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维基人的PK:维基百科生命力未止

维基百科真的被“革了命”吗?维基的问题在于:虽然整理了知识,却无法把相关的读者、编者有效的整合,只处理知识产生后期相对完备的知识点——因此,承担“辅助知识创新的工具”,已经超出了维基百科的使命和范围。

钛媒体注:钛媒体曾有一篇头条文章《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以下简称《后维基》)引起热评,文章作者做书君梳理了维基百科的历史,对这个以“大英百科”革命者角色冲上互联网风口的人类知识形态进行了深度思考。作者认为,“百科全书这种沉重的形式,已经无法在互联网浪潮中继续溯流而下了,慢慢沉降、触底,不再前行”,我们已经进入后维基时代,社交网络、移动APP构件的新的知识图景,正在逐渐革了维基百科这种网络开放形态的命。

然而,针对上述观点,维基百科软件最早的汉化者之一、钛媒体作者瓦克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维基百科依然拥有创造力。以下内容由作者发布在维基百科讨论页面上,经钛媒体编辑:

 

原文有一些观点有意思,但我认为它指出的道路“后维基时代的知识图景”一节里面有些观点是我所不认同的,关于知识的“增量过程”也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对此也有一些系统的思考,给出对此文的回应,也希望大家可以探讨:

首先,《后维基》一文的开头指出“存量知识已经渐渐颗粒归仓,增量知识又因为支离破碎而无法捡拾”,这个观点是有趣的。很多人都在做类似的思考,也包括我在内。 先简单说一下“后维基时代的知识图景”一节我不太认同的的地方,后面再对增量过程来展开。

1、人的因素确实重要,但考虑到知识生产(也就是增量部分)的艰难,所谓“社交网络及移动互联时代”的这些商业噱头并不成立。

2、“碎片化而非结构化”

我个人也觉得碎片重要,但原文作者此处的碎片化应该是因循社交网路的碎片化而来的,那里的大部分碎片之间并没有太多逻辑的关联;碎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类知识增量过程是通过碎片一小步一小步艰难完成的,每一步都付出很多。

3、“媒介格式”

格式对于思考的突破没有那么重要,音频、视频的出现,多半是在增量完成之后的解释阶段;信息可视化有助于增量的达成;格式问题目前看来 iPython Notebook 和WolframAlpha 的 CDF 都在努力解决,但整体突破或许可能要等待 HTML 的下一个重要版本了。这里的批评有待整个工业界的努力,对维基的批评并不简单成立。

4、“不再追求标准答案”

维基从来没有追求过标准答案,这一条对维基的指责并不成立。

 

维基百科的知识增量是“智能增强”的过程

我个人对增量过程也很感兴趣。早在2002年,经济学家汪丁丁先生早就撰文指出了“语言创造”的困难。而对汪丁丁的观点稍作修订,可以描述为:

宽带写作是宽带技术提供的创作方式,强调大规模的信息集结和带来的创作。

大规模的集结或整合,绝非单纯的数量积累,而要求深度思考。思考越深入,集结规模就越可宽广。

宽带写作的理想形态是:在集结了整个网络上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之后,在由此而达的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实行语言创造。

 

对于增量过程是这样认为的:微博(社交网络)上人们相互呼应,新鲜想法诞生、传播、生长、发散、汇聚,人们围绕有生命力的想法,实践者联系起来产生实践活动,渐渐成长出人际圈和知识域。当后来者进入这圈子和领域时,需要一个引领的途径,实践者从想法中理出脚手架供人攀爬,有些脚手架存在几个世代甚至几千年了。它们是活的,是引领我们的路途。此时,知识的集结、实践者团体的连接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但语言的创造依然艰难,学习的过程不能被取代。 另外,碎片化的方式也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领域,学习还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掌握前人留下的“脚手架”。

对于增量过程如何完成的,我个人的思考结果是“一种知识的波动观和颗粒化机制”,然而回归到工具层面,我个人的观点是“智能增强”,即机器不需要僭越人的位置去创造,而只是借助人类智能的创造力,通过相对固定的算法,把新词汇和新旧词汇间的关系综合起来,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做事情。这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智能增强。

而在工具的实现上(不一定非要让维基百科承担),我觉得开源的或者商业的笔记类的知识工具,是更可能的实现方式。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看法。当然,这些想法还很粗浅,观点可以落实下来,还有待去找构造算法、语料库上实测、寻求例证等等,才能真正成为站住脚的一种观点。)

 

作为中文维基的前管理者,对维基百科发展的思考 

对于把维基百科建成开放性资料和可视化界面的说法,其实我个人对开放数据和数据可视化也有兴趣。不过依照数据、信息、知识的传统层级划分,开放数据和数据可视化都在比较低的层级上。

维基百科更是知识的 Curation 平台(可以理解为展示平台,钛媒体注),其中包含一部分数据和信息的 curation 任务,但后者,则更多将会在维基数据计划中来承载。现在的维基百科的缺点是,它虽然整理了知识,却无法把相关的读者、编者非常有效的整合起来,而且它只处理知识生产后期形态相对完备的知识点,对于尚未完全成型的知识点,它能够辅助的比较有限。然而这种辅助知识创新的工具,已经超出了维基百科的使命和范围。

再说说“可观察性”,我有一些新的想法。

“可观察性”的想法最早来来自沃德·坎宁安,他在发明 Wiki 时意识到整个系统必须可以有效的被观察到,才能很好的工作,所以他发明了 RecentChanges 的时间线。今天的维基百科已远非当年的小小站点,如今维基百科的 Recent Changes 已经不能达到有效的被观察的目的了。

我们能否重新思考“可观察性”来激活读者和编者呢?拿维基本身的一些用来修正的工具,举例来说:

1、我曾经尝试过的 UltraFilter 把 RecentChanges 巨流按照学科拆散,能多少提高一点观察的有效性。

2、参考文献和站外链接里有非常丰富的信息,能否把全站的参考文献和站外链接的更新汇总,重新组织后发布出来呢?

3、头几年的 Wikizine 和后来的 Signpost 定期汇总社群重要消息,其实也是“有效的可观察”的思路。

只有有效的可观察,才能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参与意识。而维基必须克服传统的知识压倒人的做法,在观察和参与的过程中促成更加和谐、顺畅的人的链接。我觉得从上述角度看,维基百科可以改进的还很多。

本文系作者 瓦克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年代,维基百科应该是最后的知识净土,科普知识的读本我都尽量买95年以前出版的书,因为觉得"靠谱""安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海洋,有时分辨不出哪些知识是真理,哪些是笑谈,在知识核裂变的年代,似乎任何知识都要与金钱挂钩,已失去了那种高贵神圣安详宁静的品性,而走向喧嚣的奢华。这是一种悲哀还是升华?

    回复 2014.06.14 · via pc
  • 维基老人有自己的想法

    回复 2014.06.22 · via pc
  • 知识得海洋永无止境

    回复 2014.06.19 · via pc
  • 已改。

    回复 2014.06.17 · via pc
  • 可以维基百科在中国不好上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 一个靠施舍的好网站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 维基百科,在我的印象中,就是知识的海洋,我希望它依然拥有创造力,我也相信它绝对会依然拥有创造力!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 回复 2014.06.16 · via pc
更多评论
1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