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过后再盘点,亚洲股市今年表现不错。按《巴伦周刊》的专栏作家Kopin Tan的数据,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2%;印度股市上涨25%;泰国股市上涨27%;菲律宾股市涨35%;日经指数涨了18%。连落在最后的中国内地股市也在12月份反弹了10%,全年有望走平(过去两年该市场每年下跌两位数)。然而,这一成绩与亚洲新兴市场今年6.1%的增长(拉丁美洲2.7%,欧洲新兴市场2.6%)背后的动力是不是健康呢?
亚洲抵御经济和金融困境的一个有力的武器是其相对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但近期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是,在全球经济减速之际,亚洲地区债务水平高涨。即使在亚洲那些有着悠久储蓄传统的地区,企业和消费者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使用低息贷款。主要亚洲国家的利率均处于历史低点。已经有经济学家警告,亚洲地区信贷增长可能会让该地区面临债务泡沫。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汇丰数据显示,银行贷款占亚洲(日本除外)GDP(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头几年降到了80%左右,但之后便有所上升,过去两年的增长步伐尤其明显。这个比率是衡量主要面向家庭和企业的贷款水平的一个标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一个经济体其信贷与GDP之比的上升速率若每年超过五个百分点,同时若还伴有股票价格至少上涨15%的现象,那么就表明未来两年该经济体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为20%。到今年6月,亚洲的信贷总额与GDP之比从2007年12月的82%攀升至104%,超过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水平。相比之下,同期欧元区的信贷总额与GDP之比的上升步伐则比较缓慢,仅从123%升至131%,而美国的比率则从63%微降至62%。据汇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内地的银行贷款与GDP之比已从2007年底的100%升至120%。亚洲其他经济体债务水平的增长幅度更大。今年6月,香港的银行信贷占GDP比重为275%,高于2007年年末的183%;而在此时期内,新加坡的比重从87%升至137%,马来西亚从96%上升到117%,泰国从74%上升到98%。
显然,信贷增长成为主要经济驱动力已经成为更具扩张性的亚洲货币政策的一个重大风险。为填补出口疲弱形成的缺口,亚洲不得不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快速的信贷增长。对此,世界银行警告,信贷水平大幅增长的亚洲经济体应该格外警惕,采取适当行动应对资本流动问题再次出现,从而避免引发经济过热,防止风险在国内积聚。采取必要的行动为市场降温,避免出现泡沫进而伤害到借贷者的利益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无疑,眼下全球货币环境是很不正常的。美国QE3(第三次量化宽松)和普遍低利率让借贷变得过于容易,亚洲深陷其中。投资者惟一的指望是该地区领导人能牢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牢记当时的惨痛记忆:不断下跌的资产价格加上外汇敞口使该地区货币贬值,企业失足进而拖累银行系统。当债务水平不断上升,亚洲各经济体政府不得不接受IMF附带严厉紧缩条款的援助。这一次,在已经注意到杠杆水平不断上升之后,亚洲决策者应该十分小心地控制信贷增长,包括像一些亚洲经济体政府已经采取的限制抵押贷款和为楼市降温的措施。
在美国已经率先垂范以后,亚洲经济体切不可重蹈覆辙。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