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的必然步骤的初步--借书,问题就大了。”
曾经放言“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在《围城》中点出了借书传情的妙处。书本身便足以传情达意,书中也可以暗藏情话绵绵的暗语密码,书中夹带情书、纸条的桥段也发生于很多人的青葱岁月。
而在岩井俊二的《情书》中,腼腆的男生藤井树在一张张无人问津的借书卡上写上了心爱女生的名字。一张借书卡就是一块借阅者先后“check in”的领地,是用名字在时间的河流上暗通款曲的公告牌。
在没有QQ资料、个人主页、朋友圈的前互联网时代,书是少有的窥见人心灵的一扇窗户,是测试两个人精神契合度的一块试金石,也可以成为一个灵魂对话的漂流瓶。
从前,你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谁在和你读同一本书,你独立于茫茫书海中的一个孤岛上,只能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而互联网让世界上的读书人有了“千里姻缘一书牵”的机会,让大地上的异乡人得以在精神的国度里相逢。
然而,理想虽然浪漫,现实却很冷酷,无论是豆瓣读书还是各种打着“以书会友“旗号的阅读App,阅读社交总是显得曲高和寡,与理想相距甚远。那么,引入了微信关系链的微信读书能够让阅读社交梦想成真吗?
豆瓣读书:每本书都是一个房间
书是亚马逊赖以起家的根据地,贝佐斯并非是一个嗜书之人,之所以将书作为他“统治世界的第一块跳板”,只是看中了书的特质:标准化、易储存、易运输,品种浩如烟海而每一家线下书店都只能“取一瓢饮”。书店是数字化浪潮的第一波“牺牲品”。
然而,亚马逊这家全球最大的书店却没有像线下书店那样成为“人与人相遇的地方”,大家在评论区吐槽装桢、包装、物流,却很难对内容做深入的探讨。这里不是一个买书人挤挤嚷嚷、人头攒动的book fair,每个人握着鼠标在只有几百万本书的空荡书店里搜索、逡巡。每一个买书人都独处于一个互不相交的平行空间。
“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这是阿北2005年创立豆瓣网的初衷。在豆瓣上,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房间,不同时空的人们走进来,留下自己的痕迹(评星、书评、讨论、想读),而其他人可以追寻这些痕迹进入他的房间。在那里,一个人的阅读趣味、阅读偏好、阅读感悟展露无疑。
茫茫网海中的人们通过搜索引擎进入这个房间,从他人的评价中掂量一本书的价值,在他人的阅读主页中发现下一本要读的书,同时留下自己的痕迹以飨来者,或许能在这里发现一两个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就像在地铁上搭讪读着一本自己最爱之书的人一样,满怀期待地向对方发出一封豆邮。
然而,迈出最后这一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地铁上那个手捧《八百万种死法》的少年就在你的对面,而在这本书的“房间”里,只有你和那些冷却下来的文字。你正在为这本书心潮澎湃,而他的思绪翻涌则发生在两年之前。何况,你对文字背后的那个人一无所知——身高?颜值?幽默感?聊不聊的来?与照片、生活轨迹、个人资料立等可见,立即可以搭讪的SNS相比,在豆友的阅读列表里“解密”太考验人的耐心,而豆邮往来仿若上个时代的“鸿雁传书”,浪漫固然浪漫,却无力传递稍纵即逝、正在怦然的心跳。
异步交流、非即时性,你在每一本书的房间里面对的只有书友们前前后后留下的足迹,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和你聊书的人。你获得的只是“吾道不孤”的安慰,这安慰并不能安慰你当下的孤独。
所以,每本书下面的讨论区也只是可有可无的鸡肋,一块无人应答(有人应答时早已时过境迁)的留言板。哪怕手机上的豆瓣App中加入了“即时讨论”模块,依然无济于事,每本书的房间不可能变成你来我往、热烈讨论的读书会,只会是一群人自说自话的碎碎念,顶多还有一群跪求电子版的。即时讨论?呵呵。
为什么网络文学讨论区一片火热?
4064人在追《完美世界》,3190人在追《大主宰》,2562人在追《我欲封天》,超过1000人在追的小说就有20多部。与豆瓣读书讨论区的一片荒芜相比,追书神器的作品讨论区倒是生机盎然。
就像美剧的粉丝们每周都会在贴吧、小组、微博里讨论当集剧情一样。网文每天的更新都会掀起一波讨论的热潮,就算没有更新,讨论区里也会此起彼伏掀起一阵阵催更的声浪。
两个月前,唐家三少、江南开始在微博上日更新书《斗罗大陆外传》和《天之炽II》,这块阵地遂被蜂拥而来、吐槽情节的读者包围,每日更新都吸引了上百条评论。
“如果《龙族III》时是这样,看到绘党如此势大,我就不敢杀她了吧……(望天)”江南的感慨或许能够解释读者们的热情为何如此高涨:因为汹涌的民意有可能改变情节的走向、角色的命运。
传统图书是一次性、已完结、大局已定的,网文则是连续性、进行中、走向为知的;传统图书的读者只能在读完掩卷之时回顾品评,网文读者每读几千字就可以将吐槽或赞美一吐为快;豆瓣读书是一个个读者先后独自进入的房间,而网文讨论区则是一群搬着小板凳每日追更的小伙伴的大趴体。
阅读弹幕能引爆什么?
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321人批注
我在Kindle上刚刚读完一本畅销小说《岛上书店》,上面这句话下面被划了最多的线,如果是一本纸质书的话,估计书页早已被这321道力道不一的划线磨穿。
除了知道这勺“鸡汤”引起了300多人的共鸣之外,公共批注并没有什么卵用。我倒是想知道有没有第二个人和我一样在这句话下划线:“在谈到他很喜欢什么时,他有种赤身裸体的感觉。”
豆瓣阅读在公共批注方面走的更远。每一个微小的批注、点评都能够被看到,而不是只有那些热门语句。然而,《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批注丛生的试验田并没有持续下去,大家在“调戏”过一阵之后,很快对这些字里行间的文字弹幕失去了兴趣。
阅读弹幕并没有像视频弹幕一样流行起来。
文字这种“冷媒介”需要读者沉浸其中,稍一分心便会不知所云,故而阅读与弹幕几乎不能相容,而视频这种热媒介则可以一边follow剧情一边看弹幕里的红白绿几方掐成一团。
更重要的是,视频弹幕是一群中二少年的狂欢——“前边那位等等我”、“跪求bgm的出处”、“2235位小伙伴你们好”……而阅读弹幕则只是在字里行间留下自己的寂寞,罕人问津,没有回音,互动度基本为零。
今天的批注仍然是读者和作者的隔空对话,与几百年前青灯批卷的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并无不同。
为什么书友圈没有变成读书人的朋友圈?
豆瓣在移动时代的无所作为给了一群后来者群起瓜分的机会,单单是一款志愿者开发的第三方应用“豆瓣读书”就有50多万的下载量。
豆瓣的书友网络也完全没有“迁移”到手机之上。想看看头像美美哒、书评萌萌哒女豆友都读过哪些书?在App上完全办不到好嘛。难怪到了2015年,豆瓣的移动端流量仍不足三分之一。
当媒体纷纷用“杀死豆瓣”、“干掉豆瓣”的标题来形容来势汹汹的毒药时,别忘了,三年以来,已经有N多款移动应用都或明或暗地剑指豆瓣。结果如何?我们或许是在kindle、掌阅、多看上看书,但是找书、查看评价、寻找阅读同好还是要回到豆瓣。
多看在2013年推出了书友圈功能,希望以书会友切入移动社交。书友之间可以相互关注,查看对方的书评、书摘和笔记,也可以互相分享笔记、收藏和阅历。而另一款小众阅读App拇指阅读从一开始就主打阅读,志在成为“严肃阅读第一社区”。
然而,当初领衔书友圈开发的胡晓东在8个月之后就承认未达预期:原本想做成基于书的社交,但现在成互动书评书摘了。而拇指阅读则成了寥寥可数的阅读达人之间的“小圈子”,一个高冷而封闭的“线上读书会”。
为什么书友圈没有变成读书人的朋友圈?为什么分享书摘、书评没有像发自拍、晒美食一样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为什么至今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书友圈仍在豆瓣上,哪怕只能在网页上查看?
提到书友圈,我脑中想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同时期以林徽因家客厅为核心的“新月社”,当代众人捧柴的“老男人饭局”。即使是豆瓣上的书友圈,范围也仅限于一帮互捧新作、互通书讯的“红人”。只有以文字为生、以书为食的人,书友圈才会与朋友圈一般分量。对于绝大多数读书只是休闲消遣、生活甜点的人来说,书友圈有何必要?没有自己的阅读偏好、阅读品味(比如,那7000多个将阅读选择权交给康夏的人)又谈什么趣味相投的书友呢?
音乐社交、电影社交所谓的乐友圈、影迷圈都是一样的道理。兴趣社交,只能吸引那些重度爱好者。兴趣社交,注定只能形成小圈子。
为什么豆瓣上的阅读达人们没有转移到阅读App上?很简单,多看、拇指、甚至豆瓣自家的豆瓣阅读上面的几万本大众读物他们完全看不上眼。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细分的内容,就不要奢谈什么阅读社交了吧。
微信读书:让身边的读书人彼此相认
如果不用小米手环,我不会知道朋友圈里竟然“潜伏”着78个“运动爱好者”(尽管有一半的人每日运动量都在5000步以下)。每晚10点查看运动排行,为日行两万步的好友默默点赞,偶尔咬牙攥拳向排行榜首发起冲刺,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只要在好友的运动榜上排名第一,你的排行榜背景图就能会出现在他们的排行榜之下。有一位常常登顶的朋友把它变成了一个公告板:“不想看到他?你有三个选择:1.把他拉黑(不推荐);2.多运动,超过他(推荐);3.给他介绍女朋友(强烈推荐)。
微信运动——发掘你身边的运动家,微信读书——发掘你身边的读书人。据出版界人士透露,微信正在内测一款阅读社交应用:微信读书。由于引入了微信关系链,你可以看到好友在读什么书,可以看到他们的书架、推荐和想法,可以向他们赠书或借书。你还可以在每周阅读时长排行榜上与爱读书的好友来一次“阅读PK"。
“在一段感情里读书只能带来意料之外的趣味,但并不足以支撑起一段感情。”一位豆友评论《岛上书店》的一句话深得我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书只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不足以支撑起一段纯粹的书友情缘。
以书会友固然浪漫绮丽,但在好友关系中引入阅读这一维度更具意义。让沉寂已久的同事、同学、亲友关系因为书而来一次刷新;在自拍、美食、晒娃之外,让我们对他们的认识加深一层,窥见其隐秘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通讯录里找到可以一起谈论普鲁斯特的朋友。
以书识人,通过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让阅读和运动一样成为分组好友的标签,让几乎被微商、代购、炫x毁掉的好友关系重新变得摇曳多姿,充满可能。
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理想状况,一切都尚待检验,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微信电话本么?对于微信读书来说,内容的丰富程度、阅读体验的好坏、社交激励的设置是否诱人,都决定着它能俘获多少用户。
但是,至少我们第一次有了让身边的读书人浮出水面、彼此相认的可能性。(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什么样子的社交圈能火起来?玩的人多,进入门槛低,花费精力(不一定是时间)少,能得到尽量多的成就感和反馈。 运动圈、游戏圈、音乐圈、网络文学圈(这和读书圈是两回事,就是某些“中国电影”和电影是两个概念一样),这些火起来的圈子,多是短平快的一些东西。 但是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 1、玩的人不少,但是同一时刻关注同一本书的人不多(畅销书好像还可以); 2、门槛也不低,看明白了不算什么,总不能把故事梗概或者思想脉络拿出来晒吧,总要有点感悟、新认识之类的; 3、读完一本书本身并且有所收获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感,是否真得还愿意再去晒一些获得二次成就感。对一本书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得到别人赞许反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总之,读书是一件慢的事、寂寞的事,快不起来,也热闹不起来。读书圈子最好的形式我觉得还是线下面对面的交流。
1、因为以图书为基础的精神共鸣,很难抽象和归纳出一个合集来,这直接导致了长尾。比如看电视剧的,那么搞一个“美剧论坛”/“日剧论坛”等等就O了,那么看书的呢?你能搞一个“美国出版图书爱好者论坛”么? 2、图书难道不能归纳和抽象了么?当然可以!但是抽象出来的论坛,包含的就是一个笼统的范畴,就不算是图书论坛了,也未必能找到某一本书的爱好者。比如看“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人,可能是一个哲学爱好者,可以搞一个“哲学论坛”,那么也许这个论坛里聚集的人读过“西方哲学史”,或者“纯粹理性批判”之类的书,但具体是不是所有上这个论坛呢的人都看过“西方哲学史”呢?未必。 3、读书的人需要一个和某本书对标的论坛么?读书的目的是增加某一领域的知和识,那么自然有学术论坛来交流;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那么有八卦娱乐的论坛来交流(比如郭敬明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平息心境,那么自然有“瑜伽论坛”或者“禅学论坛”之类的衍生论坛供你使用。所以我读过某本书,即使没人讨论,我也未必觉得遗憾。 4、基于某本书的交流真的没意义吗?有。我理解中,可能的意义有3:A、可以让读书的过程更轻松,降低了阅读门槛(就好像有一堆爱吐槽且会读书的好同学一样) B、深入的观点,可以帮助你对信息的理解更透彻(就好像有一个深入浅出的老师一样);C、旁征博引,可以帮助你跨阶达到”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的水准,更快的构建知识框架。 5、我还真的蛮认同”读书弹幕“这种形式的,但这个功能需要积累。需要长时间,大量的人在同一平台参与,才能有意义。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深远。 6、朋友圈晒自己看的书单有意义么?前期有,后面麻木了,就不管用了。就跟朋友圈卖面膜似的,第1、2个是微商,全部都是搞面膜的,你就不想上朋友圈了。
我觉得微信读书可能不能向微信运动这样有着普遍的受众群,因为运动计步是无需用户有任何操作,只要携带手机并保持微信在线就可以,但是微信读书呢?是不是需要用户在微信上读书才可以计到读书时长、读书进度等信息?那么那些习惯纸质书的用户已经默认被划分到非目标用户群了;另外微信读书采用线上阅读时长计数的话,微信提供的电子书资源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版权问题、电子书的阅读体验都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anyway,期待能够看到微信读书的功能。
1. 早就有了,但是不可能发展成各位创业婊想象的那么大。 2. 读书这个事儿本身就不是个能全民参与的事儿,参与的人越多证明书的质量越差。 3. 这玩应本身就不可能赚什么大钱,因为读书越多的人越倾向于理性消费,粉丝经济和话题营销对他们不起作用。 4. 创业婊互联网婊玩儿蛋去吧。
阅读本就是一个人和自己的对话
互联网上的一切基本脱离不了浮躁
别闹了,在移动端读书多是轻快小说,值得深度阅读和品味的书即使在手机上读了也会买来再看的。大众对于阅读的兴趣爱好留恋在翻页的温暖中
看不懂啊
这是为微信读书预热吗?
喜欢读书就凑一起去啊…开个群讨论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