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主论坛哪些人在说?他们都如何看待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具体议程移步钛媒体这里
09:10-09:40 李剑阁 先生,特邀嘉宾,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
09:40-10:10 易 纲 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0:10-10:40 龚方雄 博士,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
10:40-11:10 黄 明 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
11:10-11:40 阎 焱 博士,赛富投资公司首席合伙人
11:40-12:10 陆 磊 教授,广东金融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广州金融校友会执行会长
他们的精彩观点将在下面及时更新,更多详细解读和分析见更晚些的钛媒体编辑整理:
李剑阁:
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对金融创新有很多争议。我个人不那么悲观。
金融危机后怎样看美国和中国:美国纠错能力强,会很快复苏;中国不会太大影响。
怎样看金融创新:我们为何可以允许科技创新实验失败,为何不能容忍金融创新失败呢?要有同样的容忍度。
如何看互联网金融: 这个词是谢平发明的,很多人称他“互联网金融”概念之父。但我觉得这个概念有误解,好像之前没有互联网金融一样,但在中国互联网与金融结合是最早最好最新的。中国证券交易所无纸化早于很多国家。但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其实说的其实是过去非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实际讲的是这个现象,这是值得欢迎的。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混业经营,但现在连混业都不是了,而是跨业经营。
补贴行为是对金融行业摧毁性打击:
但很多互联网企业进入,用贴钱的方式做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如果用在打车上没问题,因为我打车确实省钱了。但一个金融产品,如果你说零费用,最后可能把人家本金都赔掉了。零佣金,如何养活团队,如何进行研究,这会导致在大马路上拉单的人成为大忽悠。所以“零佣金”“补贴”行为对金融行业是摧毁性的打击。
易纲: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里的金融外汇改革:
最近几年推行的转变,从有罪假设转为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外汇管理要自己革自己的命。
龚方雄:
变革之年的金融创新和风险:
以市场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前途更乐观了,政府管制在放松(比如政府审批),但是融不到钱仍然干不起来。在中国融资太难了。按道理中国是最不缺钱的,但中国企业却又非常缺钱。
美国、香港资本市场,中资其实状况还是很好的,比A股强多了。
我们很多创新是伪创新,不是真正金融创新。比如现在很多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但在推出产品过程中,给所有人的概念是无风险理财产品,但是你可以获得5-7%的年化回报,比固定年利率回报高得多。但是资本市场、市场经济普遍原则是,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但我们灌输的理念是刚性兑付。这个理念出来后,还有谁会想去股市折腾?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真的出现零风险利率的上升,那对经济的打击是很大,会造成中国低迷。现在中国股市估值已经很低了,中国股市市盈率几乎是10左右,很多公司估值市净率低于1,公司估值都不足净资产。这些发理财产品的人,实际上把钱投入到有风险资产中,说这是无风险,这造成了银行无风险投资资本的上升。
中国金融怪现象:资本市场不发达,中国太偏重在银行的直接融资。中国不要指望鼓励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只会加大风险。银行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是存款人的钱,所以希望是有资产质押的,低风险的。但服务业、消费业是轻资产的,没有可抵押物,起步中的中小企业更不用说了,哪有资产 可抵押。
另一问题:无形资产市场不发达,例如知识产权市场弱,保护也不好。
这决定中国融资结构是重资产的,投资导向性的。这样状况下,中国经济转型就不可能成功。国外是一个完整资金链。
黄明:
股市如何监管?该管的管,却管的力度很小:虚假披露、利益输送、内幕交易、操作市场、老鼠仓;复杂衍生品市场,应该披露,保护投资者;保护小股民;中美证监会权力比较:安然案例;云南绿大地。
不该管的不管:上市、发多少股、股价;卖空、上市公司整体收购;相对宽松的金融创新环境,在保护投资者与保护系统风险的基础上。
建议这两条腿相匹配的往前走,面临两个监管难点: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省纪委各环节,违法了你们能不能一律平等。很多假账都是有省纪委包庇的,你敢不敢管。
2.中国股市结构性泡沫很大,小股业、成长股要是拿到香港去上市,直接会跌80%-90%。是不是敢爬这座大山,让普通散户跌的的极其惨,但总体指数跌不了多少。让个股的估值,与香港市场再靠近。如果害怕股民一跌就上街,那中国股市的结构性问题还将持续。
正在进行 阎焱:
创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为什么中国的民企大多长不大,进入世界500强民企凤毛麟角?为什么中国有原创技术或商业模式的民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直接融资特别难。
失败的原因很多很多,但企业成功是有共性的。创业者相对企业家的沉稳、成熟。
中国30年经济发展动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度转型的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创造出的新机遇,对传统行业的革新。信息化,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过去民营企业中70%赚的钱来自互联网企业。这大多来自中国copy海外模式,但过去十几年,中国出现了不少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盛大。
互联网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监管最松,机会最多。机会在哪里?
1.移动互联网新机会,例如三网合一;
2.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带来的革命升级尤其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与大数据相关的现代制造业。
例如中石化,加油站正在跟所有大电商企业在谈,谈物流网络建设。
3.与城镇化有关的行业
4.健康医疗
5.环保、新能源
6.消费品行业
创业不仅是谋生,更重要是创新。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不太有助原创性创新(几乎全部失败),但改良性创新却大有可为。移动互联网拉平了中国商业模式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及时更新中)⋯⋯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