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经营亚文化,小米和B站有可能在一起吗?

小米和B站看似很不同,但其实都是亚文化的经经营者。如果小米投资B站,由于B站并没有达到与用户基数相匹配的发展规模,以不大的投入换回在亚文化圈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顺带塑造一下企业形象,回报就已经足够好。

关于著名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可能接受雷军系投资传闻,在整个“宅”文化圈传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尽管Bilibili站长对此否认,并希望外界“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但不久前,他晒出去小米公司拜访照片还是让外界遐想。

尤其稍早前Acfun站长赛门因与投资方(奥飞动漫)意见不合离职背景下,这一动作真心很难不让人介意。

正如网友湮灭-Zealot言[站长,引用夏日大作战里的话:请一定要守护我们重要的家!。作者也很难不去对传闻介怀。

好吧,我们来看看传闻两端都是什么人:

雷军,1969年生,小米科技创始人、金山董事长、人大代表,仅旗下小米估值就超过百亿,一言以蔽之,大佬;

徐逸,1989年生,哔哩哔哩站长,身价未名,简单来说(也是自称),宅男。

两者如果有交集,除了投资并购很让人有别的想法,不过鉴于当事人否认,作者就不延伸猜想了。不过,到底为何小米能对B站产生兴趣呢?

答案从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所作《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中可窥测一二。(延伸阅读: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在《亚》文中,黎万强表现出了对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良好了解,同时毫不掩饰对B站,及B站所代表的“亚文化”现象的关注,其中也清楚无误地透露出小米科技的发展理念:面向亚文化群体,重视产品及服务的参与感。

这样看来,B站确实有足够多吸引小米的理由。

然而,二者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否值得雷军掏出支票本,把口头的支持和关注,落实在股份——或者更进一步——经营权上呢?笔者将在下文试做探讨。

 

小米玩得就是亚文化

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作为一个手机品牌,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可谓不晚,外有苹果三星瓜分市场,内要面对华为、联想等固有品牌,小米能在短短四年内成为国产手机翘楚,与上文提到小米公司的发展理念:关注非主流文化受众群体。

小米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明确:年轻人,针对年轻人期盼更多表达自身观点,获取社会认同的群体心理诉求,小米科技从发展之初就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参与感”。

每个人的思绪汇聚于小米,每个人的灵感结晶于小米,每个人都是小米的参与者,也是创造者。这对于年轻人群体来说不啻于一次精神回报丰厚的集体狂欢,他们则奉献给小米极高的用户忠诚度,同时,无数的创意铸就了小米的灵魂,使得小米在以UI为代表的用户体验方面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样的发展路线也注定了与纯粹的手机公司相比,小米身上有了更多文化产业的影子。因此小米做大后,必然会尽力向平台式的产业巨头方向发展,这样的例子远有谷歌微软,近有百度腾讯。它们无不是依托于单一服务积累起的巨额用户基数,逐渐发展成IT业界的航母。

小米科技可能在用户基数上有所欠缺,然而在用户忠诚度和购买力上却不遑多让,这也是小米叫板其它巨头的最大资本。巨头的诞生必然伴随着收购,如何能准确地找到符合企业文化而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收购目标,便直接决定了小米科技未来的发展是否顺利。

这样看来,在小米的“亚文化”发展方向上,用户群庞大且一直游移于市场灰色地带的哔哩哔哩,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小米的视线。

 

哔哩哔哩:进退维谷的独角兽

哔哩哔哩创办于2009年,作为日本知名网站“NICONICO”的模仿者,一直以二次元文化爱好者的交流平台自居,5年的发展历程中,未曾经历过大规模的资本注入。

B站面向的用户群体非常明确:宅文化爱好者。尽管在发展历程中B站一直在增加科技、游戏等板块的比重,但宅文化的核心地位实际上一直未变。而宅文化的核心,日本动漫,一直是国内版权领域的灰色地带。

B站的定位是“弹幕网站”,站内所有视频资源全部来自外链,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选择向日方购买动画版权,并不提供视频服务的B站日益陷入进退维谷的境界。

虽然大部分新番仍然可以通过在B站直接插入视频源播放器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弹幕服务,但双方却因各种原因而频生龃龉。不久之前,视频网站爱奇艺就曾因B站评论区广泛流传的屏蔽广告插件,而一度关闭了对B站提供的视频服务。

失去了播放新番的资格,无异于B站的切肤之痛,依托于此的原创内容,例如AMV、鬼畜(可以理解为某种艺术形式)等,也自然成了无根之木。

引入资本获取版权,似乎成了一条美好的出路。

然而这一条路并不容易,其阻力恰恰来自B站的基石:宅文化爱好者。宅文化爱好者长期浸淫二次元文化,将B站视为灵魂的寄托者不在少数,而资本的注入自然就与出卖灵魂无疑,为此而发出的反对声音不在少数。而深究B站用户的消费方式,可以说他们的特点完全是“人傻钱多”的反义词。

精神层面上高度理想主义,除“本命”相关产品之外购买倾向极低;普遍的低龄化则使得他们从根本上消费力不足。

如此看来,收购B站似乎又成了一桩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商人与独角兽:双输还是共赢?

小米注资B站,绝对不会仅限于获得一点股权以求分红,B站背后的用户群体才是真正吸引小米的目标。那么如果注资成功,小米会通过给B站带来什么变化,又会从B站获得什么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方向考虑,小米收购B站,但不干涉B站的经营权。这样,小米对B站的期望便只有一个:想办法让在B站看视频的人去买小米手机。可以想象的是,这种推广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B站的用户和手机消费者的交集实在不高,至少不会高到值得花钱收购的地步——也许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另一种情况,小米收购B站,同时获得了B站的经营权。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有一个现成的例子:Google收购Youtube。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小米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将B站打造成中国“亚文化”的核心区,成为展示小米企业文化的一个活动窗口,实现“共赢”。

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如前文所述,如果要在不撼动B站根基的基础上发展,版权无法绕开。而弹幕网站显然无法获得视频版权,如果保持弹幕网站的经营策略,那么必将在未来处处受到掣肘,难以更进一步。而如果一口气转型成视频网站,又必将陷入更大市场的竞争泥潭。分一杯羹也许容易,但要成长为文化核心级别的产业,压力将会倍增。

当然从乐观的方面说,这些都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小米现在还收了有视频网站基础的迅雷,如果小米确实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统合中国的亚文化圈,也能得到不错的结局。

那么从另一方面考虑,B站会因此发生什么变化呢?截止目前,针对这一可能发生的收购,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B站的用户群体,因为大量用户担心外部资本的注入会影响B站的纯洁性。其实看完上文的读者心里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收购事件对B站的终端用户体验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对于小米,B站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用户群体,修改B站运营方式而流失用户,无异于削足适履、买椟还珠,对于一向标榜重视用户参与度的小米来说,自然不会做出如此蠢事。

话已至此,回过头去想,哪怕仅仅花钱去买曝光率,其实效果也不会很差。B站并没有达到与用户基数相匹配的发展规模,以不大的投入换回在亚文化圈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顺带塑造一下企业形象,也许回报已经足够好。毕竟,千金买马骨,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

最后,我想用一句二次元的歌词作为本文的结语:

最后一幕一定是大团圆,

就在掌声响起之时

相信这也是,每名二次元同好共同的愿望。

 

【包道乙 作者自媒体[氩媒体],公众号:argonmedia,关注互联网亚文化。】

本文系作者 氩媒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在B站多年说说我的感想:B站能逐渐热起来,第一,有弹幕,很多85后90后00后喜欢热闹,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刷在屏幕上大家都能看见,相当有存在感。第二,废宅福利和口水战。第三,B站前几年走的是和小米很像的“饥饿营销”,很多90、00后乐此不疲。B站上的人员素质我就是不赘述了,去过的都知道。

    回复 2014.05.27 · via pc
  • 原本就是定位年轻人的公司,为了打出品牌效益,做一个不算赔的交易,笼络日后市场定位消费群体的大头,还是可以理解。

    回复 2014.05.27 · via pc
  • 不明觉厉

    回复 2014.05.27 · via pc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