心知肚明的一点是:其实很多专栏文章就是用来填版面的。而且,因为是固定频率,故而到点就必须写上一篇,这很考验人,偶尔这事做个一两个月没什么,做上一个一年半载是毫无趣味的。更要命的是,因为要固定长度,逼着专栏作者在没必要写那么多字的时候也不得不啰啰嗦嗦地凑齐版面的空间(虽然编辑有时候会用一些图片来填充)——我曾经和一个媒体的专栏编辑就我的专栏到底是两千字还是三千字来回了好几封邮件。
到了网络时代,这两个固定都变得毫无必要。固定频率?网站发布信息不需要固定频率,也没有什么赶着要去印刷厂的事儿。 固定长度?网页可是能长能短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信息量远远超过一份报纸的网站来说,为什么要从人群中挑出那么几个自以为很专业的作者长期霸占网页的某个位置呢?
专栏作者以卖文为生,比如我的公开报价是五毛一个字,标准五毛党。稿子给了媒体后,它得给我几百块钱,这事就到此为止了。我也懒得和那篇文章的读者互动什么(甚至我都不知道人底下留了什么评论)——这在社交网络时代又显得不合时宜了。虽然我认为一个好的编辑是应该和作者互动的,但考虑到大多数编辑的水平,这件事有点要求略高。好了,现在剩下的就是就卖篇文章给你的专栏作者,同样,Ta也不跑到你的平台上和你的用户互动, 更不会因为和你的编辑因长期交流而对你忠诚,以致于别人一招手Ta就跑了,那Ta有什么价值呢?
在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所谓“无社交不阅读”的时代,专栏作者这事似乎一下子变得没有了存续的逻辑,所以它很可能将毫无必要。
专栏作者还可以挂个虚衔的大致是这样的:我是纽约时报中文版的专栏作者,唔,听着颇有些逼格(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就更有逼格了)。但它已经丧失了那种以固定频率以固定长短文字交换固定收入的本意。所以,作为一个工种,它很快就会消失。
稍许拓展一下,写字的人还能通过什么去交换字的钱呢?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叫约稿。也就是媒体特地跑来问你要一篇稿子,比如我前文提到的那本时尚杂志就打算这么干。约稿还是以钱换文,约来的稿子作者同样不一定会参与你和你用户之间的互动,不过约稿已经不再是有规律的事,而且约稿的对象,一般而言,会瞄向比较有名的作者。
第二种叫按效果付费型。比如你的文章要达到一定的访问量(或者索性是访问量占据月度头三名)才会支付稿酬。有时候,这种稿酬可能会单篇意义上很高。但想要拿到这种稿酬,一般你要用“黄色新闻”的套路: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张的铺陈(脏字越多越好)、未经证实的小道八卦,如果有些吸引眼球的图片就更好了。写作套路大致是“时评”,早上出的事,中午就出文,下午都不行,晚上?还是洗洗睡吧。
第三种叫枪文。这事就不再展开了,到处都有,历来都有。
很久以前,我就一直劝人不要以为写字本身能够发财,我在知乎上的一个问答貌似成功打消了一个想做专栏作者的想法。你非要赚字本身的钱的话,可能只有搏出位的喷文、和大肆收钱的软文这两种了,约稿是没什么大钱的。
最后多一句嘴:写时评很容易掏空人,写约稿一样,因为它也是围绕最新事件的。时评写久了,自己都厌恶自己的文字。而且时评不能反复利用,比如集结出个书再卖一次,除非你真混成了大众认知意义上的大佬。(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标题吓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