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国的ZOPA以及美国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这些互联网借贷平台模式 被引进入中国之后,P2P这种顶着金融创新光环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国内迅速落地并疯狂生长。
根据某P2P行业门户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共出现 约800家P2P平台,全年行业总成交量达到1058亿元,和2012年200亿元左右的规模相比呈现爆发式增长。在P2P平台数量和交易量不断增长的背 后却是平台的倒闭潮,几乎以每天一家甚至每天几家的速度出现倒闭和跑路。
P2P企业在民间借贷阳光化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众所周 知由于我国银行业特殊地位和资金匹配效率问题,在众多大企业获得了巨额的信贷的同时,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未能获得充分的信贷投放。
在这种市场条件下P2P 企业的出现,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互补,能够更好地践行着让所有人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 为传统或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之外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甚至是贫困人口提供机会,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
P2P 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健的平台经营者、理性的网贷投资人、公正客观的行业组织,以及来自政府的有效监管。目前众多P2P平台经营者的盲目跟风和急功近 利、投资人风险教育缺失导致的非理性的追求短期投资和高利息,以及市场监管的缺位,造成了P2P平台一边成立一边倒的状况,这些非理性的行为正在危害着这 个的行业发展。
任何组织的存在或者发展都是为满足特定社会功能需求,离开真实的需求去取追求数据化指标最终都会走向衰败。目前业内很多平台为了盲目追求交易量和投资人数量,以净值标(净值标是网贷借款中的一种标的,是投资人以个人的净投资作为担保,在一定净值额度内发布的借款标。)、拆标(拆标是指长期借 款标的拆成短期,大额资金拆成小额,从而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等饮鸩止渴的方式吹大平台的成交量泡沫,全然不顾这种高杠杆借款、期限和金额错配借款引 起的流动性风险。
不管是否出于活跃投资人角度考虑,平台都不能突破自己编造借款标的底线,这种行为最终会将平台和投资人带入资金池和借新还旧的万丈深渊。 一个P2P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平台挖掘、服务和维护优质借款人的能力,只有优质的借款人才能为投资人和平台带来稳健的收益;也只有优质借款人才是 P2P企业做好风险控制的关键。
很多平台为迎合投资人的非理性需求,忘 记了一个P2P企业存在的价值。重运营、轻风控、轻借款人发掘,被一群追求高收益的投资人裹挟,以40%甚至更高的年息去寻找高风险的借款人,或者发不惜 发虚假高息标吸引投资人,这样做是本末倒置。P2P企业存在价值应该是满足那些在传统金融机构得不到有效服务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人的融资需求,不是拼命地去 讨好投资人,去吹大平台交易量的泡沫。
从2014 年3月24日位于深圳的某P2P借贷平台为河南一房地产控股公司融资1亿元,到某P2P行业领先平台被爆在东北地区的房地产项目遭遇超8亿的损失。从百万 级到千万级,再到亿元级借款标。很多P2P平台正在不断破底他们的底线,披一件所谓P2C/P2B外衣去抢食本该是银行服务的市场,这些P2P平台正在走 向创新的误区。
暂且抛开非法集资和风险控制这两点不说,有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些大额借款人通常分布在地产、煤炭、矿业、水泥、重化工等这些被国家宏观调控在银行贷不到款的行业。我们的P2P企业如果不能跟着国家调控的方向走,最终也会和这些行业一样进入被调控的名单。
银行抛弃这类大中型企业,除了国家政策外,也是看到了这些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以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充足的流动性储备都不愿意碰的企业,请问那些刚成立几年,风控体系尚不健全的P2P企业凭什么可以去做?
从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和哈尔滨银行等国内在小 微贷款领域做得成功的银行看,小微贷款的不良率普遍在1%以下,说明小微企业并不是高风险的借款人。
P2P企业应弯下腰来甚至趴地上去服务于他们应该服务的小微企业市场,而不是和银行去抢食市场,那些银行能做的事情,不需要P2P企业去做,否则P2P企业就成了没有牌照的银行。
市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银行, 需要的是能够和传统银行有差异化定位的融资服务机构。小微企业是银行是不愿意或者能力边界无法触碰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需要融资机构去服务,借助互联网的高效和低成本优势,P2P企业可以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
我国现有的利率体系和金融机构格局,导致大量小微企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 满足,我国有超过4000万的个体工商,大量存在于各类批发市场,小市场中,在传统的金融体系里,没有金融机构去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但这需求客观存在。 服务于如此庞大的市场我们的P2P企业一定大有可为。
【本文作者周乾,南京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互联网金融实践者,特易贷联合创始人】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最终是个骗局么?
配角也有演主角的时候
似乎天生是银行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