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他早的小米手机已在风口浪尖;比他晚的锤子手机也一夜赚足眼球——在智能手机这个竞争激烈到让人脊背发凉的产业里,这还只是两家起点类似的厂商,后面还有更多老牌的巨鳄。按理说,现在的刘作虎(一加手机创始人)应该很焦虑。
坐在《商业价值》记者面前的刘作虎把弄着手里的一加手机,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产品来,表情淡定,语气都是不紧不慢的。这种状态笔者曾经在美团刚崛起时的王兴脸上看到过,这是一种“别人造势,我做事”的淡定,因为对自己的东西有信心,甚至懒得去叫卖。
在今天的手机圈里,不造势很难立足。虽然已经站在台前,刘作虎依然不擅长此中之道。昔日小米贩卖的是参数、是极客概念,锤子贩卖的是情怀、是工匠思维,一加究竟要用什么概念造势?刘作虎想了半天,蹦出两个字儿“内敛”。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答案是没办法拿出来造势的,刘作虎就只能将自己擅长的“做事”发挥到极致。
刘作虎其人
每次见刘作虎他都把自己彻彻底底演绎成一个矛盾体:对产品的极度自信与对市场的极度保守。
马上要开始为下一轮产品生产进行备料了,究竟下多少单?这两天刘作虎在为这件事发愁,虽然截止到5月28日,一加的真实预约数据已经到了134万台;粉丝论坛日PV在80万-90万,UV在4万多,意味着每个用户的访问深度在20页。心理多少应该有底儿了;京东也向他抛出橄榄枝,将其纳入JD Phone计划。
但是刘作虎的打算依然是只备20万——30万台,更不为外人知的是韩国第二大运营商KT的高层曾经亲赴中国承诺全力支持一加手机入韩,而刘作虎却以还不够资格拒绝了。“心里没底,一个新品牌不敢这么去砸。”刘作虎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智能手机是一个产品寿命或更新速度快,而供应链备料生产周期长的行业,造个手机并不是这一行的门槛,难度在于以什么样的节奏研发、制造产品,再以怎样的手段卖出去。对于起家互联网的品牌而言,没有线下渠道,一旦出货不理想无处压货,牵扯的资金量巨大,失败的产品一个足矣,令局面立刻被动。市场号召力如小米,其小米3的存量产品都没能在米粉节以及随后的几轮降价后出尽,这不是依靠讲故事就能够安然跨过的门槛。
如果说一加没底还可以理解,但是刘作虎却是一个操盘了多个明星产品的超级产品经理,从OPPO在美国的蓝光机打败了日本对手天龙、索尼开始,刘作虎[1] 的履历里绝对不缺乏成功的产品,OPPO上一代明星机find5和可旋转摄像头的N1都是在任手机营销系统负责人时期的产品。
即便如此他仍然小心翼翼,直到不久前一加手机爆出黄屏时间,快被“搞疯了”的刘作虎发飙了,把他对自己产品的那份自信转化为了一种犀利:JDI显示屏整体偏暖,所以暖色调的显示效果会让人有黄屏的感觉,但这不是瑕疵而是技术现象,我这么说了如果你还说是黄屏那我也没办法。[2] 没想到他在YY上的这番言论令一加的黄屏危机有了转机,不少粉丝开始认同刘作虎的这套作派,认为他真实直接;而也让人看到了刘作虎不同以往的一面,做硬件产品出身的刘作虎对东西漂亮不漂亮,手感好不好的要求近乎偏执,当这种偏执被某些事件激发时,他才有了自己的风格,否则就是一个抓着产品时不时跑题到包豪斯设计上的产品经理。
一加其事
一加是罗永浩少数没有攻击的竞争对手,换言之,在善于“发现问题”的老罗眼里,一加手机应该是没什么大瑕疵的。
除了前文所说的黄屏风波,在国内外所以的测评网站上几乎很难找到其他关于一加手机的大槽点。面对有用户说拍照对焦慢的问题,刘作虎那份自信又爆棚了,“我当时就说我靠,不会吧,我的机器对焦慢不可能!你告诉哪个机器比我还快,我很直接,因为我有信心我们的对焦一定是最快的。”
真正的工匠是沉迷于自己的手艺,而不会因个别的非议折腰。而他们所沉迷的必定是凝聚心力“不将就”之作,一加为了产品品质的提升推迟了一个月的上市时间,在分秒必争的移动互联网节奏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时间换品质。为了“手感爽”,一加手机的喷漆很硬,导致开槽的刀具每半小时就要换一次刀头。黑色一加手机第一个上产线的时候,本来预计生产3000台,但由于难度太大只交出了300台,供应商怨声载道。
不过,刘作虎没有妥协过,为了最后的产品呈现他给自己和合作伙伴制造了太多难题,甚至在谁都看不见的机身内,他给铝镁合金的框架喷了漆,就好像可以看到机芯的奢侈品钟表一样,刘作虎希望他做的东西由内到外都是可以展示出来欣赏的。
至于成本,刘作虎说他最讨厌性价比,或者在他看来这只是给在产品做妥协找借口。而在业内很多人都深谙,一加找过的供应商肯定是目前业界水准最高的。
如果说要为工匠找代言人,老罗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是最资深的工匠。在刘作虎因为蓝光机内部布线不够完美,怒摔机器的时候,老罗还是名英语教师。
墙外开花
如果卖到5万台就给海外团队颁奖,卖到10万台就颁大奖。
现在刘作虎想收回自己的这个承诺了,因为势头太猛,他要求今年海外只能卖10万台。一加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起家于中国互联网的手机品牌,竟然成了外媒纷纷报道的对象,Engadget、Wired、Mashalde、Forbes的报道令刘作虎大感意外,其海外论坛的热度不亚于国内的粉丝论坛。
境外开花的一加可能令很多竞争对手都没有料到,但其实这是刘作虎产品至上思维的必然,在无法售卖故事与情怀的土地上,只能用产品说话了。而一无运营商关系的根基,二无庞大海外团队,甚至在国内都缺乏根基的一加凭什么在上市日Google Trends搜索指数达到100(小米当日指数为39)。
创立一加的时候,刘作虎麾下就有一个专门负责维护境外论坛的人,从最初找CM合作操作系统到后面产品信息的释放,再到邀请购买,刘作虎把发端于论坛的境外市场拓展这套做法称作“空中轰炸”。接下来就是价格卡位,当年刘作虎用500美元品质不输的OPPO蓝光DVD打赢了售价1000美金的天龙,今天他希望用300美元的价格卡住这个价位,当陪跑的人力有不逮的时候,才是占领市场最好的时机。
嘴上说着小而美的刘作虎,从来没打算把魅族黄章的路再走一遍。从一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天地定义的更广阔,除了自己的经验外,国内市场竞争的惨烈也是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刘作虎看来,海外是个相对单纯的市场,拼产品的话自己的赢面会大些。
一加能行么
如今的智能手机产业想要突出重围,最需要的是一把锋利的矛。而一加有的却是块坚固的盾——产品,至于矛是什么?有时候是放大产品某个卖点,有时候是创始人的号召力,有时候甚至可以是个营销事件。
在刘作虎看来材质、喷漆、检测、硬件配置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没什么可拿出来说的更别提声情并茂的放大了,他的发布会首秀甚至些许沉闷;而一加自问世以来似乎从来没沾染过什么跌宕的剧情,哪怕是狗血的都鲜有。
一加这个玩儿法究竟有出路么?剧情或许可以参考与之同源同宗的OPPO,一开始也只是想做一家关注产品、小而美的公司,一不小心年出货量做到3000万部,一不小心成了高通最看重的合作伙伴,一不小心成了智能手机产业里最赚钱的厂商之一。
一边是在市场上极度克制保守的策略,一边是坚信自己的产品是远胜对手的。看似矛盾的刘作虎其实有自己的一套内在逻辑:当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产品上不断精进,为什么拒绝KT?为什么不让京东包销?“现在还没能平起平坐呢,要知道你的实力没那么强,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一年后我的品牌起来了,再去落地,再去合作。”刘作虎说这些都是诱惑,面对诱惑他的做法是克制。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这是软文吗?
能不能不要总这么恶心我?!!
既想夸,又怕夸的露骨,溢美之辞藏而不露欲说还休,倒是很符合文中所谓一加的“内敛”。文章写的有水平,不过看着挺累。
少扯淡了好么,丫就是步步高集团下的一个电商渠道,工厂都是OPPO的,搞的好像自己真创业似的
脚踏实地,目光放远,坚持理念••• 千万别象小米、锤子那样鼓噪,一时的红火温暖不了多久的。
先说找了个错别字在:一加其事的第二段 《在国内外所以的测评网站上几乎很难找到其他关于一加手机的大槽点。》这里应该是所有吧。一加选择一开始就在境外做他的手机市场是很聪明的选择。在国内你的手机做得在好也不会给你定义在高端手机。高端手机就只有苹果三星。别外就是国内对手机的批判有多少人会认可刘作虎的高品质。那么一加先在境外站住脚,在延续精益求精的做工能再国际市场得到认可在回国内,那时就是国际品牌。那时在回国内与各大手机比品质才会有更多人去关注到一加的身上。
产品人精神,需要鼓励
刘作虎,人如其名!
一加手机用的就是顺。信不信用后便知
我在用这个手机,感觉不错。