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选秀作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领跑者,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占满了各大卫视的银屏,尽管期间也可见模特选秀、舞者选秀、厨师选秀等其他选秀类型的探索,但歌唱选秀却被羡慕嫉妒恨地天然受宠。直到2014年喜剧选秀以黑马之势拨开歌唱类选秀的硝烟,大有接棒歌唱选秀之猛势,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禁思考为什么新宠会是喜剧选秀?在悬舞看来,成功接棒至少需要拥有两个条件,其一,新的选秀类型同样具备歌唱选秀红火的内在特质,其二,内外因上,它有突围优势。
(一)观众参与成本低
参与成本低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观众欣赏起来不费劲,一层含义是观众可以被轻松调动主动参与节目。
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因此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的。同时,人类在没有产生语言之前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音乐是人类更加本源的沟通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门槛远低于语言。人们享受沐浴在歌声中的美妙感觉并能够轻松参与,加入到“一起唱”的氛围中去。
与之相较,喜剧也具备相同的魔力。因为它调动了人类除音乐以外的另一把情绪钥匙,那就是笑。心理学家们认为笑是人类之间交流的古老方式的一种,科学家指出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就会笑,笑使人心情愉悦,减缓压力,这与音乐的效用殊途同归,同样是低门槛的参与并强烈的迸发情感,“一起笑”接棒“一起唱”,同样具备最最广泛的受众和收视基础。
而比之歌唱类更具优势的是,喜剧类节目更适合家庭。电视媒介常常被贴上家庭媒介的鲜明标签,而恰巧客厅沙发族们非常乐意为和谐的家庭氛围买单,这也奠定了喜剧选秀的媒介基础。喜剧类节目《我为喜剧狂》执行导演牛捷就曾指出喜剧节目对于吸引观众群的重要意义。“2012年,哈文版央视春晚将语言类节目增加到9个;随后江苏台春晚成为地方台春晚的收视冠军,它的三个收视高点都出现在语言类作品时段。”这一现象足以证明喜剧类节目的特殊优势。
(二)多元化表达加标准化筛选
歌唱选秀基本是流行音乐的天下,而流行音乐的特点就是风格多样,形态丰富,特别适合进行pk筛选,筛选的标准往简单了说就是能够打动观众或者评委。比方最近在歌唱选秀视觉疲态之际依旧赢得高关注度的《中国好声音》,优秀选手凭借各自多元的唱腔批量走红,释放出来的传播能量势不可挡。这种表现多元化加标准化筛选的赛制是选秀吸睛的设计基础。
比照这个公式,我们发现喜剧选秀异曲同工。首先,喜剧的表现方式百花齐放,有传统的中国相声,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红火热闹的舶来品脱口秀,以及个性化的肢体表演和口技等等,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口味,也符合电视节目以愉悦观众为主的核心理念,因此喜剧选秀一出来主要是欢乐喜剧,选手们各种耍宝讨巧至极。筛选的标准往简单了说就是能够逗乐观众或者评委,同样是容易复制并广泛传播的选秀类型,与歌唱选秀相似。这也就不难理解2014年将有近20档喜剧类的综艺节目集体井喷的原因了。
而比之歌唱类更具优势的是,喜剧学员多元化的技艺展示能够更加立体地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才艺多样并且很多属于不同门类,各具特色,相互的碰撞能够擦出更多欢乐的火花,这是相对单一维度的歌唱选秀所不能企及的。
(三)导师(评委):选手之外的另一大卖点
选秀节目除了要有优秀选手之间的厮杀和比拼才艺,没有了评委或者导师之间的唇枪舌剑,就好像少了一盘主菜,算不上好宴。评委之间的唇舌激战,毒舌辣评往往能够占据娱乐版的一席之地。而随着《中国好声音》成功引入导师制,导师除了客观点评之外,为了抢到自己中意的帐下学员所激发出来的娱乐能量更是将选秀卖点推向一个新高潮。比方至今我们还能够欢乐回味杨坤的“32场演唱会”。
歌唱选秀无疑为导师(评委)卖点开了一个好头,而喜剧类节目的导师(评委)个个是中国喜剧界的重量级人物,浙江卫视《中国喜剧王》邀请到李立群、英达、牛莉、曹云金担任导师,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邀请到英达、郭德纲、谢娜担任导师。安徽卫视《超级笑星》由香港导演王晶和 蔡明联袂担任节目“主裁判”,“南北笑星”大兵、杨议、赵世林、大山等也在节目中集中亮相担任“裁判团”。东方卫视《笑傲江湖》更是请来了冯小刚、宋丹丹、吴君如等喜剧界的超级大腕。从抬杠、调侃的功力上来说,相对比歌唱导师(评委),喜剧界的导师(评委)明显是专业级选手,能够抖更多的包袱,导师(评委)的幽默点评对掐说不定就是明天置顶的网络流行语(段子)。因此,即便还是表现才艺加标准化筛选的赛制,喜剧选秀还是增加了更多的娱乐爆点。
(四)草根性的web 2.0
流行音乐通俗,趣味,时尚,是草根首选。2005年的《超级女声》把草根选手强势拉进观众的视线,节目的主角不再是大牌明星,草根选秀明星应运而生。草根源于大众,选秀草根性与电视的大众性相匹配,带来了电视观众情感与认知上的强烈共鸣,从此带来了歌唱选秀的播出狂潮。
而贴近民生,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喜剧同样是草根的智慧。喜剧天生具有草根性,2014年荧屏上的各色喜剧选秀节目,也频频曝出草根秀更受欢迎,专业选手受冷的新闻。更为重要的是,歌唱选秀的草根性仅仅体现在选手的背景上,而喜剧选秀更胜一筹的是,除了选手们的草根背景之外,喜剧表演内容的草根生命力, “越是贴近民生类的,大伙越买账” 。2012年底一部《泰囧》以电影喜剧的黑马之势,成为首部10亿级票房的华语电影,并打破了3D版《泰坦尼克号》9.34亿的纪录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自拍,穷游,人妖,发微博,屌丝元素满满,创造了喜剧电影的票房奇迹,也打开了草根喜剧的广阔想象。
喜剧选秀也同样选择一些当下比较热的社会问题融入段子里让选手表演,比如雾霾、堵车、来自星星的你、电视购物等等,尤其匹配当下各种网络搞笑段子和流行语,产生超强的传播效果。喜剧的活力来自民间,草根的选手加取自草根的幽默故事,对于电视观众而言,双重的贴近必然可以拿到更多的吸睛筹码。
(五)政策巧过关,释放正能量
天时:除去内在特质的诸多优势,喜剧节目“井喷”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外在导火索即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向各大卫视发出加强版“限娱令”.其中针对过于泛滥的歌唱选拔类节目,明确规定2014年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4档。根据新政策,众多电视台只能另辟蹊径,喜剧节目成为大多数电视台的首选。如上文悬舞所表达的那样,喜剧节目几乎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和收视基础。
地利:相声、口技、二人转、方言展示等都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灵感开出的欢乐之花,能够充分弘扬中国的多彩传统文化,很接地气。畸形心态下的崇洋媚外已经吞噬了太多人的冷静头脑,遮蔽了本该欣赏本国精粹的双眼,迷失的心智必须慢慢治愈。
人和:再加上喜剧节目笑声不断,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释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电视屏幕有自己的规则,西方真人秀各种曝阴暗面显然不适合我们的土壤,取向真善美,释放正能量才是正途。尤其私媒体被逐步放开的当下,暴力,仇恨,迷失的洪水需要积极的沟渠疏导。
天时地利人和,为喜剧选秀的成功接棒铺平了道路。
(六)喜剧VS喜剧 持续激发国民幽默感
比较了歌唱和喜剧,其实喜剧成功接棒的关键是战胜自己。歌唱选秀如果只有《超级女声》,而没有持续不断的挖掘创新,哪儿来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后来者一轮轮的收视新高潮,也就没有被研究、被颠覆的价值。上海文广集团总裁黎瑞刚在最近一次发言中提到,“有时候我们觉得有一类节目,好像我们都做过,已经没有什么新鲜度,不可能再超越了,但是突然有一个团队杀出来,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先解构了,再重新结构了,发现这是个新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对内容极致的追求。”
喜剧选秀真要接棒成功,远远不止2014年20多档喜剧节目的齐齐上马, 我们欣赏烟花的一时绚烂,但更需要持续温暖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持续,能够激发出国民更多幽默的细胞活力,培养国民乐观,敏锐,机智地面对生活的气质。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偏执极端,你死我活,这或许才是喜剧选秀接棒的意义升华。
希望喜剧选秀能够迎接一场大浪淘沙的跌宕,在笑星争抢中孕育新的后起之秀,在大的喜剧选秀定义下细分更创新的立意割点,在保留传统优秀喜剧形式的同时更勇于打破,抛开低俗撒狗血式的低级趣味,在乌云遮蔽的最深处穿透出太阳,开出繁花。
好的开端,先天的优势加持续不断地注入创新能量,悬舞想这才能真正被称之为接棒成功,期盼2014年的数年之后我们再评说!
【关注TMT大小事,关注悬舞。微信互动请搜索公众账号“悬舞”或“xuanwu_tmt”,参与新浪微博互动请搜索微博账号“悬舞TMT”】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