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被邀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深港互联网金融合作高峰论坛”,对于近来热闹非凡的P2P业务,作为屌丝中的战斗机,本应不该说啥,反正也没钱投,但听完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于是便整理一些信息,供有闲钱的朋友参考,毕竟挣钱不如赚钱,做梦发财还得理财。
据网贷之家统计的数据,自2007年网络借贷进入中国至2014年5月底,问题平台数量达135家,涉及金额超28亿元,虽然问题平台数量只占整个P2P平台(1125家)总量的10%,涉及金额占4%;也尽管没有出现集中的倒闭潮,但2014年1月至5月底,陆陆续续“出事”的就有45家平台,其对市场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那些金额巨大,影响巨大的平台出事事件,比如包括但不限于这些:
2013年9月,天力贷,上线5个月,涉及金额2.93亿元。2013年10月,网赢天下,上线4个月,涉及金额2亿元。
2013年11月,铜都贷,上线5个月,涉及金融1亿元。
2014年1月,中贷信创,上线13个月,文交所系列涉及金融超7亿元。
2014年3月,中宝投资,上线3年,涉及金额4.7亿。
难以想象,下一个,又会发生什么悲剧。静下心看看来实为多重诱因裂变才造成如此哀鸿遍野的局面:
1、自融
表现为:以平台之名筹钱给自己花。简单地说就是有实体的企业建立起一家p2p网贷平台,把平台上融到的资金主要用于给自己的企业或者关联企业。看起来比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还要爽,无需繁琐的流程,也不用排队等待审核,还不用受各种监会的气,最重要的是不用接受各种监管审查,自己轻轻松松开一个平台就坐等收钱。
2、组团
表现为:团长拿资源与平台方谈判,要求高返利高佣金,结果把平台搞死。此种往往都是采用阶梯奖励的制度,投资金额越大奖励越多,鼓励用户投资更大的数额。通常情况下,小额投资者们就会觉得不公平,觉得吃亏,于是就找这个圈子里比较熟络的投资人就把资金集合起来用一个账户去投,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这个投资人即为 ‘团长’,“‘团长’领着“团”的资源去和平台谈判,谈判内容包括‘团员’的奖励以及‘团长’的返点或者佣金。而能够答应苛刻谈判条件的,往往是本来就有问题的平台。于是一些平台已经穷途末路,只能以非常高的利息引进‘团’的资金,饮鸩止渴。这样越缺钱越贷,越贷越缺钱,最后唯一的“贡献”就是加速了这些平台问题的暴露和灭亡。
3、拆标
主要表现为期限和金额的错配最后崩盘。有些平台为了让表看上去更加可信,吸引投资者,擅自把长标拆成短标,把大标拆成小标,把交易的周期缩短,从而放大交易金额。比如某公司欲借款2000万元,期限为1年,但由于期限长、金额高,投资者不敢投资。这些平台为了迎合投资者,将其拆成很多个1月标。当第一个1月标到期后,用第二个1月标投资者的钱去还上一个投资者的钱。
虽然表面上看,短期没问题,但是一旦中间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风险就不可控制,导致平台上的标虽然到期,但是借款合同上的真实还款日期却没有到,而再多几个这样的拆标,平台本身的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最后导致挤兑的出现,平台最终无法生存。
4、关联平台
主要表现为建立关联平台或个人建立或控制多个平台,变为真正的狡兔十窟。这种集资比一般手段要更隐蔽、更高明,而最大的问题却是借来的款项全部上缴上级平台,借款人也多是上级平台,一切风险都和上级平台关联。上级平台和领导人多是“多点撒网”聚拢资金的始作俑者,其实质是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集资诈骗。
5、诈骗
主要表现为:利用放款人妄图短期发财的心理制造假象做的一系列“庞氏骗局”,平台一般以“高息”、“短期标”吸引投资者,发布会、媒体见面会、成功案例分享会等活动经常出现在放款人(即投资人)面前,给投资人一定的心理暗示——我们这里发财快,风险小,有保障。
偶尔也会邀请一些稍微有名望的企业家或者名人为其站台,增加投资人的信任感。再发布虚假标,一般等1—3个月后立刻卷款跑路,如旺旺贷年化利率均在18%-24%,最后捐款逃跑,是一种典型的诈骗行为。
6、经营不善
主要是平台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平台倒闭,而最常见的体现在对风险的控制和把握上。很多平台的风控没有相应资质或者经验,审查材料不严,劣质借款方易转控制导致“坏标”、“差标”都上了平台。有些还是大数额的贷款。
一旦劣质借贷方集聚增多,大量的贷款人就会发生逾期不能还款,从而贷款无法按时收回。此时如果平台本身的注册资本不够雄厚,不能承受大量的逾期贷款,最后平台无法正常运行。另外平台商业模式的贯彻执行,内部员工的有效管理,杜绝参与受贿腐败等也是考验平台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当各种宝宝大行其道,受宠不若惊时,P2P平台随着移动信息化、商业碎片化也在历史角落里被更多屌丝重视并参与其中。从2011年开始火箭式上升的发展速度也让传统金融行业大跌眼镜,尽管过程中有曲折,有瑕疵,但我们仍然应该相信未来的移动金融世界会更加明亮耀眼。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