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钛媒体作者仇勇这么描述自己——传统媒体老兵、新媒体新人。他在传统媒体行业工作了14年,于2013年3月开始新媒体研究。今年2月,仇勇从中信出版社裸辞,在丽江远离俗务,把这两年的实践和思考都系统化低梳理了一遍,然后有了这本书——《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关与传播》。
仇勇说:这既是传统媒体的大裂变年代,也是在线媒体开启的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信息流动的新法则不仅改变了媒体业,也在重塑公关、传播和商业的面貌。
在他的新书里,仇勇探讨了在这个全新重启的在线时代里,媒体、公关、传播的困境和出路。
本书将在钛媒体连载(连载地址:https://www.tmtpost.com/user/251544),本文是第一篇:
我们不是生来就会阅读的。
对我们的大脑而言,通过阅读文字以获取信息,是需要后天学习才能形成的技能。3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很快通过与父母的对话掌握听说的本领,把词汇与具体实物或意指对应起来。但要建立现实世界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学会阅读,则需要另一番的耐心教育。
法兰西学院认知神经系主任斯坦尼斯·德阿纳(Stanislas Dehaene)一辈子都在研究人类的大脑到底是如何学会阅读和算数的。他发现,大脑比较适合用来进行口语交流,但要学会阅读,则必须学会如何解码符号。在学会阅读后,我们的大脑会改变其结构,尤其是白质区,会创造出有利于信息在大脑不同区域之间传送的链接。
阅读并不是我们在被动接受信息。当人类把生活中的一切抽象为文字,就像是塑造了一套复杂的编码系统;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则需要不断认知、理解、回忆、联想,就像是反向的解码,将意义“注入”文字中,方能“完成”阅读。
大脑的阅读机制决定了,形诸于文字的信息、知识,并不是绑定在纸张上的。
这就是报纸杂志图书这类媒介为什么面临无法解决的危机的根本原因:内容,太容易与纸张分离了。
“新闻的纸质模式就像1480年的缮写室,人们不知道如何废弃它。”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美国微策略公司董事长兼CEO在其《移动浪潮》一书中论及“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时写到。
在印刷机发明之前,人们为了传播《圣经》和古代先贤的著作,只能由僧侣或者雇佣的抄写员在羊皮或者纸张上进行缮写。现在呢?文字是如此轻易地就迁移到了电子设备上,古典媒体还有什么理由非要自恋于纸张的情结呢?
甚至纸张本身都不能称之为介质,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而已,文字才是平面媒体传播的介质;光和电是电视媒体传播的介质,电视机和Pad仅是载体(回忆一下电影《少数派报告》、《遗落战境》里所构建的替代物理屏的光幕);声音是广播类媒体的传播介质,电波仅仅是载体而已。
这就意味着,如果古典的平面媒体希望蜕脱为新媒体,就不要再执着于纸质出版物才是自己的主要产品,你出品的内容可以“发行”到任何一种载体上,能够嵌入到受众24小时的生活时空之中——在受众自行组合的多媒介中,都有你的存在。
意识到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其意义将是革命性的:
首先,将转变媒体的核心任务意识:古典媒体也好,新兴在线媒体也好,不再是为单一媒体端口生产内容,而是为媒体品牌生产魅力。
其次,所谓编辑部可一分为二,实现升级版的“采编分离”。内容生产汇聚为云,编辑转型为各媒体端口的产品经理,负责将初加工的内容改造为适合于该端口的内容型态——可能是一条微博,可能是一条视频,可能是一段声音,可能是一个互动图表,然后发布。由此,实现从内容到新闻产品的转化。
再次,内容将更容易与新载体进行融合。每种新载体将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和效果测评方式,以更真实、直观地反映内容的价值。在媒体机构内部,所有的新端口是平等的。
最终实现:一云多媒。
究竟如何实现一云多媒,将在下一篇文章分享。
【本文节选自作者正在众筹出版的新书《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关与传播》,经作者授权,在钛媒体进行连载。点击这里直达众筹支持页面:参与众筹。作者微信公众号仇勇(qiuyong201503)】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学习
对!内容不应该受载体的 束 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