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媒体人转身,转身去哪里?

这些年,资深媒体人离开就职多年的传统媒体的事,时有发生。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转身方式:①其一,从为媒体打工,到改为与媒体打交道,比如从事广告或公关,尤其后者更甚;②创业;③改行

钛媒体注:本文属于钛媒体作者、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最新的系列文章之一,钛媒体将这个系列命名为【媒体人的转身之路】。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都不会在一家公司(单位),甚至于一个行业里度过,那么,转型或者转行便是很多人必须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华丽转身,转角遇到爱;或者落寞退场,转角遇到妖怪,这些都是可以在操作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对媒体从业者而言,转身到底该去往何方?或者辛苦熬字多年还能,还会干些什么?本系列文章或可提供一些思考借鉴。

本系列文章共有四篇,前文有《来,让我们谈谈媒体伦理之变》《媒体人们走或者不走,这是一个问题》

 

这些年,资深媒体人离开就职多年的传统媒体的事,时有发生。本来职场里跳来跳去,也属正常,但伴随着深刻而且未知的媒介生态转型,这些媒体人的转身,就变得极为抢眼。

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转身方式:

其一,从为媒体打工,到改为与媒体打交道,比如从事广告或公关,尤其后者更甚

对于很多中国很多公司来说(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公关公司),他们更喜欢用媒体人做公关,因为他们认为媒体人人头熟,做事方便。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郎朗加入了腾讯电商,在第一财经效力较久然后在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短暂过渡后的徐洁云,加入了小米,更有资历非常老先后在财经、财新待过的王以超,加入了京东做公关,近日转至乐视(王的最新动态是加盟积木盒子)。

其二,创业

前《NEWSWEEK》中文版执行主编陈序跑出来创业一个众筹项目“赞赏”,21世纪经济报道的左志坚创业做“拇指阅读”,刚刚还拿到了经纬的投资。财新的资深记者赵何娟创业“钛媒体”,中国企业家李珉创业“虎嗅”,在IT圈里都很知名。申音、罗振宇、王凯都是媒体人,现在凑一起创业,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已经鼎鼎大名,申音在背后也颇有功劳,时下王凯的《凯子曰》正在慢慢运作。网易这个网媒前后颇出来一些人创业,如雪球的方三文,春雨的张锐,猿题库的李甬,陌陌的唐岩,俨然一个网易系。创业队伍里相当大的一个腕儿,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之一刘洲伟拉出一个投资基金来,据称要主要面向互联网金融。

其三,改行

比如商业价值的主笔夏勇峰,跑去做了小米的产品经理。改行其实也非常多,另外还有天下网商主编许维去了一个以企业社交为核心的创业公司明道就任主管销售的副总裁。还有加入风险投资去做投资的,如李黎。

至于从纸媒跑到网媒,那更是不可胜数,在网易、腾讯等门户里,你都可以发现大量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媒体从业经历。这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一个近来比较知名的事件是钱江晚报的潘越飞去了搜狐任IT频道主编,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值得关注的事,重点在于潘越飞尚不能算是“名记”序列,但就是因为在虎嗅网上前后发了两篇个人随笔性质的文章,声名大噪,被搜狐看中挖去。这俨然是一个自媒体人依靠几篇文章成功转岗的非典型性案例。

离开媒体的媒体人,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收入”,以报道国美事件而著名的记者郎朗在离开21世纪经济报道时,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长长的离职原因。他提到,过去媒体行业所提供的薪水还是能让人满意的,但物价上涨之下,媒体行业的薪水却不上涨,到了今天,早已经不能视为中等收入群体。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是非常实际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动因。有些媒体人在离开媒体之后,声称过去所从事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限制极大,很不自由。但我委实要批判一句的是:矫情。事实上,媒体行业的工作是极其自由的,上下班时间并不固定,如果只是因为内容写作上感觉不自由,那是多少年的事,也不用现在忽然有了大发现似的恍然大悟。人奔利走,应有之义,非要加一个价值判断,为实则谋利的事儿去占据道德制高点,没什么意思。

另外一个动因在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传统媒体江河日下,是很多人的判断。守着一个王小二过年般的行业,自然想离开。有俗语说,站在风口的猪都会飞,传统媒体行业,自然不能算站在风口上。离开一个正在下滑的通道,改换跑道,进入一个上升通道,本质上也是奔着利去。只不过前一个动因“收入”是现实,这个动因“趋势”是谋求未来。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媒体人创业,这是这两年很大的一波潮流,也和时下的外部环境有关。

总体来说,这个时代的创业门槛越来越低,做一个项目很有可能只需要很少的人。罗振宇曾经和我说,做类似《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三四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而之所以一直到现在才着手做,就是因为有两个条件:网络视频的受众因为宽带普及以及习惯养成已经达到数亿的规模,制作一档视频节目的硬件采购已经是几年前五分之一的成本。这两个条件成立后,他才放手去做自己的视频节目——换句话说,正式开始创业。

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兴起后,创业才兴起,互联网有一种类似将生产资料下放的特点。在过去,自己开办公司,缺少环境支持,而在今天,则变得相对容易很多。媒体人,尤其是财经媒体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创业致富故事,就像见惯了钱但那些钱不是自己的人那样,很容易动一个自己也要创业致富的念头。

前Donews主编刘韧就有这样的心态。曾有一个媒体在去年对刘韧有一个非常长的人物专访,就曾提及早年那些今天的互联网大佬还是小佬的时候,刘韧就和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关系,甚至是有提携的关系。当小佬们混成大佬时,刘韧还在原地踏步做他的一个网站主编,看着曾经的草根们今天个个都是数字新贵,要说没点心态上的变化,那是不太可能的。刘韧目前是一个早期投资基金的创始合伙人,至于donews,早就被他卖给了陈一舟的千橡集团。

媒体人通常思维活跃,也见多识广,更擅长于将一件事的传播范围做到极致——这也是很多媒体人转行做营销公关的原因之一——在创业这件事上,有很不错的优势条件,我称之为“媒体思维”,即如何将一个项目进行传播层面的操作。大多数媒体人创业,都会至少在圈内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事件,甚至该位媒体人还没有透露自己到底要做个什么项目,同行们就开始猜测,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传播。就在近日,在京华时报与农夫山泉争斗中成名的媒体人李斌,同时也是一位比较知名的自媒体人,宣称要离开报社,引起了自媒体人圈中的广泛传播,纷纷猜他下一步的动向。

同样是一位很资深的媒体人,早两年就开始转行进入腾讯做微博开放平台的徐志斌,就和我聊过关于“媒体思维”的问题。我当时问及他离开新浪门户后为何不创业,他就坦承媒体思维虽然有优势,但始终是一条腿走路。创业的确需要舆论关注,但如果只求舆论关注图个热闹,创业是必然失败的。媒体人的优点是看得多,缺点却是做得少。过去对很多公司的报道,其实只是表面上的一些了解和总结,真正里面操作的法门,媒体人并不知晓。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真正去挑担的时候,媒体思维过强,就变成哗众取宠,炒作是到位了,但产品不行,还是白搭(相关信息,亦可见魏武挥发表于钛媒体的文章《媒体写稿狂人徐志斌,在腾讯做产品》)。

徐志斌强调需要媒体思维和产品思维兼顾。我的理解是,媒体思维满足的是产品看客,产品思维满足的是产品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者。客观讲,这两者都重要。闷头做事是远远不够的。产品思维的极致表现是所谓“工匠精神”,埋头打磨产品,很多人奉以为真理,但其实并不如此。手机行业里最富于工匠精神的其实是西门子,今天西门子手机早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不再。反观乔布斯做iPhone,第一次演示时连所谓手机信号满格都是硬生生靠代码写出来的,一台手机展示一个应用后就会内存溢出导致死机于是要准备十几台手机供乔布斯台上演示,无论如何是谈不上什么工匠精神的。在国内,早期的小米手机返修率之高,远远比不过魅族。但小米是非常有媒体思维的——俗话叫善于炒作——到了今天,小米手机的份额,远超魅族,三年估值从0到100亿美元,的确是当下的一个创富神话。

但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乔布斯,还是雷军,在长于媒体思维的同时,也不是对产品没有任何追求,第一代iPhone并不好用,但到了iPhone3GS,已经基本成熟,事实上成为当时最棒的手机。小米手机早期返修率高,但在今天,质量也已经基本稳定。在产品的某些局部细节上,也很早就有所谓“工匠精神”,也的确仔细打磨过。产品思维是需要闷下头来踏踏实实做点事的,虽然在今天这个快速的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没有“十年磨一剑”的事儿,但十月磨一剑还算正常。这十个月里闷头做事,不求热闹,是今天创业的媒体人必须持有的心态。

媒体人在媒体之中,即便收入相对来说开始下降,但在一些公开场合,动辄被人称为“老师”、“专家”,虚荣心还是能得到很大满足的,创业之后,凡事都需要别人帮忙,加上创业时资本不够雄厚,要人帮忙还是属于要卖面子的事,求人为主,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媒体人需要去度过。而且,有时候想得太多,也有可能导致裹足不前。俗语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说书生会想太多,也会太顾及所谓面子问题,这是媒体人的短板,需要加以克服。

媒体人的出走,是对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判断,也是媒体大转型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个注脚。转行也好,创业也好,必须认识到自身多年的媒体思维和习惯,发挥其优势,控制住其劣势,这种转身,其实并不华丽,反倒是很艰难,需要在心态和习惯上进行重大调整。非如此,即便离开了媒体行业,未必会有光明的未来。(本文首发社会观察)

本系列文章集:《来,让我们谈谈媒体伦理之变》《媒体人走或者不走,这是一个问题》《媒体人转身,转身去哪里?》《把媒体当手段还是当目的?》

 

【本文作者魏武挥,博客“扯氮集”博主。欢迎于微信/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钛媒体/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作者声明:本人不接受商业文章(俗称软文)撰写的合作,不要再询问我如何合作法】

 

本文系作者 魏武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