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之后,移动出行领域还有哪个市场被称蓝海?恐怕是通勤大巴。
现阶段有没有人看清通勤市场的所有机遇和深坑,明白方向何在,知道如何致胜,实现多赢?我没有答案。旧格局必然崩塌,新世界迟早到来,但是出发之前,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准备。毕竟任何时候,罗马都需要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现状:车辆周转率低,成本居高难下
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随时获取交通信息,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模式的选择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将这一观点上达到产业的项度,那就是交通出行,将被移动互联网改变,包括通勤市场。但是改变难以一蹶而就,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强大助力。我的建议是,不妨放低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姿态,不必开口必言颠覆或变局,仅就事论事,来谈谈通勤市场的现状。
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不外几个方面:随着城市面积逐日扩张,出行目的更加多元化,出行范围也日渐扩大,出行结构趋向复杂化,这几乎是每个人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为节约时间与费用,人们希望出行效用最大化,针对一天出行的起点与终点,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
一份针对上海上班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行结构中,包括地铁在内公共交通出行,占比48%;私家车占比26%;非机动车包括步行13%;停车换乘7%;通勤大巴6%。即便占比6%,一个城市的通勤车辆数,通常与公交车数量相近。一线城市如北京约为15000辆,杭州约为7、8000辆左右,武汉约为7000辆左右。通勤市场的整体规模,可通过座位数计算得出。
这门生意的现状是:通勤车主要用于上下班,早9点将员工送到公司,晚5点将员工接走。早晚间的8小时,多数通勤车停驶,成为闲置资源。此外,我们常在路上看到,通勤车上座率基本在70%左右。因为出行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有员工出差或加班,就导致座位浪费。
概而言之,1、通勤车采取单班行驶制,主要满足固定的上下班需求。2、需求采集机制不够灵活,常有8小时闲置,无法充分释放运力。3、运营单次价格受市场限制,无法提高。4、每年年检、保养、司机工资等支出庞大。 各种原因导致通勤车成本居高难下,各方收益较低。
为降低成本,有些通勤公司选择降低司机工资。另有一些实力雄厚或具备国企背景的通勤公司,希望通过并购,结束割据,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提升服务、保证车况等。与之相呼应,通勤市场上的另一方——用车单位也在尝试改变。以华为为例,华为在全球的通勤车费用,每年约在5亿左右,近年一直在积极谋求相关策略的调整,希望对员工通勤车进行更优化管理,更好地调配资源,如开发自有平台,便于员工动态预定等,但是成本仍然过高。
综上所述,通勤市场各方有着相似痛点:车辆运转率低,单驶成本高,承受较大开支压力。各方都有资源优化需求,但如何优化?利用移动互联网更灵活动态地搜集城市闲散出行需求,乃至构建信息大平台,纳入所有专注通勤市场的企业,包括线路,流量精准导入,车辆更多的跑起来?和高铁管家、去哪儿、携程等合作,更高效更有序的化零为整?与超市、校车、小范围区域连环车等全面打通,包括最后一公里,形成环状运行?
所有方案,指向的不外是连接闲置或运转效率偏低的车辆资源,以及大量分散动态的出行需求,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灵活的平衡。但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反复推演。以及正确认识与专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的关系,扬长避短。
目的:先解决上座,再解决周转
一辆40座通勤大巴,购车费用50万左右,每月费用2万左右,全年费用24万左右。上座率70%,每座成本23元左右。如果满员,每座成本16元左右。提高上座率,保证满员,某种程度有利于降低成本。但要使成本与收益真正达到平衡,还需要解决上座率之外的事情。目前能做什么?
1、早晚通勤,解决空座
已有的通勤大巴使用场景:用户1-18同在某园区某公司工作,19-25在园区另一家公司,另有乘客26-30在另一园区,1-25由所在公司发起订位需求,26-30自发发起购买空位需求,通勤车辆每早9点将1-30分别送抵公司。下午5点,将1-30分别送返家中或最近站点。
这种场景描述,满足城市居民上下班出行的高频需求,同时有效解决车辆空座。对上班族而言,解决拥挤,一人一座,舒适度更好,接受度高。至于一站直达,解决绕行和换乘等造成的时间浪费问题。
如果移动互联网介入通勤市场,首要是解决空座,寻找用户的速度,将是胜负关健。那么一个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的实时公交应用,优势太明显。实时公交应用长于分析公交人群日常出行需求,发现用户出行时段,出发点、目的地的规律性。
也就是说,实时公交应用知道城市居民在什么地方上班,晚上回到什么地方去、出行集中于哪个时间段。通过对需求的搜集与分析,实时公交应用可以协同通勤公司提供类似大巴的资源,让人们更灵活地采购类似运力资源,更合理规划路线。这是实时公交应用最可信的优势。
2、中间8小时需求聚合,提高周转
还有一种场景描述指向朝九晚五的中间8小时:通勤车辆早9完成早通勤任务,响应用户A-G前往高铁站的出行需求、N-V发起由高铁站返回城区的需求,返城区后接受W-Z前往地铁入口的需求,晚5完成晚通勤。这种场景描述,聚合中间8小时零散需求,有效提高车辆周转率,载人更多,成本更低。
传统通勤公司,并非无视问题所在,仅是手段有限,或从目前来看解决方案还有改善空间。通勤公司在9-5期间,承揽接机送站、商务会议、周边旅行等业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周转率,但需要旅行社等作为中介,同时受到淡旺季等其他因素影响。
总体而言,欠缺信息平台的支持,使得部分零散需求,看似得到聚合和规划,但更多的零散需求,如大海之针,仍然散落四处。如果将旅行社等中介转换成一个更有效的信息平台,需求的整合和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通勤市场目前的局面或将改善。
路径:通勤公司2.0?
再说模式。移动互联网与通勤公司合作,精准导流,优势是风险分担、收益分成,但劣势不言自明。自营线路,有利加速发展,劣势是经验如何复制,收支如何平衡?一线城市居民购买力强,价格敏感度低,但未必适用其他城市。
1、滴滴快的们的企业用车策略
今年一月,滴快尚未合体,滴滴宣布进军企业用车领域。本月初,滴快与北汽签约,表明近半年,滴快在企业用车这一块并非雷声大雨点小。但具体合作,仍语焉不详,只提到滴快将为北汽及下属公司开通企业版,提供全方位用车解决方案,通过盘活内部车辆资源,降低北汽用车成本。
在上波国企改革到来前,国企作为一个安置单位,国家整合与控制的中介,而非经济实体的存在,形同小社会。企业提供的福利,包括企业设有医院、幼儿园、图书馆等。2004年出台的剥离小社会一系列政策,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但今年已是办社会分离试点第10年,据信国企办社会的包袱仍然沉重。企业用车是其中的沉重之一。
2、一线城市的嗒嗒们
获取企业用车,等于获取大半通勤市场。作为移动出行排名第一的公司,滴快无疑拥有更好机会,这是体量到达一定级别的公司优势所在。但面对每个庞大的传统市场,体量再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难以做到顾盼自雄,推进的过程未必一帆风顺,这也使得小公司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快速定线和适配用户,借用公交车专用道,价格堪比地铁,这是深圳嗒嗒对外展示的优势。嗒嗒的主要模式是自营路线,自营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嗒嗒背后的实力,那就是它的创始人之一是新国线运输集团总裁王梓权。资料显示,新国线运输集团是全国首家跨区域、跨行业的新型高速公路快运企业,成立于本世纪初,业内龙头,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盈利模式,嗒嗒分作三方面:乘客支付的乘车费用;出行交通的数据增值服务;移动广告营收。除了乘车费用,其他两项需要积累一定用户后逐步实现。朝向目标行进的过程,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们可能以烧钱的方式,生猛地参与竞争。也有模式复制的问题。一线城市居民购买力强,其他城市居民相对来说对价格更敏感,如何吸引用户培育市场?是个问题。
3、通勤公司2.0
和专车相比,大巴更绿色环保,费用也是上班族所能承受。国外动态也显示,通勤领域的变化正在发生。不久前,有报道称波士顿公共交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Bridj,使用“动态线路”(dynamic routing)模式,通过智能计算车辆分配调度,形成通勤闭环系统。
文中说,大众接受拼大巴的前提是,便捷、舒适、服务优化。只要在客户端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Bridj系统能在10分钟内到达接乘客上车。系统还通过对城市1400万个数据点(大多数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热门景点等)的预判,及时将车辆调配至需求线路,上座率70%以上。“门到门”的私家礼宾式便捷服务之所以成为可能,因为智能的动态线路设计剔除转乘、接驳、中途停靠等环节。
经过技术升级,Bridj现可提供更细化服务,包括实时查询车辆在途位置、上车地点线路图、下车地点距终极目的地的距离等。但文章也指出,尽管Bridj提供的车辆,有出色的车容环境、全程提供免费WiFi,一人一座,但表象“优势”,并非长远竞争力。那么,他们要做什么?与大型雇主公司洽商,通过雇主补贴员工搭乘Bridj的方式鼓励更多人。雇主公司被说服,是因为员工通勤疲惫度下降,时间节省,生产力得以提升。
移动互联网将催生通勤公司2.0问世,或者介入这一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本身就是通勤公司2.0,Bridj也许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明。
专车颠覆出租车,已成既定事实,但是通勤大巴不会颠覆公交出行。已介入通勤市场的创业公司,应该有这种共识,并尽可能避免误导媒体与大众。还应该有的共识是,在新旧迭代之际,创业公司需要抱团发展,共同做大,以应对资金充足,随时可能强力介入的成熟大企业。在面对风险和阻力时,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来不及反应,市场又变了。
有需求就好做
也是一个机会
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